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羞的铁拳》:香港喜剧电影仍是国产电影富矿
本文作者:康斯坦丁1900
今年十一档期有些惨烈,五部体量不错的电影几乎同时上映,这还是《芳华》等几部电影改档之后的结果。五部电影题材各不相同,都有自己的卖点。《羞羞的铁拳》有开心麻花的金招牌;《英伦对决》有成龙和布鲁斯南的加持;《追龙》翻拍自香港最经典的黑帮片之一《跛豪》,对有港片情怀的人还是很有吸引力;《空天猎》借着《战狼2》的余威,试图复制后者主旋律商业片的成功;《缝纫机乐队》中大鹏继续贩卖着怀旧和情怀,制作上比起《煎饼侠》简直突飞猛进。一天占罢,《缝纫机乐队》有些掉队,而《羞羞的铁拳》则上座率惊人,暂时胜出。《羞羞的铁拳》的胜出再一次印证了:香港喜剧电影仍是国产电影的富矿。
2003年,“开心麻花”品牌的创始团队盯紧喜剧话剧,在国内缺乏该类型的情况下,一步步发展成功。剧场的成功让团队站住脚,在大城市中的白领年轻人中取得知名度,而春晚的成功,则让团队具有全国性的名气。2015年的《夏洛特烦恼》成为票房黑马,直接将名气变现,以后这个品牌将长时间占据和影响中国银幕。
“开心麻花”之所以成功,招牌之所以值钱是因为其对人物、情节和对话的注重。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主要是文学和影视),话剧对人物、情节和对话的要求要高很多。话剧有一幕幕场景构成,每个场景中人物和情节都非常集中,而且相对于文字和电影镜头,话剧极为依靠台词推动故事进行,通过台词来推进情节,塑造人物。而台词、情节和人物恰恰是国产电影和语言类节目缺乏的。
赵本山后期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区别于传统的小品创作者,在小品中增加了丰富的故事情节,并且塑造了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狡黠而又善良)。而黄宏、冯巩等其他人仍在用连珠炮一样的语言来搞笑。可语言带来的幽默总是不及情节冲突和人物给人带来的喜剧效果强。同样,近年来“开心麻花”在春晚上的成功也是如此。《扶不扶》直接玩起了叙事,以至于最后有故事情节和人物反转带来的喜剧效果是如此强烈,远超于近年来其他作品。《一个女婿半个儿》同样在短短的故事中立起来了人物。
通过剧场中的一遍遍表演,“开心麻花”积累了很多成熟的本子,由于话剧形式的特殊要求,这些本子往往质量很高。人物简洁明确,情节集中,最重要的是,台词在反复打磨下,作为喜剧题材,包袱太多了。试想,一个仅仅依靠语言包袱就能把观众从头逗到尾的小品,再加上赵本山、沈腾式的人物和情节,一定不会差。在剧场中千锤百炼之后,本子改成喜剧片几乎一定成功,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影像化的问题,这点他们再次向很多国产喜剧一样,像香港喜剧电影取经。
《羞羞的铁拳》中,马丽、艾伦一行人去山中拜师学武的情节出现时,一时突然感到很亲切。这不是朱延平最喜欢用的桥段吗?“乌龙院”系列和一系列相同团队的作品(如《蜡笔小小生》)都用过这种职业受挫,然后去乌龙院跟着一群无厘头的和尚,用无厘头的方式学得一身本领的情节。顺着这个思路想,其实男女换错身体、打拳这些桥段,在香港喜剧中都能找到。周星驰的《百变星君》、《破坏之王》都通过这些桥段。实际上,喜剧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各种桥段都是被一群群影人不断创造、不断积累、不断翻新的。“男女变错身”这种桥段无论是在中西方都有太多的段子。《羞羞的铁拳》这次几把“男女变错身”的梗都玩了一遍,尤其是进女澡堂洗澡一节,这种基于人类共同心理的段子,几乎会让所有人捧腹。整部电影如同黄金时期的香港喜剧电影一样,一桥段接着一个桥段,密集的不给观众任何喘息。如此密集的桥段,恐怕只有当时“尽皆癫狂、尽是过火”的香港喜剧也是如此了吧!
除了密集的桥段之外,抛去故事逻辑上的细节,用人物撑起故事,也是香港喜剧电影的拿手好戏。周星驰的电影往往故事逻辑的细节都经不住推敲,但大家还是觉得好看,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物实在太出彩了。整个故事靠着人物就能撑起来。同样,《羞羞的铁拳》也忽视了故事的逻辑细节,用人物撑起了整个故事。两大主角,加上一种配角都个性鲜明,哪怕沈腾周围几个没有几句台词的徒弟,人物形象都十分生动。太多有意思的人物走马灯一样的上台,比如香港喜剧中经常出现的比赛解说,让人们忽视了场景之间的逻辑漏洞。不过整体而言,电影的故事完成度还算不错,起转承合都在节奏上。
此外,《羞羞的铁拳》还用了香港喜剧喜欢用的恶搞时代金曲的点子。“一剪梅”情侣的出现,让年龄小的观众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一剪梅的音乐和颇具时代感的装束,还是让人大概感受到了一些想要传达的点。而无论是和情节配合的天衣无缝还是结尾画风清奇的《好运来》更是解构了当年的时代金曲。让人想起周星驰在《食神》里唱的“情和义值千金......”!
如果按照能给观众带来欢笑的标准要求一部喜剧片的话,《羞羞的铁拳》无疑已经非常成功了,全场观众几乎从头笑到尾。但如果以更高的水准来要求的话,该片还有一些进步空间。
增强故事的完整性,尽管电影用同香港电影一样的方式(密集的度桥和人物代替故事)最大程度上的避免了故事逻辑本身的问题,但细究起来,还是有些地方值得改进。一是马丽爸爸的立场,他同反派之间的关系;二是最后解决的反转,尽管通过回忆交待了马丽报警的事情,但反转的还是有些简单和特意。当然,喜剧片也不用对故事的逻辑性太过苛刻。
增强电影的思想性。15年大火的《夏洛特烦恼》骨子里传达的思想其实很有问题。电影传达出的意向竟然是不同的日子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异,安于自己的生活才能达到快乐。这几乎对弱者是赤裸裸的麻痹。反观《羞羞的铁拳》,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电影故意将点集中在爱情和证明自己的普遍性的主题上,这样确实不犯错,但是亮点和新意就有些缺乏。或许,不能对喜剧片的思想性要求太多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影人群构成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影创作者的代差日益显露,以前的玩法逐渐行不通了。新的更接近青年人生活的电影创作者将逐渐成为主流,而他们将从他们成长过程中观看的电影中吸取养分,挖掘矿藏。当前的情况,电影创作者和观众共同的回忆和富矿中,香港黄金时期的电影一定占据一席之地。如果能不断吸收,不断发展,对国产电影来说,既是传承,也是发展!
PS:几个主要演员演的太好了,他们几乎是电影最大的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