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远航的路线简短 【探秘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 和平的远航
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7月11号确立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六百多年前的这一天,大明王朝皇帝朱棣在南京颁旨,下令郑和下西洋。庞大的船队从南京出发,驶向大海,由此揭开了整个人类大航海的序幕。
郑和与他的宝船(资料图)
明朝永乐年间,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了异国他乡,明成祖朱棣为了褒奖他,敕建静海寺。这座位于南京城西北角的寺庙,取名“静海”寓意为“四海平静、天下太平”。静海寺曾经珍藏和栽种过郑和所带回的大量珍宝和珍稀植物,晚年的郑和还在这里居住过。
静海寺纪念馆馆长苏真介绍说:“当时的古静海寺,除了发挥一个寺庙、香火繁盛这样的作用以外,郑和还把他从海外带回来的,比如说水陆罗汉画像,比如从锡兰山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迎请回来的佛牙等等一些奇珍异宝,都放到静海寺。每到夏天的时候,就把画张挂出来,把这些东西都供奉出来,供游人到这个地方来顶礼膜拜或者参观。所以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可能六百年前的古静海寺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西洋宝物的展览馆。 ”
郑和六百多年前的伟大壮举,在世界许多沿海国家都曾留下了印记。浩浩荡荡的船队在与各国交往中架起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郑和下西洋每到一处,都会把中国的历法、冠服、图书等等赠与当地,还向他们传播中国的建筑、医学等等。
南京郑和研究院院长赵志刚介绍说:“当时,明成祖朱棣曾经给他一个圣旨,下西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就是‘宣德化柔远人’,‘柔远人’就是和平外交,‘宣德化’就是把中国的文明带到海外,宣传中国的文化,让中国的文化具有世界的影响。而且他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天下共享太平之福。”
“宣德化柔远人”,郑和就是带着这一使命七次远航。明朝时期对于西洋的界定,基本就是今天的南洋和印度洋。根据考证,郑和船队曾经到达过西南太平洋、南亚、印度洋、东非等地。
赵志刚1997年开始参与南京宝船厂遗址的保护与开发,目前已经建成遗址公园。南京,因为郑和下西洋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船舶制造和管理中心。600多年过去了,繁华的船厂已经不见踪影。今天,我们只能从鸟语花香的宝船厂遗址公园,遥想当年的盛世。
赵志刚介绍说:“这个船就是当年郑和下西洋所使用的主力船型,它的长度是63米,宽度是13.8米,这样的船最多可以装两千人,这个船也叫宝船。宝船是对郑和船队大船、中船和部分小船的统称。所以我们做了个船模放在这里,来参观的人很多。”
据《明史》记载,郑和奉永乐皇帝之命,率领大小船舶 200 多艘,官兵 27 800 多人。郑和船队数量之多,人数之众,组织之严密,可以说是 15世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队。在郑和曾经到达过的国家,有一首流传下来的诗歌,描述了这只庞大的船队远航的盛况。
赵志刚介绍说:“诗歌是这样描述的,说人们在海边劳作,突然看到海边飘来一片巨大的乌云,乌云遮天蔽日,人们非常害怕,大惊失色,以至于四散奔逃,后来有人胆子大的仔细一看,说不是乌云是船帆。郑和船队的船帆啊,遮天蔽日像乌云一样的在天地之间,可见当时船队规模之大。”
郑和下西洋,与沿海各国在文化交流的同时,还开辟了通商之路,进行经贸交流也是几次远航的一大要务。郑和下西洋开展经贸活动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其中,朝贡贸易是最主要的贸易方式。
赵志刚介绍说:“郑和下西洋,他的任务用史学家总结的话,叫‘朝贡贸易’,就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进行的一种贸易。这种贸易的主要目的倒并不是为了赚取利润,而是为了展示中国的强大、中国的富有,把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很多的文化典籍、衣冠、礼仪带到国外去,让世界知道中国的强大。
然后向中国称臣,到中国来进贡,承认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然后他带来的东西呢,明朝的朝廷一般都给予加倍的,甚至很多倍的返还。在这样的政策的刺激下,外国人来的越来越多,形成万国来朝的局面。”
郑和下西洋把中国文化传播到许多国家,各国仰慕中华之繁荣,同时又因为“朝贡贸易”这一特殊的贸易方式,很多国家乐此不疲地向明朝朝贡,他们所献的宝物无奇不有,除了一般的香料、珠宝等,还包括今天我们能在动物园里看到的长颈鹿。明朝时,长颈鹿被称为麒麟。
赵志刚对此介绍道:“1414年,那也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有长颈鹿,因为中国有了长颈鹿,第一次看见,所以当时朝野轰动,很多人到皇宫围着这个长颈鹿看,没见过这种动物嘛。最后以至于,中国的画家们画动物,它的脖子慢慢变长,本来,在1414年之前,中国的画家们画的动物脖子都很短,因为他们没见过长脖子的动物。见了以后他们知道,噢,世界上还有这么长脖子的动物啊,再画这些动物脖子越来越长。”
来到今天的净觉寺,你会看到一幅古画,画中的长颈鹿正是六百多年前,榜葛剌国国王送给中国的礼物。
净觉寺是南京最大的清真寺,早在明代以前就有了,后来在一场大火中损毁。郑和在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奏请重建。明朝时期,净觉寺曾经接待过大批海外穆斯林国家使节。今日的净觉寺已经跻身全国著名的八大清真寺之列。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郑和的后人郑自海。
郑自海说:“郑和怎么会有后代呢,郑和还有个哥哥,在南京他做官以后,皇帝赐他一个大泽,就把他哥哥的小孩过继给他一个,然后就传下来,郑和就有后代了。我现在是十九代。”
郑和出生在云南的回族家族,本姓马,名三保,所以他还有着一个称谓就是“三保太监”,直到现在郑和后人依然信奉的是伊斯兰教。
六百多年前,明成祖朱棣选择郑和作为下西洋的使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郑和的伊斯兰教徒身份,他途经的很多国家信奉伊斯兰教,共同的宗教信仰,有利于相互之间的沟通。
郑和七下西洋,历经28年。1433年,已经62岁的郑和在他的第七次远航中,因病死于印度西南的古里。船队回国后,明宣宗赐葬郑和于南京牛首山。这个山明水秀的地方也就是今天郑和墓的所在。
郑和墓园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刘文庆介绍道:“我们这个郑和墓从明清以来一直有郑和的后人来上坟。我们也发现了一块碑,它上面明确记载了郑家后人到这里来上坟,包括这后面的一个村庄,叫郑家村。 ”
据刘文庆介绍,距离郑和墓不足千米之外,有一个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小村落,世代在此繁衍的十多户人家,是当年郑和守墓人的后裔。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记者们跟随郑和的后人郑自海一起来到位于南京牛首山的郑和墓。
郑自海说:“580周年就修复郑和墓,这个墓就按照伊斯兰教形式修的,我们家族一直保持回民嘛。我们每年过来要上坟的,要来祭祖的。这两棵树是去年才移到郑和墓前,郑和下西洋,带来的各种奇花异草,其中的一种,叫五谷树,长得像稻谷一样的。这两棵五谷树是老百姓比较喜欢的,五谷丰登嘛。”
郑和墓前所种植的五谷树,是当年他从海外带来的,600多年间,不知道已经繁衍了多少代,它的茂盛成长也是这位伟大航海家在今天所留有的印记之一。
郑和以毕生精力致力于对海洋的探索,发现了许多为当时中国人所不知道的世界,谱写了人类航海史上崭新的篇章。回望历史,郑和七下西洋堪称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壮丽的诗篇,今天的中国仍然需要郑和下西洋那“敢为天下先”的时代精神,重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海洋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