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令中毒案远比复旦投毒案复杂
今年3月我在写电影影评时,偶然间注意到了朱令和她姐姐吴今的案子,并于3月3日写过一篇三千多字的博文《清华女学生铊中毒案可拍电影》,没想到一个月后复旦再现投毒案。文章中将朱令中毒案、她姐姐意外身亡案与韩国电影《杀人回忆》中的案子做了比较,后者是由一宗连环杀人案改编的电影,并忠于真实的案情。
当时因为不确定这个话题是适合公开谈论,因此把我的观点和《杀人回忆》的影评写在了一起。虽然是影评,但选择连环杀人案进行比较,说明我怀疑朱令案和她姐姐的意外死亡有着某种关系。
朱令的姐姐叫吴今,随父亲姓,朱令随母亲姓,两个人的名字就差一笔,就是今下面的一个点。据说两个女孩小时候的名字都是今,姐姐出事后妹妹的名字才加上这么一点。
不仅名字相似,两个人的命运也很相似,姐姐考上了北大,在野三坡郊游时一命呜呼;妹妹考上了清华,被人投毒命悬一线,差那么一“点”就和姐姐一样了。姐姐死前和同学在一起,然后莫名其妙地躺在山坡上死了;妹妹病发前也和同学在一起,然后莫名其妙地进了医院。我不相信什么奇谈怪论,只是觉得这不是纯粹的巧合,而是有预谋的连环杀人案。
也许只有一种情况可能造成巧合,那就是姐妹两人来自同一个家庭,可能有着类似的脾气秉性,以至于两个人都有相似的朋友,也都招来相似的麻烦。可是朋友之间的嫉妒真的能招来杀身之祸吗?嫉妒之心可以害人,嫉妒漂亮嫉妒才能,但是当朱令头发掉光身体虚肿回到学校时,这颗嫉妒心应该已经得到平复,没有必要第二次更大剂量的投毒,非要置人于死地。
特别是孙维,她更缺少嫉妒的“动力”,我在北京长大,也见过一些考上清华和没考上清华的高干子弟,他们都挺正常的,而且有很多自己的事情,通常没工夫去嫉妒别人的事情。孙维不是马加爵,像孙家这样的背景,她有更宽的视野,有更好的前途。更何况只是学生乐队的一个位置,又不是读博的名额。就算是孙维干的,也不会是单单因为嫉妒而这么做。就算孙维真是凶手,她也可能只是一个从犯,主犯还没出场呢。
就算是真的嫉妒,在那个年代花点钱雇个人去拍一板儿砖就好了,死无对证,何必用自己才能使用的药物呢?自己暴露自己,给警察留下线索?许多流言中所谓的证据恐怕也都是网友虚构的,一个罪犯要二逼到什么程度,才能在出事几个月后,还把受害者的水杯留在自己的箱子里呢,以孙维的智商应该不会这么蠢(那个年代靠关系是进不了清华的)。
还有,如果孙维只是一时冲动犯案,那么在朱令出院后,应该不会第二次投毒。就算是孙维干的,也不会是单单因为嫉妒而这么做。
总而言之,我更愿意相信这案子后面还有更大的一个故事,就算是孙维干的,也不会是单单因为嫉妒而这么做。从照片中大家也能看到,朱令的父母都是老一代的知识分子,是黑白照片年代稀有的人才和社会精英,因此他们的一生恐怕也不是平平淡淡的。
如果真的是我太善于幻想了,也许只是我无法接受同学对同学投毒这种丧心病狂的行为吧。朱令的可怜之处在于,她不幸地落入了一个社会的死角,有此事有关的几个单位为了自己的利益,都无法承担没有破案的责任。
楼下骂的那些网友们,你们大部分人在复旦投毒案之前没关心过朱令,发生后也没能仔细了解。而我在此之前就写过关于朱令的文章,更是花了几个晚上研究了所有和朱令有关的文献,包括天涯、维基百科、百度百科和一些人博客上的文章。例如,我之所以说她姐姐躺在山坡上,是因为从资料中看,那个地方很难称之为悬崖。我很清楚你们有发表评论的自由,但我真的为其中不少人感到忧虑,因为你们不关心朱令。
走过的162个国家和地区 花了多少钱和时间 孤独川陵是谁 关注我的微博 按国家地区分类的图片 背包入门
欧洲44国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