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德珩许建国 许德珩与九三学社的创建
许德珩,原名许础,1890年10月17日生,江西九江县人。6 岁进家馆读书。1907年考入九江中学堂,参加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投笔从戎,任九江都督府秘书。1913年随李烈钧参加湖口起义,讨伐袁世凯。
起义失败后避走上海,入中国公学。1915年夏,考入北京大学英文学门(系),次年转入国文学门(系)。许德珩进北大以后,很快地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受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影响很深,与他们结成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在五四爱国运动中,许德珩是积极分子。他是五四运动宣言即《北京学生界宣言》的起草者,又是五四示威游行时被捕的32名学生之一,后来又被北京学联派往天津、南京、上海等地发动学生运动。
1920年1月,许德珩赴法勤工俭学,还到英国、德国学习。1927 年2月,他旅欧回国。先后在广州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陆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担任教授,主讲《社会学》、《社会主义史》等课程,宣传马克思主义。
九一八事变后,许德珩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斗争。他在北大、师大等处讲演,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抨击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为此,1932年12月,北平宪兵三团将他关进监狱。经蔡元培和宋庆龄、杨杏佛及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营救才获释。
1944年底,在重庆的科技界、教育界、文化界人士许德珩夫妇、梁希、褚辅成、涂长望、黄国璋、潘菽等一、二十位科学家,由于对时局焦虑,经常相聚交谈,讨论民主与抗战问题。他们主张“团结、民主、抗战”,继承五四民主与科学的传统,为实现民主和发展科学而奋斗,遂定名为民主科学座谈会,并定期举行。
1945年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举国上下,普天同庆。民主科学座谈会的科技界、教育界、文化界人士许德珩夫妇、黄国璋、潘菽、褚辅成、税西恒、周君实、梁希、金善宝、涂长望、于锋、黎锦熙、张雪岩、叶鼎彝等在重庆青年举行了庆祝胜利座谈会。
座谈会上,“有人提议:今天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日本向盟国签订降书的日子,意义重大,千载难逢。民主科学座谈会这个名称政治意义不强,应当改一个政治意义比较强的名称。经过大家研究,会上一致同意,改名为九三座谈会。后来又成立了九三学会筹备会。”〔1〕
1946年1月8日,许德珩和褚辅成、税西恒邀请重庆学术界人士20多人举行九三座谈会。一致认为:政治协商会议必须完全公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会议决定许德珩和褚辅成、张西曼等筹组九三学社,声援出席政协会议各代表,完成他们所负的历史任务。在政协会议期间,九三学社筹备会发表了《对政治协商会议之意见》,主张开放政权和民主与自由权利等十大问题,并发表在1946年1月18日重庆各报。
经过斗争,政协会议通过了五项决议,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人民而不利于国民党反动统治。重庆各界人士非常振奋。他们多次举行讲演会和庆祝会等,但国民党派出特务捣乱,终于演出了沧白堂事件和校场口血案。许德珩闻讯后,即去慰问被打伤的郭沫若、李公朴、施复亮等。4月1日,蒋介石公然撕毁东北停战协议和推翻政协议案。4月8日,九三学社发表对东北问题的书面意见,主张“东北政权自应由东北人民用民主方式,自行决定。”〔2〕
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假重庆青年会大厦举行成立大会。褚辅成致开会词后,许德珩报告筹备经过,税西恒报告社费收支帐目。大会发言之后,通过了社章缘起、成立宣言、基本主张、对时局主张及致美国会电文。会议最后选举潘菽、张雪岩、褚辅成、许德珩、税西恒、黄国璋等16人为理事,梁希、卢于道、刘及辰、黎锦熙等为监事。
5月12日,九三学社召开理事第一次联席会议,许德珩和褚辅成、税西恒、藩菽、张雪岩等被推为常务理事,梁希、卢于道等被推为常务监事。
会议决定设总社于京沪区,设分社于重庆、武汉、成都、昆明、香港、广州、北平、天津等地。会议要求立即停止东北及其他各地内战,取消党化教育,停止党团及党团学校经费开支,切实采取彻底改善全国一切公私立小中大学教职员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之有效办法。会议还部署了当即开展的具体工作,如反对美蒋挑起国共战争等。
九三学社成立以后,许德珩于5月14日由重庆飞抵北平。 在北京饭店晤见了徐冰,决定应聘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夫人劳君展仍留重庆任女子师范学院院长。接着,他去了一趟南京和上海。九三学社上海分社为他举行了欢迎会。
6月18日,他返回重庆。6月23日,南京发生“下关惨案”,马叙伦等10位民主人士被国民党特务打伤。九三学社立即为此举行会议,对时局和马叙伦等被殴打的事件发表声明,刊登在重庆《新华日报》等各报纸。并于6月27日向受伤诸先生发出慰问电, 电文说:“此次诸先生为呼吁和平或采访新闻,竟遭凶殴,实堪愤慨,尚望加意调养,早复健康,继续为和平运动努力奋斗,本社同人誓作后盾。特电奉慰,诸命鉴察。”〔3〕
同年10月,九三学社中央迁至北平,在重庆、成都、上海、南京分别成立分社。社中央同各民主党派及其他民主人士一起,拥护中共的方针、政策,反对国民党集团的反动统治,在反对独裁,反对内战、抗暴、反饥饿反迫害,争取北平和平解放等运动中,做了很多工作,起了积极作用。
1946年11月15日,蒋介石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以民主同盟为代表的各民主党派正式发表声明,表示“绝不参加一党‘国大’”。在此之前的11月13日,许德珩接见了《大公报》记者徐盈、彭子冈,并发表谈话:“此次国大断然召开。
政局前途不堪想象,是以深感个人责任之大,故若非各方协商一致参加,我个人不拟赴享。月来此间各方人士均为政局焦灼,咸以国大之如何召开,为国计民生祸福安危之关键。我认为各方面应于此时作严正之表示,以对国事前途判明责任。”〔4〕许德珩拒绝参加伪国大的态度,次日在报上公开发表,影响颇大。伪国大的召开,使国民党更加孤立而陷入空前的政治危机。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举行。 许德珩代表九三学社参加了这次会议。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关怀下,九三学社向新政协筹备会写了一份报告,叙述了九三学社所做的工作。从此,九三学社作为我国民主党派之一,参预了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政府的工作。
1949年9月21日,许德珩和黎锦熙、袁翰青、吴藻溪、 薛愚及叶丁易作为九三学社的代表,出席了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9月24日,许德珩在大会上发了言。 他激动地说:“我们九三学社同人很荣幸地参加了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这个会议是结束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统治,百余年来的帝国主义买办统治,二十二年来以蒋介石为首的官僚法西斯反动统治政权,使之进入于独立、民主、和平、统一,达到富强康乐之途的会议。
由这个会议,古老的、专制的旧中国,将变成为人民的民主的新中国!”他在高度评价了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领导的人民革命之后,无限深情地说:“中国人民能够站立起来,是应当感谢中国共产党的,我们在这里应当向中国共产党致敬,向人民解放军和朱德总司令致敬,向人民领袖毛主席致敬!
”他最后表示:“我们九三学社同人愿以全力拥护这三个文件(即会议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者注),并为其实施而奋斗!”〔5〕在这次会议上,许德珩被选为全国政协常委。
北平解放后,北京大学改组为委员制,汤用彤为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许德珩为常委之一,兼政治课主任。直至1952年暑假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根据周总理指示,许德珩离开北大,专做政府工作和九三学社工作。
建国以后,许德珩一直是九三学社的主要领导人。1950年3月, 他任首届中央委员会主席,梁希任副主席,黄国璋任秘书长。他为九三学社的建设、进步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49年冬,九三学社成员中有些同志提出,九三学社已经完成了它在民主革命中的历史使命,可以解散。
先是沈钧儒先生领导的,许德珩参加了的救国会解散。由于当时重庆尚未解散,九三学社与重庆的社员联系不上,没有作出解散的最后决定。及至将要商讨作出决定时,毛泽东从苏联访问归来,表示不同意九三学社解散(毛泽东对救国会的解散也很惋惜)。
中央领导同志向许德珩等传达了毛泽东的意见,阐述了民主党派在新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九三学社不但不能解散,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从此,九三学社不但继续存在而且得到不断的发展,社员由不足百人发展至今达到6万余人。每念及此,许德珩深情地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九三学社的成立和发展是不可能的。”〔6〕
1950年10月,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英明决策。九三学社和其他民主党派都分别发表声明,坚决拥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1 月4日,我国各民主党派发表联合宣言,抗议美国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以全力拥护全国人民的正义要求,拥护全国人民在志愿的基础上为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任务而奋斗。许德珩代表九三学社在宣言上签了名。
1950年11月底,九三学社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工作会议。许德珩在会议上致开幕词,并就社史讲了话。会议坚持以共同纲领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九三学社发展的方向和方针任务,联系科学、教育、技术界高级知识分子和有关人士,为新中国服务。
许德珩在开幕词中强调指出:“抗美援朝是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工作,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只有抗美援朝才能保家卫国,号召社员准备随时贡献一切力量,为保证和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会议选举许德珩担任九三学社第二届中央委员会主席。后来在1952年9 月的第二届全国工作会议上和1956年2月、1958年12月、1979年10月、1983年12月的全国社员代表大会上,许德珩继续被选为九三学社三、四、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主席,1988年任名誉主席。他深受九三学社社员和广大知识分子的尊敬。
新中国成立后,许德珩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尊重,他曾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国家领导人,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并肩战斗,是中国共产党忠诚的朋友。
他在九旬古稀之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0年2月8日,许德珩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九三学社失去了一位广孚众望的可以信赖的领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