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瑜古典生态 古典生态智慧与可持续发展之道
摘 要:现代工业文明取得巨大进展,同时也带来严重问题,诸如环境污染、人的意义危机等。针对“现代病”,谋求经济增长、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三者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趋势,而中国先哲的“和谐”“中道”观、“绿色意识”、共济式人伦观,可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某种启示。
关键词:和谐;中道;绿色意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4)05000106[HK][CDF42] 一、“和谐”与“中道” 人类生产方式的发展史,大略经历了采集渔猎时代、农耕畜牧时代、工业化时代三个阶段,当下正在向信息智能时代转化。
前两个阶段,都走过了“创生—繁荣—衰败”的全过程,第三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极盛,其弊端在此先后愈益显现。
这三个阶段文明盛极而衰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共通的一条原因便是,该生产方式已日益严重地破坏生态环境,又伴之以社会问题的积淀,人们只得寻求新的生存方式,向新的文明形态过渡。
工业化时代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严重性更成倍张大,而环境问题则日益全球化,现在任何国度、任何民族都无法躲避全球变暖、空气及水质污染的威胁。如果臭氧层继续变薄,大气空洞扩大,那么全人类便会普遍遭受紫外线的杀伤性照射,任何人都难以逃遁。
造成全球性生态问题的症结,便在于文明发展的无节制性,也即中国先哲所指出的——“过犹不及”。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降,人类的发展理论出现革命性转折——从对资源、能源的高消耗,对环境的掠夺性开采以求得发展,转变为不仅谋求经济增长,而且注重环境、人口、文化的综合发展;不仅造福当代,而且惠及后代的长远发展,也即顾及到“世代间平等”问题。
追求经济增长、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三者协调共进的“可持续发展”,日渐成为世人的共识,但这种共识还有待从哲理层面加深,从实践层面落实。总之,“可持续发展”在知行两方面都处于初始阶段,尚需要朝深度与广度进军。
就“知”的层面而言,先秦哲人的“和谐”观与“中道”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丰富而深邃的哲理之源。 “和”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间的和谐关系,指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和”是形成事物的法则。
老子说: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①。 意谓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两气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周太史史伯说: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国语·郑语》。 认为两种以上不同事物形成多样性统一的和谐关系,确实能产生出新事物来,而相同事物加在一起并不能产生新事物。因而史伯反对“去和而取同” 《国语·郑语》。
[ZW)]。孔子发挥这一思想,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语》。 [ZW)]的著名命题,肯定差异性事物间的和谐关系。荀子则进而把“和”的观念引申到万物生成的高度: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荀子·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