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观剧|话剧《朝天门》:另一种视角礼赞重庆精气神上游观剧|话剧《朝天门》:另一种视角礼赞重庆精气神
话剧《朝天门》重庆市话剧院出品重庆国泰艺术中心1月25-26日演出中国话剧协会西南大区优秀原创剧目展演剧目以一座城市的地标符号为作品命名,毫无疑问创作者怀有巨大“野心”。讲述老重庆传奇的话剧《朝天门》正是如此。
首演三年来,这部匠心打造的原创舞台精品去到了国内大小城市。观众看到的朝天门,显然已不只是两江交汇处那座城门,更成为了凝聚重庆人民精气神的图腾。
故事不算复杂,以清朝末年参与朝天门码头建造的陆家为中心,将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等不同时代的社会矛盾与家庭纠葛交织铺陈,波澜壮阔跨越三十多年,是对重庆人民深明大义、自强不息等精神的礼赞。
看起来,焦点对准的只是一个老重庆家庭,用小人物的命运折射国家民族在特殊年代的坎坷艰辛。以小见大的手法自然能把观众更好的拉近,不至于面对风云诡谲的舞台望而却步,观演的感受,更像是倾听一位见证历史的老者,娓娓讲述我们生活的这座城。
某种程度上说,这部戏之所以出彩的确要归功于几位“老戏骨”。郝鹏寿、王弋等山城资深话剧演员让人看到,怎样的表演才会直击人心催人泪下,台词和表演都可圈可点,并不矫饰浮夸,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情感流露。对于一部正剧来说,这样的演员尤其是作品立得住的关键。
话剧《朝天门》很难不让人想起另外两部作品。
其一也是重庆市话剧院的大戏《河街茶馆》,同为老重庆故事,这部戏的全方言演绎以及主角的身份设置似乎更接地气。当然作品关涉的内容毕竟不同,《朝天门》是站在更宏大的角度去关照和礼赞重庆,目前的呈现不失为一种更合适的方式。
其二则是陕西人艺版《白鹿原》。也是以人物命运折射时代变迁的巨制,二者在舞台美术、人物设置等方面也有些许相似,甚至《朝天门》一开场那浩大的川江号子群戏,也与《白鹿原》串场的歌队暗合,而古希腊悲剧式歌队的引入正是后者最为人称赞的设计之一。如果说《朝天门》要思考如何提升完善的话,或许《白鹿原》是不错的借鉴。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赵欣 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