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闻获“互联网跨界人物” 揭喜剧节目痛点
2016年12月21日,有着互联网界“奥斯卡”之称的牛耳奖颁奖盛典于北京演艺中心盛大启动,聚焦万众目光,彰显磅礴之势,续盛典辉煌。众所周知“牛耳奖”是互联网行业内的专业权威性奖项,标榜创新与创业,而其独特的资本市场影响力更是吸引着诸多投资人的关注。本次“牛耳奖”向网络文化深入,北京千秋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孙闻则因为推出了明星跨界表演喜剧类现象级综艺节目《跨界喜剧王》,并在互联网引发海量话题,收获极高口碑,和奥运冠军刘璇一同获得"互联网跨界人物”,并直接邀请刘璇参加《跨界喜剧王》第二季的拍摄。在与北京卫视联手打造《跨界喜剧王》、《跨界歌王》等一系列跨界品牌后,孙闻对跨界与喜剧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孙闻的跨界人生 邀刘璇变身喜剧人
从孙闻个人而言,他一直在不断跨界,加之如今千秋岁的不断前进,都是孙闻跨越了人生的每一个体现。每个人都需要跨界精神,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己,才能让自己登上一个新的平台。正如《跨界喜剧王》第一季中杨威、傅园慧、邓亚萍抛开运动员身份,对自身喜剧特质的挖掘。每个人都有向他人传达快乐的愿望,“牛耳奖”也成功地扮演了月老的角色,孙闻在颁奖现场邀请早已拥有超人妈妈、体操员、演员、歌手等多重身份的刘璇加盟第二季《跨界喜剧王》。像孙闻的获奖感言一样“跨出一步,海阔天空。“ 孙闻也承认,“通过这次跨界,实际上我觉得我也是体会了很多东西。比方说我们的《跨界喜剧王》,实际上喜剧可以跟很多东西去结合,也未必是喜剧,其实对所有的事情都是同样一个道理。当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或者说是一种人生的经历,它相撞在一起的时候,可能它迸发出来的应该是一个全新的一种东西,也可能是一个全新的艺术形式,也可能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是目前的一个潮流和现象。”
千秋岁掌门人孙闻讲述自己的跨界之旅
从千秋岁公司的角度而言,千秋岁用了三年的时间,打造了一个在综艺节目后期市场上的一个头部的公司。截止至2016年,千秋岁用三年时间从仅有三位员工发展至一百人,总共完成了50档过亿级别体量的综艺节目的后期制作。随着综艺节目的发展,千秋岁逐渐拥有了头部的位置。在取得一定成绩后,千秋岁致力于突破发展。而这个发展的过程,对于孙闻而言也是一个跨界的过程。最早,孙闻仅仅是湖南卫视北京节目中心的一名后期总监,但从今年开始,孙闻着力于打造国内第一支也是唯一的一支专门针对喜剧综艺节目的一个成建制的编剧团队,目前其编剧团队已经达到50多人。如今,这支编剧团队独立制作了跨界喜剧王的整季12期的60多个作品。与千秋岁而言,《跨界喜剧王》的成功无疑是其实现从后期到前期的华丽转身。孙闻也透露,“当时我在思考这个后期公司如何去进一步探索,当时我觉得应该具备两个最核心的能力。第一个能力应该就是发起节目的能力,第二个能力就是参与节目的能力。” 千秋岁作为一个后期制作公司,如何能跟平台和其他的公司能有一个更深度的合作?这无疑考研的事公司良好的策划能力,而孙闻编剧团队的形成,也帮助千秋岁成功取得《跨界喜剧王》的全制作,包括联合出品的机会。
另一方面,《跨界喜剧王》所要求的从初期策划到后期策划的全部承包,也给予了千秋岁增强了自身参与项目能力的机会,从而帮助公司寻找到前进的新方向。孙闻坦言“我们现在目前围绕我们自己现在跨界喜剧王的喜剧节目,包括未来我们现在跟央视跟北京卫视还继续有新的节目的合作。逐渐我们形成以自己的喜剧IP为方向的一个喜剧的产业链。”
喜剧综艺的出路在哪里
电视荧屏在经历歌唱选秀、相亲、亲子、演说等综艺节目形式后,喜剧综艺开始崛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且热度持续不减。2016年,各大卫视的喜剧综艺节目扎堆热播,观众从以往春晚的“每年一笑”变成了“周周都笑”。喜剧综艺如此火爆扎堆,孙闻认为这是因为喜剧对观众而言是一个刚需。“我做了16年电视节目,我也参与过很多喜剧类节目的制作,因为从我进入电视行业那一天起,其实更早更早,从古罗马时代就有喜剧这个东西,这个对观众来说是一个刚需。”
好的喜剧源于创作力的迸发,此时编剧团队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正如孙闻所言,2013年也算是喜剧综艺的喷井期,每个卫视都推出了一堆喜剧节目。但那个时候所有的喜剧编剧和节目组之间都是松散式的合作,以给钱拿稿为主。当节目一旦扎堆了之后,弊端自现,大多节目销声匿迹。
自此,孙闻所打造的编剧团队优势尽显。据孙闻所言,“《跨界喜剧王》时期,千秋岁共配备了五支不同的编剧组,每一个艺人的背后都跟着三到四个编剧。这几个编剧,有的负责写,有的负责排练,有的负责现场的视觉的呈现。实际上它相当于一个内容制作团队,不是说仅仅意义上的这种编剧。所以我觉得做任何事情还是要有一个专业化的工作的流程,然后你自然你就可以把这个节目去做好。“ 而《跨界喜剧王》的成功,也是孙闻前瞻性眼光的最好佐证。
千秋岁的编剧团队能在3个月的时间内完全依托自己编剧的力量去完成60个喜剧作品,就市场而言,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支。
从战略角度而言,作为编剧团队,相较于如今市场上一周一个作品的浮躁气息,千秋岁并不想大量的去生产,去粗制滥造的做一个喜剧的品牌。如同孙闻所言,“喜剧还是有门槛的,它区别于一些比方说综艺类节目或者是歌唱类节目,可能这个艺人有的时候以通告的方式为主,但是喜剧不行,他就得坐那儿每天踏踏实实的排练,排练一个星期,排练半个月,一般春晚的时候都是两到三个月的排练时间,一个是排练,一个是剧本的反复的修改,包袱得来回的推敲。”
这或许是所有喜剧团队应该向千秋岁所学习的,按步就班的,以一种匠人的精神继续做自己的喜剧。并不是着眼于邀请超级大咖,流量小胜,认为能用钱砸出一条路。专心于创作,认真走一条内部的路才是我们真正该做的。一如孙闻所说,喜剧它一定会有一个未来,而我们现在的方向应该是抓住内容,放慢脚步,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推敲,一个剧本一个剧本的去磨,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好的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