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达从教 陈先达教授从教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陈先达文集》出版座谈会举行
12月17日,陈先达教授从教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陈先达文集》(14卷)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中央编译局局长贾高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顾海良,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人大出版社总编辑贺耀敏,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董事长杨耕等出席研讨会并致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主持开幕式。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负责人以及陈先达教授的学生等100余人出席研讨会。
刘伟校长代表学校对研讨会召开和文集出版表示祝贺。他指出,陈先达教授从教60周年学术研讨会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领域的盛事,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教育史上的盛事。陈先达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一个甲子的教学春秋中,他指引一代代学生求索进步,被学生称为“行走的马列字典”。
《陈先达文集》以学术专著和思想随笔的方式记录了陈先达教授60年来的研究心得,体现了陈先达教授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哲学探索,这些著作矗立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代表性成果。正是由于陈先达等老一辈学者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执着求索和他们对教书育人的热爱,才使中国人民大学成为人文社会领域的高地。
张东刚司长转达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对陈先达教授的敬意与祝福。他指出,陈先达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面颇有建树,《文集》的问世不仅促进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发展,也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做出重要贡献,他高尚的师德、坚定的学术信仰、强烈的责任感和崇高的奉献精神受到了学界的广泛赞誉,堪称最美教师。
贾高建局长高度评价了陈先达教授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做出的贡献。他表示,以陈先达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积极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以陈先达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后辈学人应该在学习和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治学,立戒浮躁。
顾海良副主任回忆了陈先达老师曾给予他的教诲,称赞陈先达教授对于教师职业具有高度忠诚,认为他传授的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知识,更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顾海良副主任提出,后辈学人要学习陈先达教授对职业的使命感和良好的职业风范。
贺耀敏总编辑回顾了与陈先达教授交往中的难忘点滴,介绍了《陈先达文集》的编辑出版情况,对陈先达教授从教60周年表示祝贺,对陈先达教授教书育人一甲子表示敬意。
杨耕董事长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对《陈先达文集》表示祝贺。他称,精品才能传诸后世,陈先达教授的文集就是一个思想宝库,对人民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来说都是足以传世的精品力作。
陈先达教授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归结为两个字:平淡。他表示自己的一生都在学校里读书、教书,他享受安静、享受平淡,他将八十年的人生体验凝练成“谦逊执着”四个字,第一是做人要谦逊,对于自己所学以外的学问要谦逊,对于自己以外的学者甚至后辈也要谦逊,要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襟怀;第二是做学问要执着,坚守真理、绝不偏移。
在随后举办的“陈先达教授系列著作研读与评价”学术研讨中,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靳辉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谢地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赵剑英,教育部社科司原司长杨瑞森,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马绍孟,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田心铭,中国人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丰子义,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欧阳康,江苏师范大学原校长、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任平,《中国社会科学》副主编孙麾等11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姚新中主持学术研讨。
当天下午,与会的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围绕“陈先达教授与人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发展”“陈先达教授的思想随笔:理解与反思”等主题进行了学术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专程提前到陈先达教授家中看望座谈,对陈先达教授从教60周年表示祝贺,指出文集的出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又一重要力作,祝愿陈先达教授身体健康、学术长青。
陈先达,1930年生于江西省鄱阳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任,第三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哲学学会会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哲学组组长,北京市社科联顾问。现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从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此次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十四卷本《陈先达文集》被认为是对陈先达教授学术生涯的一次全面展现和清晰回顾,汇集了其不同时期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