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导演在釜山:要拍能打动人的东西

2018-05-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釜山电影节闭幕,新人导演臧启武.王学博的作品同获釜山新浪潮大奖 腾讯娱乐釜山报道团(文/陈一帆 摄像/秦付强) 亚洲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的釜山电影节,一直致力于对亚洲区域内青年导演的挖掘和扶持,并为世界电影贡献亚洲视角.亚洲价值.中国许多著名的导演如贾樟柯.章明.张律.杨恒等中国导演都曾在此获得过 "新浪潮"奖. 作为一个以展示和交流为主要目的的电影节,和欧洲三大电影节不同,釜山电影节向来不太推崇奖项,只有新浪潮单元是所谓的"竞赛单元".而新浪潮单元的入围作品又多是年

釜山电影节闭幕,新人导演臧启武、王学博的作品同获釜山新浪潮大奖

腾讯娱乐釜山报道团(文/陈一帆 摄像/秦付强)

亚洲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的釜山电影节,一直致力于对亚洲区域内青年导演的挖掘和扶持,并为世界电影贡献亚洲视角、亚洲价值。中国许多著名的导演如贾樟柯、章明、张律、杨恒等中国导演都曾在此获得过 “新浪潮”奖。

作为一个以展示和交流为主要目的的电影节,和欧洲三大电影节不同,釜山电影节向来不太推崇奖项,只有新浪潮单元是所谓的“竞赛单元”。而新浪潮单元的入围作品又多是年轻导演的新作品,可以说,釜山电影节一直是亚洲乃至世界范围青年电影人崭露头角的一个最好的舞台。

在本届釜山电影节上,两部中国影片共同获得新浪潮单元的最高奖项“新浪潮大奖”,它们是臧溪川导演的《捐赠者》以及王学博导演的《清水里的刀子》,此外本次入围“新浪潮”单元的中国电影还有刘雨霖导演的《一句顶一万句》、以及中国台湾导演朱贤哲的《白蚁》。

而在展映单元,更有《Duck Neck(浮世千)》、《再见女儿》等多部华语片参与展映。相较于去年釜山电影节的华语影片大咖云集的盛大场面,本次釜山电影节上亮相的华语电影,绝大多数都是青年导演的长片处女作或第二部作品,两部华语电影摘得大奖,让华语电影在今年的釜山展露出了一种更加年轻、朝气蓬勃的姿态。

王学博和《清水里的刀子》剧组亮相釜山电影节闭幕式

王学博:十年磨出一把《清水里的刀子》

出生在东北的王学博像大多数人一样,之前对西海固几乎一无所知——除了知道那里很穷,很缺水。2007年,王学博还在念大学的时候,他的回族同学给他推荐了一本小说:《清水里的刀子》,小说讲述的是中国西北穆斯林的日常生活故事:穆斯林老人马子善的老伴去世了,马子善要在老伴祭日那天宰掉陪伴老人十多年的老牛来祭祀老伴,然而,在祭日的前三天,这头牛在饮用水里看到了将要宰它的那把刀子,从此开始不吃不喝。而看完小说的王学博用“震撼”描述自己的感受。他和几个同学决心把这部小说改成电影,于是在网上发帖,征集演员,甚至连拍戏的资金都是剧组成员凑出来的。

由于条件的限制,当时王学博只拍了一个短片。直到2010年,王学博找到了一个投资人,打算把《清水里的刀子》拍成长片。为了体验生活,王学博专门到西海固住了下来,然而王学博没有想到的是,当剧组工作人员到西海固就位的时候,当地的“素人”演员却不愿意参与拍摄了,电影计划宣告流产。

《清水里的刀子》海报

这件事对王学博来说“几乎是毁灭性打击”,于是王学博转去做制片人,一做就是五年。凭借着此前参加各类青年影展等活动积累的人脉,王学博和万玛才旦等著名导演合作,担任了《塔洛》等影片的制片人。

在制片人事业发展的顺风顺水的情况下,王学博在2015年才又拾起了《清水里的刀子》这个项目。这次他得到了多位知名导演的帮助:影片不仅有万玛才旦、张猛、尔冬升三位大导演联合为影片做监制;万玛才旦还将之前合作过的、和回族群众有丰富交流经验的副导演介绍给了王学博;尔冬升则在拉投资等方面给了王学博不少的支持和帮助;三位导演都在剧组的组建、实际操作等方面给了王学博不少的建议。

王学博对自己的这部长片处女作格外在意,从2007年开始,这把《清水里的刀子》就像一块石头一样搁在他心里,哪怕是在他做制片人颇为成功的时候,这部戏依然是他心里的一个结。幸运的是,接近十年后,这部电影终于完成了,而且获得了釜山电影节的肯定;此时的王学博,已经马不停蹄地展开新片《小镇》的筹备工作中。

臧启武在釜山闭幕式上发布获奖感言

臧启武:“从副导演变成导演,太难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捐赠者》是臧启武个人执导的第一部剧情类长片处女座。但是翻开他的简历,《山楂树之恋》(电视剧版电影版)《三枪拍案惊奇》《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一系列影片赫然在列。曾经担任过张艺谋副导演的臧启武上一次来釜山电影节还是因为《山楂树之恋》。按理说“一回生,二回熟”,可臧启武依然在面对媒体的时候有点紧张。

“从副导演变成导演什么感受?太难了。做导演之后,每天都提心吊胆,万一哪里资金跟不上,出了问题,没法跟剧组的人的交代。”在被问到从“副导演”变成“导演”什么感受的时候,臧启武这么说。

作为一个在电影行业摸爬滚打了不少年头的人,臧启武的新片《捐赠者》选了一条不是特别好走的路。影片的故事略显沉重:主人公杨八为了让妻儿过上更好的生活,把肾“捐”给了有钱人李大国的姐姐,换了30万。但没想到的是,移植手术因为杨八年纪太大而失败,李大国又盯上了杨八即将高考的儿子……穷与富的鲜明对比下,人性中自私和无私的部分都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而在表现手法上,过于内敛的镜头语言也让影片被很多观众划到了“闷片”的行列里。

《捐赠者》剧照

为什么新作选择如此沉重的题材?臧启武的回答似曾相识:“因为一开始看到这个故事,我真的被打动了。”用臧启武自己的话说:“想拍有点追求的电影。”

资金,这个几乎所有新导演都会遇见的最大问题,也成了臧启武的拦路虎。影片在开拍前一度遭遇投资方撤资,幸运的是,臧启武遇见了愿意支持他的投资人。“我就跟投资方说,这个片子不一定能在票房上赚多少,甚至也不是瞄准电影节去拿奖的,我能跟你保证的就是这个片子起码质量还行。”就是通过这样不可思议的方式,臧启武拉到了投资,拍完了电影。

不过投资毕竟有限,影片的主演倪大红为了扶持新人,愿意零片酬出演,这让臧启武格外感动。此次来到釜山,在映后见面会上,臧启武也不忘感谢倪大红挺身而出的义气。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新导演”,臧启武在采访中会乐此不疲地为记者一一解释影片背后的故事。虽然《捐赠者》的故事看似简单,但是每个镜头都设计的堪称精妙,影片更是请来了国内一流水准的灯光、剪辑、摄像、音效制作人员,在所有能提升影片质感的地方都不遗余力。臧启武丰富的实操经验让《捐赠者》在具有青年导演处女作的锐气之外,多了几分经验积淀下来的稳妥和精致,或许这就是一个当了多年“副导演”的导演作品的特别之处。

刘雨霖在釜山现场和观众交流

刘雨霖:靠好作品才能“一句顶一万句”

在诸多新人导演中,刘雨霖可能是最让路人“羡慕嫉妒恨”的一个。父亲是刘震云,老师是冯小刚,纽约大学毕业,一进剧组就是《一九四二》这样的年度巨制……这一系列的光环砸下来,在旁人眼里,基本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别人家孩子”的故事。

不过导演的道路在刘雨霖这里并没有平坦太多。甚至连拿下《一句顶一万句》的改编权,都不是大家想象中“父亲把好作品留给女儿”这样的套路。事实上,影片背后的有个很曲折的故事:一直以来都有人想要联系刘震云,改编《一句顶一万句》,但是因为这部小说时间跨度太长、人物太多,一直没能有一个导演拿出能让刘震云满意的改编方案。而刘雨霖在提出想要改编的时候,已经准备好从牛爱国这条线下手,明确而又有可操作性的方案才让刘震云放心把《一句顶一万句》交给了女儿。

《一句顶一万句》剧照

即便手持这样的“IP”,刘雨霖同样要为了投资和剧组日常发愁。在立项初期,筹备工作对于一个年轻导演来说是最大的挑战。在开拍前,刘雨霖和主演一起到河南住了两个月去体验生活。她自己开玩笑说:“我是一个比较笨的人,只能下慢功夫拍戏。”

如今影片上映在即,刘雨霖面对自己名字前的一系列头衔,没有那种常见的“二代”急于证明自己成功不靠父辈荫庇的紧张劲。在她看来,作为一个新导演,人们会因为德高望重的前辈记得她是很正常的事,况且这样的“光环”本身就是敦促她进步的动力。作为新人导演,刘雨霖已经有自己颇为清晰明确的美学追求:她希望自己的电影里没有导演和演员的炫技,留给观众的只有动人的情感。假以时日,或许大家就会把刘雨霖“刘震云女儿的标签”换成“实力导演”。

陈宇诘参加釜山电影节的活动

陈宇诘:处女作就像初恋 总是不完美

中国台湾青年导演陈宇诘作为导演还是纯新人,此前他的编剧作品曾入围第十三届台北电影节,并获得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剧情长片奖。他此次首次拿起导演指挥棒,拍摄了一部讲述跨海峡家庭悲欢的故事。电影《再见女儿》讲的是一名台商在两岸各有家庭,北京的女儿去台湾找同父异母的姐姐,却不幸溺水身亡,就在追查女儿死亡真相的过程中,一个家庭跨越两岸的复杂情感纠葛也就此浮出水面……

和其他几位根据小说改编剧本的导演不同,陈宇诘的做法更“学生气”一点:他的剧本由他和来自内地的编剧管萌共同创作,剧本中关于两岸观念、行为上的一些差异的描述,其实就来自于陈宇诘和管萌这对台湾/大陆组合的亲身体验。

《再见女儿》海报

有观众觉得《再见女儿》的镜头有些单一,谈到这个话题,陈宇诘大笑,说“因为这部影片全部投资只有五十万。”因为资金不足,剧组租借场地常常只能租两个小时,而两个小时根本不够灯光和摄像重新调整,因此只能一个镜头尽可能多的拍摄内容。

其实陈宇诘也自觉十分遗憾,不过他并不打算重拍:“就像初恋一样,总是不完美的,而且现在即使重拍,服装、化妆、道具更加精致、镜头更加讲究,恐怕也回不到当时那个感情状态了。”

作为刚刚毕业的社会新鲜人,整个电影行业的运转和操作对陈宇诘来说几乎是陌生的——谈起镜头语言和大师作品,他可以头头是道地讲很久,但是电影的宣发造势他却几乎完全摸不着头脑。

陈宇诘的经历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更年轻的一代导演,他们科班出生,但毫无经验和人脉,电影节成了他们唯一展示自我的途径。陈宇诘的《再见女儿》就是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拿下“亚洲新人奖”的两个奖项后,引起了其他电影节和影展选片人的注意。陈宇诘透露说,电影节他来说是直接接触行业的一个主要渠道,可以说,对于这样的“白纸”导演来说,作品是敲门砖,叩开了电影节的大门,也就叩开了事业的大门。

在釜山,我们看到了心怀导演梦“弯道超车”的导演,科班出身的“文二代”导演,从业许久的“老司机”导演,还有初出茅庐的“白纸”导演。在采访中,他们几乎都说了同样的话:“要拍能打动人的东西”。如今,中国有越来越多有独立美学追求的青年电影人成长了起来,而日益成熟的电影市场给了这些青年导演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或许对于这一代年轻导演来说,这会是一个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