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挥自媒体向左 魏武挥:微信时代的媒体人和自媒体

2018-03-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SNS对媒体人的吸引力不足,是不奇怪的,因为SNS并没有太强的媒体属性.无论是人人网还是开心网,一般用户从来不觉得这是一个获取媒体内容的地方

SNS对媒体人的吸引力不足,是不奇怪的,因为SNS并没有太强的媒体属性。无论是人人网还是开心网,一般用户从来不觉得这是一个获取媒体内容的地方。开心网是以玩游戏著称于世的。而人人网上类似"转发"的功能则是在微博兴起后才出现。至于豆瓣网,是一个出了名的匿名网络,媒体人即便有兴趣,也并非图名而去。主要用户群体为学生的SNS服务,对整个媒体生态的影响非常之弱。

博客基本上于2008年开始走入低谷。2009年下半年,我们迎来了新浪微博的内测运作。2010年,微博强势发展,继博客之后,再次引发了媒体人对Web2.0服务极其强烈的兴趣。

不能否认,微博是很多媒体人获得信息源的渠道。但也需注意到的是,微博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将"人"推到信息消费者眼前的知名网络服务。在微博上,一条信息是什么人所说,比说的内容是什么,要来得重要得多。一个"大V"无甚意义的一句话,也会引来巨大关注。比如韩寒第一条微博只有一个字"喂",转发评论数都是成千上万。

媒体人拥有一定的信息灵通优势,很容易在微博上发出一般受众尚不知晓的信息。借助工作便利,媒体人还有现场报道和现场照片可晒。与以往媒体人躲在内容之后不同的是,微博让媒体人站到了前台。过去穷十数年之功才能打造出一位"名记",而今这件事看起来只需几条不超过140字的微博便可做到。

一向很看重自己声名的媒体人,在微博这个场域获得了极大满足。登高一呼,应者云集,或是铁肩道义,或是妙手文章,总有成千上万的围观者一片叫好,又怎不让媒体人怦然心动,前赴后继地去运作维护自己那个通常意义上会标注"私人言论,与单位无涉"的自媒体账号?

总是苦哈哈写字的平面媒体人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本就是"明星式"媒体人的电视媒体人同样获得了满足。就以往而言,后者比前者更容易成名。但到底这种声名大到何种程度,一没有定量描述,二缺少来自粉丝的反馈,所以媒体人总有些虚名之感。而到了微博上,无论粉丝数还是评论转发数,都实实在在地告诉了他们:嘿,你的名望可不是说说的。

不过,微博在发展中也出现了几个劣势。其一,其机制本身就是短平快的,想稍许多写两个字或和人来回多讨论几次,就会被限制住。长微博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长微博是否会被人仔细阅读,很需要打一个问号。其二,用户谩骂成风,尤其是自己一条微博被转发若干层后,其余人和自己无亲无故,观点稍有不合,就很容易出言不逊。

其三,到达率不高,一条微博很容易淹没在时间轴中,而且如果在几小时内没有得到大量转发,这条微博的寿命基本到头。

眼下的情况是,微信出现,并在2012年成为风头盖过微博的新兴互联网服务,准确地说,是移动互联网服务。微信这种手机通讯服务,本来与媒体人没什么关系,但微信"公众账号"的平台再次引发了媒体人极其强烈的兴趣。

说实话,微信公众账号的后台管理系统不仅功能薄弱,而且很不稳定。一条信息从制作完成到在订户手机端上出现,有时会有长达数个小时的时滞,但这依然阻止不了媒体人前赴后继的热情。在我看来,所谓自媒体能赚钱这件事,其实对媒体人吸引力并不是太大。

传统媒体的逐渐衰落,的确会导致不少媒体人跳槽。但微信公众账号只不过是让他们多了一个写字的地方,而在内容经营方面,连不少媒体组织机构都感到日益艰难,自媒体本身到底能赚多少钱,谁心里都没谱。

不过,每天订户数量的增加(有些账号的订户数量甚至每天成百地上升)带来的愉悦感是实打实的:这是对媒体人个人品牌的认同。微信有三亿多用户,着实是一块巨大的个人品牌锻造地。媒体人对自媒体产生热情,始终不只是要写几个字、拍几张照片,而是要让"自己"浮出水面。

但笔者在此不得不泼上一瓢冷水。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媒体人始终在疲于奔命地寻找属于自己的那块自留地,但也在自留地的频繁切换中,不断失落过去积累下的粉丝(或订户)。微信公众账号,会是他们的最终家园么?未必。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