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莉三娘 评南充三原实验学校于莉老师《杨修之死》课例
评南充三原实验学校于莉老师《杨修之死》课例
就今天上午的教研活动,我有两方面的疑惑,一是关于这节课的,一是关于我们这个团队的。第一个疑惑是有关这节课教学目标确定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教什么 比怎么教更重要。那教什么呢?这节课确定为让学生明白历史与演义小说的区别。
先不谈这个内容的确定是否合理。我们来看教者是这样归纳的,我们的“志”只有只言片语,而我们的作者却能丰富成如此的故事,这就是历史与小说的区别。同时老师还在黑板上画简笔画,一个花盆,代表志,再花一枝花,代表演义,再画两片叶子,老师再深情并茂地告诉我们演义就是根植于志中的一朵鲜花。
请问历史与演义的区别就于一个是“只言片语”一个是“故事丰富”吗?这是历史与演义的本质区别吗?这个认识有科学性吗? 这篇课文的教学点应该怎样确定?这首先是一篇小说吧,同时它还是一篇古典小说吧。
那么它是不是首先就应该尊重小说教学的规律呢?是不是应该去把握小说的三要素呢?是不应该教会学生进行小说赏的基本方法呢?同时古典小说自有不同与现代小说的魅力,是不是也应对这方面的内容有所涉及呢? 第二个问题,我想问一问我们的兄弟团队,有没有人发现我们的反思交流与我们的课堂实践有很大的出入?听我们团队的老师进行反思交流,我们看到了这个课例一步步走过的艰辛。
我们也看到了团队老师们理念的先进。然而这些理念却没有这节课上体现出来。比如,几位老师都反复提到要让学生深入文本,教学要立足文本,用足教材。但在课堂呈现,我们看到的却是老师架空文本,丢开文本。
我们的团队讲到问题要从学生中来,再回到学生中去解决。但课堂上我们看到的却是问题是老师抛出的,解决是老师强引学生作答的。在反思中老师们强调教学要做到厚重与灵动相结合。然而在课堂呈现上我们既没有看到厚重的教学内容也没有看到灵动的课堂内容,也灵活的教学方式也没有看到。
这几个矛盾的地方不知我们的团队有没有人发现?如果一个人没发现没关系,如果两个人没发现也没关系,但如果一个群体都没发现,我想这就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了。
我们的教学研究怕的是什么?怕的不是听到不同的声音,怕的不是听到反对的声音,怕的是听不到声音,怕的是听到一片相同的声音。我们的团队在刚才的反思里都说得非常的好。这些反思,是在磨课的过程中形成的,是过去式的反思。
今天 这节课刚刚上完,对这节课在此时此地的反思又在哪儿呢?我们在几位同仁的反思中都没有听到。上课我们讲预设与生成,那于我们而言,关于这节课同伴互助的内容,老师们打要纸质上的文字就可以看成是一种汇报的预设吧,那对今天在德阳,在这个安学堂里上的这节课的反思就应算作是生成了吧。
我们都知道在课堂上把握生成,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收获。那我们现在算不算有一个很好的生成,有一个很好的很新鲜的很有现场感的反思材料呢?那我们为什么不利用不反思?很遗憾对于这一点不仅是我们南充的团队对没有,其他几个团队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