徐则臣朱文 徐则臣的文学眼界(作家论·文学新势力)

2017-10-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形式上趋于古典,意蕴上趋于现代",是徐则臣的小说追求.在"70后"作家中,徐则臣是很具代表性的一位.关注城乡差异的现实,关注漂泊孤独的生存

“形式上趋于古典,意蕴上趋于现代”,是徐则臣的小说追求。

在“70后”作家中,徐则臣是很具代表性的一位。关注城乡差异的现实,关注漂泊孤独的生存处境,关注时代的人心人性,在这些关注点上徐则臣冷静、不矫饰,自始至终愿意去正面触碰,这使他的创作呈现出中正、大气的品格。如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予他2007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时所言:“徐则臣的写作敏锐、正直、宽阔……标示出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可能达到的灵魂眼界。”

整体上看,徐则臣小说主要有“故乡”和“京漂”两个系列。故乡系列从容细腻,回味悠扬,京漂系列则以轻快的节奏和精彩的叙事见长。

“花街”是故乡系列的对应之地,也是乡愁的对应之物。在小说《花街》、《失声》、《镜子和刀子》、《梅雨》、《水边书》、《石码头》、《花街上的女房东》、《人间烟火》、《苍声》、《大水》、《最后的猎人》中,故乡花街的自然风物、人情世故,带给我们世外桃源般的诗情画意,其中又隐约着作者内心的乡愁。

对“70后”一代来说,这种乡愁不仅指向地理意义上的故园,还寓指遥远的文化之乡和精神之乡。长篇小说《水边书》是故乡系列的力作。

小说以陈小多的成长为主线,沿着成长与自我、与家庭、与社会三个维度,讲述了花街繁复细碎而又行云流水的过往变迁,带给我们丰富的成长体验和人生思索。徐则臣以耐心的叙事、冷静的回望,在他的精神之乡中构建起了多彩的青春世界,其中饱含着对成长的警觉和向往,对生活的探索与认知,对爱的领悟和珍视,对世界的质疑和理解。这些也是他不断思考、寻找和讲述故乡的重要动力。

京漂系列则更为大家所熟悉。《跑步穿过中关村》曾引起相当广泛的关注。在《啊,北京》、《西夏》、《天上人间》、《暗地》、《我们在北京相遇》、《伪证制造者》等小说中,京漂一族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焦虑呼之欲出。这些卖假证、卖盗版碟、卖假古董的异乡人,渴望北京又很难真正融入其中,小说写出了他们与城市、与生活、与梦想的彼此缠绕,其中体现出来的生存关怀和精神关怀,真诚宽厚,内敛平和,在小说伦理层面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

《居延》在寻找的艰辛和执着背后,是蜕变的苦涩和喜悦,人生中那么多温暖宽厚,最终在世间风雨里汇成大河。《如果大雪封门》中年轻人或是昼伏夜出走街串巷打小广告,或是从最南方漂到京城忍饥受冻放养鸽子,或是因伤病最后离京回乡生死未卜,但是与常见的底层叙事不同,主人公大都心怀善意,有着苦中作乐的智慧。

这是徐则臣小说的气息,他以敦厚之心写日常生活中的不安,包括灵魂的动荡,那些看得见的,他写得郑重;看不见的,他写得更用心。

从“故乡”和“京漂”延伸开去,徐则臣还写了很多“在路上”的故事。这些小说更多形而上的哲学思考。《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写一个男人离婚后,爱上了远行。这个男人以病态进入读者视野,但病态的是外在世界,男人则一直停留在自己内心,这个对照,写出了人与时代的逆向关系。

《小城市》与《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精神结构上一脉相承,出走与回乡,这两种不同的行为方式指向同一问题——心灵漂泊者的困扰和思考,现代化进程无疑加剧了这一纠结,小说对此的呈现与思考,诚恳而又耐人寻味。

徐则臣多次谈到他心目中好小说的标准:“形式上趋于古典,意蕴上趋于现代。”即形式上尽可能平实质朴,意蕴上无限开阔深广。他自己也是这一标准的追求者。无论是花街的市井人生,还是京漂的孤独青春,他都在以文学的韧劲做深度的开掘,在伦理、文化和情感各个侧面带给我们关于活着的启示。不仅小说,他的文学随笔同样清冽温暖,质地坚实,既有近距离的艺术感,又有思考的纵深感,更重要的是,有种宽厚的体恤和包容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