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良的后台 张玉良"豪赌"背后——2012最懂政商经营的"豪赌者"

2018-01-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张玉良是中国房地产企业家的一个另类的典型代表,他和冯仑.胡葆森等一样都是"92派"的代表,然而与众多如野草般"野蛮生长"的民企不同,他的绿地

张玉良是中国房地产企业家的一个另类的典型代表,他和冯仑、胡葆森等一样都是“92派”的代表,然而与众多如野草般“野蛮生长”的民企不同,他的绿地集团如同紧紧依附在墙壁上的爬山虎,如今已经枝繁叶茂。

2012年对于张玉良及其绿地来说,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除了成为继万科、保利之后第三家销售破千亿的房企外,绿地还在7月份入选《财富》2012世界500强榜单,这可是中国房地产企业破天荒的头一次,这份荣耀也注定将永载行业史册。

张玉良一直称自己是房地产企业家“最懂政府的”,这种言论与绿地正在全国遍地开花的超高楼一样充满了争议。在一些质疑者看来,张玉良和那些令人目眩的超高楼和综合体,正在疯狂对赌中国经济、城镇化前景以及区域城市增长,而绿地在2012年不断爆出的质量丑闻,则是这场豪赌几乎不可避免的“副产品”。

柔软的身段

张玉良回忆1992年下海往事时曾表示,“当时的体制内想做点事,实在是太难了,根本轮不到自己。”但他却在接下来的许多年里,充分利用了这种“体制内”的背景所给其带来的便利,在这种背景下灵活腾挪让绿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练就了上海人张玉良“柔软的身段”。

熟悉张玉良的人都会将绿地的成功归功于其对政府关系的把控上。有人曾经这样评价他,“张玉良几乎没有性格。他与国企打交道是一个面孔,与政府打交道是一个面孔,与国际公司打交道是一个面孔,与民企打交道是一个面孔。”为了企业,他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可以到委曲求全。

张玉良最推崇的是红顶商人胡雪岩和印尼华侨林绍良,这两人都是在政府需要分忧解难之际慷慨出力。而张玉良则常年把“做政府想做的事,做市场需要的事”挂在嘴边,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从早期做绿化逐步发展为大规模投身城市建设,并在近年的保障房建设大潮中不遗余力地冲锋陷阵。尤其是在全国摩天大楼的“拔高竞赛”中,绿地也当仁不让,深谙政商之道的张玉良也因此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亲近政府,远离政治。”这种让外国人读不懂的中国企业独特的生存之道,恰恰是绿地集团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一环。如何能够在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中游刃有余地把控风险,求得富贵,这简直就是一种令人炫目的艺术,而张玉良将这种艺术玩得登峰造极。

狂奔的“豪赌者”

一时无两的极度荣耀,仅仅是硬币的一面,而另一面,则是这个多元化巨人狂奔的步伐,以及对于城市繁荣的豪赌。

据地产中国网了解,2012年,绿地已经投资了17个超高层项目,其累计投资总额1000亿元以上,在建规模达到4700万平方米。绿地正以一种狂奔的速度和勇气,对赌中国三四线城市的未来。

业内人士认为,绿地的超高层模式,本质是在对赌中国经济以及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城市综合体可能会随着经济向好而增值,然而如此疯狂扩张,风险也很大,一旦经济形势或者城市化进程没有预期的好,绿地可能就会遭遇可怕的风险,并给城市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

尤其是,绿地豪赌的背后无法掩盖的过量城市综合体建设的隐忧,三四线城市已经难以承载体量巨大的综合体,而成都这种一二线城市则已经出现综合体的过度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如何收回投资甚至把控风险都将是个难题。

在“工作狂”张玉良的带动下,整个绿地都处于狂奔的状态之中,集团内部流传着一句话:“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

萝卜快了不洗泥,过于追求规模和速度的绿地也不例外,其中最为轰动的是马鞍山项目,被爆料原本宽度12毫米的钢筋被8毫米替换,“瘦身纤体”效果惊人。

尽管张玉良亲自出面表示对这种质量问题痛定思痛,呼吁“一定把质量放在企业生命的重要位置来抓”,然而却未能阻止质量丑闻的一再曝光。

2012年9月28日,上海绿地秋霞坊业主就项目存在的阻燃材料不合格、防盗门厚度不够等问题向绿地集团提出抗议;随后,北京房山绿地新都会国际花都业主就项目7月底曝出的设计缺陷、施工质量及装修材质问题与绿地进行谈判,但无明显进展。

顶着荣耀,一路狂奔,张玉良当然清楚,无论成败,豪赌的结果注定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