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文和合学 张立文:《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上下)

2018-02-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成果名称 <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上下) 成果类型 著作   出版时间 2006年10月   出版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成果名称 《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上下) 成果类型 著作   出版时间 2006年10月   出版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成果内容简介 1.

篇章结构、基本观点: 本书分上下两卷,共二十章。 第一章是关于世纪之交的文化思考。21世纪是和平、发展、生态的世纪,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和合精神,可和谐、化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和危机,即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和文明间的冲突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社会、道德、精神和价值的危机,是21世纪文化战略的对策,也是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走向现代和走向世界的机遇。

第二、三章是关于和合与和合学的义理规定,以及和合学的整体构想。

和是指和平、和谐、和睦;合是指合作、结合、融合等。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不同文明间诸多文化要素互相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诸多文化要素相和合的新生命、新事物、新结构的总和。

在对传统和合方式坎陷的批判中建构"地"、"人"、"天"三界,即和合生存世界、和合意义世界、和合可能世界;基于对传统和合类型的考察,构想了和合学理论公设和形上、道德、人文、工具、形下、艺术、社会、目标八维和合的新学科分类。

第四、五、六章是对于和合生存世界、意义世界和可能世界的诠释,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思维关系的阐述。融突和合"地"、"人"、"天"三界的"境理"、"性命"、"道和"六层及八维的义理蕴涵;三界八维的"知行"、"修养"、"健顺"的转换机制与"智能"、"规矩"、"名字"的中介机制。

第七章是和合三界的整体贯通与生生,阐述了和合八维的序化、级化、偶化反演以及分级生生。

第八章关于和合精神的追寻。从中西前哲学的人兽混沌融突和合到形上学哲学融突和合,以及对传统形上学的困境、批判和超越的过程哲学的论述,再到和合学的融突和合,阐释了和合学流变原理、和合经验世界、认知活动和语言"魔圈"等。

第九章关于和合学源流的考察。"和合"是民族精神的活生生的灵魂。追寻和合精神在中国典籍文化中的轨迹,和合灵魂在文化历史上的脉络、性相,以及在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心理中的积淀和展现。

第十章关于和合学与21世纪人类文化。和合学认为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是21世纪的五大中心价值,即五大文化原理,也是化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与危机的理念,它具有普适性的品性,并将获得世人的认同和发展。

第十一章主旨是使和合学原理转变为应用方法,即从形而上学落实到形而下实用层面,超越文化整合的方法,而进入文化整合的果实的探讨。第十二到十九章是和合学体系结构的八维学科分类的具体、深入的分析论证。

第十二章是运用形上和合理论、原理揭示自然科学的实质、意义和目标、自然科学的意义危机、自然科学规范行为使命的人文价值和标准、自然科学的和合前景和道德期望。

第十三章分析伦理学的融突和合,创立和合伦理学科群,对和合伦理、道德的意蕴做出规定。在生态伦理学方面,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天人交换原则及其人文拯救;社会伦理学方面,人际关系的道德规则人际交往之道与道德和合伦理;心灵伦理学方面,主体对思维的道德控制,道德主体的约束机制以及融突和合的追求。

第十四章是运用人文和合的理论原理,对人文精神的意蕴、人类学的内涵做出分析和规定,把握生存世界人文和合精神的脉动节律和再生机理。

通过研究生态人类学、价值人类学、智慧人类学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和关怀,实现人文融突和合的"终极关怀"。 第十五章是运用工具和合原理,揭示技术科学的融突和合本质,拓展技术范畴的外延,聚合技术工具的求解功效。

生存世界的知行困境,解难技术。检讨理性的工具化、德性的工具化和悟性的工具化。 第十六章是运用形下和合原理,说明经济融突和合体及其相应的经济学科,建构和合经济学。研究经济效益三种再生产的构成的再生型经济融突和合体,等价交换规则与道义公平原则的融突和合,中观经济学的构建等。

第十七章是运用艺术和合原理,探究美的自由本质、创立和合美学体系。研究心灵意境的艺术之真,生命形象的生态之美,天人和合的自然之美,构架审美生态学和心理学、审美意义情感和审美人格学和教育学、审美可能情感的审美哲学和境界学。

第十八章是运用社会和合原理,研究组织管理,创建和合管理学科。研究社会有机体的特征和涵义、社会生活内环境及其自组织能力、行为理论及其技术方法等。

第十九章是运用目标和合原理,确定价值目标和功夫目标,建构和合决策学科。 第二十章是在和合人文精神关照下,对和合人文精神要旨的诠释,以及回应人类所面临共同的五大冲突和危机的和合之路,化解五大冲突和危机的和合模式。

2.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 "和合学"的建构是回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挑战的化解之道。冷战之后,世界格局发生变化,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主题。

但是,亨廷顿依然坚持冷战思维和对抗文化观,认为冷战后国际冲突将是文化对抗、文明冲突,主要是儒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互相奥援,而对西方文明产生威胁,他把穆斯林的复兴和中国的崛起作为西方文明的挑战者和对立者,以"最危险的冲突"归结中美冲突,这就明目张胆地以穆斯林和中国代替苏联和东欧作为西方冷战的对象和假象敌人,作为其进行遏制、制裁和攻击的目标,制造二元对抗的新冷战世界格局。

鉴于此,"和合学"就是思考如何化解文明冲突?如何化解冷战遗留的对抗文化、冷战思维?以什么文化理念化解文明传统?和平发展的形而上理念是什么?等等问题。

"和合学"就是从中华民族传统学术文化宝库中开发出"和合"思维,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而建构的理论思维体系。

"和合学"以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大原理全面化解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和合学"的建构是化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冲突危机之道。人类在21世纪所共同面临的冲突错综复杂,千头万绪。

概而言之有五大冲突和危机:人与自然冲突及其生态危机、人与社会冲突及其人文危机、人与人的冲突及其道德危机、人的心灵冲突及其信仰危机、文明之间的冲突及其价值危机。为了全人类的福祉,"和合学"把中华民族传统学术文化资源中的化解冲突与危机的深邃思想和智慧洞见发扬出来,体贴和合话题,而转生为"和合学"理论思维体系,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更强的和平祈求、更切的幸福期望来关照文明传统。

"和合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转化为现代化的综合创新文化整合方法的落实;是中国传统文化转化为现代中国理论思维的智慧创新,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做出了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回应。

"和合学"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以及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作了具体的阐释,和合与和谐,义同互训(参见《说文解字》)。

《玉篇》"谐,合也"。《辞源》"谐,和合。"这是对胡锦涛讲的和平、发展、合作的解释。 "和合学"的建构是走出中国哲学危机、超越"合法性"问题、建构中国自己哲学的需要。

中国哲学如何创新?如何"自己讲"、"讲自己"?需要深刻体贴中国哲学每一次转生的特征、性质、内因和外缘;必须准确把握中国哲学理论思维形态转生的内在"游戏规则"或逻辑必然之则。

近百年来,中国哲学的各种论著,遂汗牛充栋,然探索此"游戏规则"者,尚属罕见。"和合学"依据作者40年来对中国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心得,以及对中国哲学概念范畴全面系统的梳理和体认,体贴出三条"游戏规则",即中国哲学的创新标志:核心话题的转换、诠释文本的转变、人文语境的转移。

这三条规则逻辑地蕴涵在每一次哲学理论思想形态转生之中,存在与中国哲学的创新标志之中。要进行中国哲学的创新,要实现中国哲学理论思想形态的转生,必须照此规则进行。

"和合学"以和合为核心话题,是对先秦"道德之意"、两汉"天人之际"、魏晋"有无之辨"、隋唐"性情之原"、宋明"理气心性"等话题的超越;"和合学"依傍的诠释文本是《国语》,辅以《管子》、《墨子》;"和合学"的人文语境是生命智慧的觉解,时代精神的显示,社会风尚的趋向。

建立在和合文化基础上的"和合学",指研究在自然、社会、人际、人自身心灵及不同文明中存在的和合现象,并以和合的义理为依归,是既涵摄又超越冲突、融合的学问,是当下中国哲学的体系创新。

3.研究方法: 一,哲学逻辑结构论。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各个时代的哲学思潮、每个哲学家的哲学体系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哲学概念、范畴来表达的,是由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哲学概念、范畴间的逻辑顺序构成的。

这构成哲学诸观念、范畴相互交融、通贯的"逻辑结构"。中国哲学逻辑结构不是从现成的原则、原理出发,也不承袭西方的分门别类,更不把中国哲学削足适履地去符合现成的原则、原理,而是从中国哲学的实际出发,试图梳理和总结出中国哲学固有的原则、原理、规律和方法。

以此方法,探究了中国哲学创新的标志,并据此进行哲学创新。

二,"自己讲"、"讲自己"。所谓"自己讲"、"讲自己",首先是怎样讲?根据中国哲学的实际存在面貌讲中国自己的哲学。其次是讲什么?讲述中国自己对"话题本身"的重新发现,讲述中国哲学自己对时代冲突的艺术化解,讲述中国哲学自己对时代危机的义理解决,讲述中国哲学自己对"形而上者之谓道"的赤诚追求。

再次是如何讲?放眼世界,海纳百川地汇聚千家之思想,而后融突和合为新中国哲学。 三,比较研究方法。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鉴别就不能合理论断。

中国哲学的"自己讲"、"讲自己"既是"知己",更是"知彼",在知己知彼的互动中、比较中化彼为己。中国哲学为道屡迁,为变所适,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在与本土的、外来的各种文化的融突中不断吸收内外文化来充实、完满自己的体系。

讲中国哲学必须认真了解、研究西方的哲学,在比较中思考:怎样才能把中西马三者的融突和合落实下来?为什么要安顿下来?如何安顿?安顿在哪里?"和合学"对此问题尝试解决。

4.《和合学》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 在1996年《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出版前,张立文教授已在国内外发表了10多篇和合学论文,并于1991年在日本京都大学、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1994年在日本九州大学、东京大学、韩国高丽大学,1995年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讲授"和合学"。

《和合学概论》第一版出版之际,张岱年先生发表书评:"和合学作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是当前最系统、最全面、最有创见和学术价值的佳作,特此向读者推荐。

"自"和合学"提出以来,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哲学界、政界的广泛关注。李铁映、钱其琛都发表了肯定"和合学"的谈话,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2000年会见香港各界知名人士时特别指出:"当今中国要发展、要振兴,必须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特别要提倡和合,强调团结"(《人民日报》,2000年11月9日),又说:"我国是一个讲求‘和合’文化的国家,主张以和为贵,对各种文化兼容并包,包括对待‘宗教’"(《光明日报》,2000年2月1日)。

2000年春,日本将来世代综合研究所所长金泰昌教授和日本将来世代国际财团董事长矢畸胜彦先生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国教科文为2001年"不同文明对话年"编纂文明对话理念的西方文献,而无东方理念文献,就研究提出以"和合学"作为文明对话的理念,并在2000年12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东亚和合思想与21世纪国际学术交流会",得到了与会学者高度赞同,并报给联合国教科文总部。

2002年在日本新泻大学开课讲授"和合学",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

2003年10月,张立文教授率团访问日本,期间发表了五次有关和合思想的主题演讲,在日本产生广泛影响。2005年12月,张立文教授随温家宝总理访问葡萄牙,参加"中葡文化交流活动",并发表"和合学"的主题演讲。

2005年7月12日上午,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先生中国人民大学演讲会"上,一幅由徐悲鸿之子、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徐庆平先生作画、张先生题字的"和合图"画,作为人民大学的礼物现场由两位教授赠给了郁慕明先生。

《和合学概论》再版,由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和合与和谐社会建设’暨《和合学》出版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给以高度评价。2005年10月在咸阳举行"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就和合文化的现代意义进行研讨,并出版《和合文化传统与现代化》论文集。

2007年12月台湾元智大学主办"中国哲学范畴与和合学研究国际研习营",张立文教授在台湾五个大学主讲"和合学"。

2008年5月10日-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台州市委宣传部、天台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的"寒山子暨和合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天台召开。

2008年,胡锦涛主席《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既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倡导和平、合作。

2009年3月28日第二届世界佛学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说:"‘和合’思想,融会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进步,熔铸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和’是一种承认与尊重,追求人心和善、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合’是一种凝聚与合作,提倡和而不同、相互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

‘和合’境界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和美。

"(《光明日报》2009年3月29日)这是"和合学"精神的阐扬。 成果社会反映 再版情况: 《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上、下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版,790千字;《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修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820千字。

部分章节被翻译为日文: 1.[日]难波征男:《21世纪的中国哲学——张立文的和合学(第三章)》,《福冈女学院大学纪要》,第11号,2001年2月。 2. [日]难波征男:《21世纪的中国哲学——张立文的和合学(第五章)》,《福冈女学院大学纪要》,第12号,2002年2月。

书评文章: 1. 李光福:《中国哲学的自觉——读张立文教授新著<和合学概论>》,《学术月刊》,1997年第12期。

2. 方国根:《世纪之交的文化抉择——读<和合学概论>》,《现代哲学》,1997年第4期。

3. 陈盈盈:《寻找传统与现代文明的连结点——张立文先生的<和合学概论>评价》,《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1期。

4. 黄德昌:《21世纪文化战略的抉择——评<和合学概论>》,《科学·经济·社会》,1998年第3期。 5. 黄德昌:《新世纪文化战略的曙光——评<和合学概论>一书》,《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4期。

6. 张岱年:《理论价值和超前预见——推荐<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构想》,《中国图书评论》,1998年第6期。

关于"和合学"的访谈文章: 1. 李静:《和合学是化解人类困惑的一种选择——张立文教授访谈录》,《理论参考》,2007年第2期。

2. 包霄林:《和合学:新世纪的文化抉择——关于一种文化战略选择的访谈》,《开放时代》,1997年第1期。

3. 祁润兴:《化解价值冲突的和合学——和合学的创立者张立文教授访谈录》,《社会科学家》,1998年第3期。 4. 彭永捷:《张立文的和合学》,《探索与争鸣》,1998年第8期。

关于"和合学"的研究论著: 1. 杨庆中:《评张立文先生的"和合学"体系》,《社会科学家》,1999年第5期。 2. [日]难波征男:《和合学研究》,福冈女学院大学,人文学研究所纪要《人文学研究》第5辑,2002年3月。

3. 左亚文:《和合思想的当代阐释:唯物辩证法与东方智慧的对话》,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版。

4. [日]难波征男:《和合学的观念"叶隐"的真相》,福冈女学院大学,《比较文化》第2号,2005年3月。 5. 张瑞涛:《"和合学"与哲学创新》,《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3期。

成果引用或被采纳情况 《和合学概论》一书出版以来,共被引用71次(中国引文网),其中学术论文引用40次,学位论文引用28次,会议论文引用3次。列表如下: 1. 戚海峰、费鸿萍:《物质主义对当代中国人心理影响的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 吕翠微:《唯物辩证法的和谐维度及其当代意义》,《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3期。 3. 夏静:《"和"义源流》,《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4. 纪刚:《和谐·由冲突起步——论权利冲突的根植环境与缓和》,《理论界》,2007第12期。

5. 赵奇钊、杨盛军:《和谐视野下的现代图书馆人文价值建构》,《情报杂志》,2007第11期。 6. 王金龙:《和谐社会中大学生共生品质探析》,《江苏高教》,2007年第6期。

7. 贺朝霞:《中华"和合"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8. 戚务念、何齐宗:《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取向》,《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9.  虎小军、张世远:《主体间性:哲学研究的新范式》,《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0. 赵玲、王妍:《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1. 戚务念、王锋:《和而不同:全球化下高等教育之文化取向》,《教育学报》,2007年第2期。 12. 姜德刚、张宝山:《再论教育研究思维方式的转换》,《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2期。

13. 戚务念、王锋:《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取向》,2006年第6期。 14. 刘晓伟:《"和"对科学发展观的启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15. 姜德刚、张宝山:《再论教育研究思维方式的转换》,《科技资讯》,2006年第34期。 16. 毛思慧:《"全球化——本土化"时代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的新发展——兼论兹奥丁·萨达尔对"大美国主义"和好莱坞的批判》,《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0期。

17. 何齐宗、戚务念:《和而不同: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取向》,《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18. 符文忠:《论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学生共生意识的培养》,《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第7期。

19. 罗浩波:《中西传统和谐观的整合创新及其时代价值》,《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0. 曾煜、刘志飞:《"和合"文化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哲学诠释》,《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21. 谢如广:《传统和合思想与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第1期。 22. 王强:《中庸方法论与邓小平和谐社会观的构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3. 祁秦、徐长安:《论和谐社会的文化特征》,《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4. 邓中明:《和谐社会的演变轨迹及其基本内容》,《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5. 王春玺:《大学生和谐精神与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的缺失及对策》,《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26. 吴新文:《中国和平发展的文化哲学》,《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7. 林楠、吴育林:《和谐社会视域下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唐都学刊》,2005年第6期。

28. 易佑斌:《论和合文化的现代诠释》,《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9. 李海峰:《论追求天人合一的媒介生态观》,《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4期。

30. 谢如广:《弘扬传统和合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柳州师专学报》,2005年第3期。 31. 孙小金,张安民:《"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重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32. 董慧,夏增民:《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现代民族精神的建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33. 陈力祥:《一种全新的伦理秩序和伦理规范——试论全球化时代普世伦理在实现全面和谐中的价值》,《探求》,2005年第1期。

34. 陈力祥:《和谐问题的哲学反思——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和谐观》,《探求》,2004年第1期。 35. 孙小金:《从<中庸>到"和合学"》,《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36. 孙爱玲:《从源流辨析看传统"和"文化的意蕴》,《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37. 刘俊哲:《试论同一性的绝对性和斗争性的相对性与和谐的价值取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7期。

38. 胡一:《中华和合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9期。 39.

 唐孝祥,陆琦:《试析传统建筑环境美学观》,《华中建筑》,2000年第2期。 40. 彭会资:《中国文艺学本体生命的未来流向》,《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2期。 41.

 罗安宪:《道家心性论》,中国人民大学》,2002。 42. 李燕:《共生教育论纲》,山东师范大学》,2005。 43. 徐波:《和合会通之魂》,山东师范大学,2006。

44. 刘志飞:《"和合"文化的伦理意蕴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启示》,江西师范大学,2006。 45. 虢美妮:《论传统和合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实现途径》,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6。

46. 周振:《先秦时期"和"观念内在理路探析》,山东大学,2006。 47. 徐波:《和合会通之魂》,山东师范大学,2006。 48. 孟繁胜:《国际视野下教师人性及其发展初探》,东北师范大学,2006。

49. 王鹏娟:《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哲学批判》,东北师范大学,2006。 50. 董玲:《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与中国传统和合社会观之比较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6。

51. 刘秋菊:《矛盾梯级转化律》,中南大学,2006。 52. 李瑞强:《中国传统文化与项目管理的融合研究》,南京理工大学,2006。

53. 张妮:《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构》,湖南师范大学,2007。 54. 朴雨龙:《亚里士多德艺术理论探析》,延边大学,2007。 55. 赵秋霞:《和谐思维与和谐发展》,苏州大学,2007。

56. 张富明:《油田企业和谐体系构建研究》,中国石油大学,2007。 57. 陈龙强:《社会和谐与诗艺和谐的追求者》,华中师范大学,2007。

58. 唐艳艳:《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四川大学,2007。 59. 程国蓉:《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及其当代意义》,安徽师范大学,2007。 60. 王北江:《论和谐社会中和谐体育的构建》,安徽师范大学,2007。

61. 侯志峰:《德性与规范》,西北师范大学,2007。 62. 骆平:《中国核战略:传统战略文化与现实利益之分析》,华中师范大学,2008。

63. 姜守瑞:《和谐社会的传统文化资源初探》,长沙理工大学,2008。 64. 刘海岸:《论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湖南师范大学,2008。

65. 李东:《当前我国家庭亲子冲突对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8。 66. 张晓莉:《孔子义利观及其现代启示》,山西大学,2008。 67. 裴苑竹:《唯物史观视野下的和谐意识初探》,山西大学,2008。

68. 罗斌:《假面阴阳—安徽贵池傩舞的田野考察与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69. 刘志飞、朱林:《"和合"文化的环境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2007。

70. 唐孝亮:《太和:一种文艺战略追求——论王船山的诗学太和观》,《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2008。

71. 辛琳:《和合视角下管理文化的机制设计研究》,《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