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诗人冯青 台湾诗人席慕蓉南开倾诉“原乡”情

2018-02-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记者 张道正"马有马心,人有人心,马心通人心,马也会想家."19日晚间,台湾著名诗人席慕蓉现身天津,在南开大学开讲"母亲的草原",倾诉"原乡

记者 张道正“马有马心,人有人心,马心通人心,马也会想家。”19日晚间,台湾著名诗人席慕蓉现身天津,在南开大学开讲“母亲的草原”,倾诉“原乡”情。

席慕蓉1943年出生于重庆,成长于台湾,父母皆为来自内蒙古的蒙古族人。她是台湾现代中文散文家、女诗人、知名画家。曾于东海大学美术系任教。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席慕蓉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出版后引起轰动,热销致短时间内重印六次,风靡华人圈。

近些年,席慕蓉常常回返大陆,在各种场合演讲中尤喜谈草原故乡。对于久居南方的席慕蓉来说,远隔千里的蒙古高原一直是她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基因。1989年,46岁的席慕蓉才第一次见到内蒙古大草原。在那里,她追寻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流。天空、草原、牧民……故乡的一切都强烈地撞击着诗人的心灵。

此次天津演讲,席慕蓉又特意挑选了一个未曾细讲的原乡符号——马。她在南开大学以“在母亲的草原上遇见铁蹄马”为题开讲,倾诉了自己对蒙古高原的浓浓乡情。

“马和草原似乎有一种注定的联系,这让牧人即便在摩托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普及的今天,仍然不愿放弃自己的马匹。”席慕蓉演讲中展示了自己在寻访蒙古高原的旅程中所拍摄的一张张照片。岩画、雕塑……饱含着游牧民族对自然的敬仰。

“草原上的马对自己家乡的方向十分敏锐。”席慕蓉说,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匹被送去越南的战马,花了不知多久的时间回到了乌兰巴托,瘦骨嶙峋、浑身是伤。见到主人后,大颗的泪珠滚出老马的眼眶,主人与它“抱头”痛哭。

她还讲到,同时期,一位蒙古画家来到越南,一匹又脏又瘦的蒙古马慢慢向他走近。画家知道马在说:我知道你是从蒙古来的,你可不可以带我回家?

“马有马心,人有人心,马心通人心,马也会想家。”席慕蓉说,草原上一种珍贵的蒙古马“铁蹄马”还让她忧心不已。此马因蹄质坚硬而得名,相传曾是成吉思汗禁卫军的专用马匹。面对现代生活方式对养马、牧马的冲击,席慕蓉还与一些专家和两位淳朴而坚毅的牧民一道,在母亲的草原上开启了一段寻马、护马的苦旅。

每每讲起原乡的场景,牧人与马的情谊总是令席慕蓉眼含热泪。同为蒙古族的后人,席慕蓉和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曾在2005年来到内蒙古呼伦贝尔。短短8天的行程里,二人东上大兴安岭,西到巴尔虎草原,还登上了北魏拓跋鲜卑先祖所居石室嘎仙洞。一路上叶嘉莹神采奕奕,诗兴大发,几乎每到一处都要口占绝句一首。

“席老师有着生来的敏锐,感情和温情。她的本质,让我非常感动。我非常感谢席老师,感谢她带我回到我的原乡,看到这么美的景色。”讲座结束后,叶嘉莹激动地说。

席慕蓉则表示,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听她蒙古草原的旅程,这可以让许许多多青年学子对文化的多样性、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更为深刻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