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纯阳五邑大学 五邑大学打造中国侨乡文化的展示高地和研究高地
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地处侨乡的五邑大学看到了参与国家战略的机会,积极承担挖掘研究江门“海丝文化遗产”的任务,高质量完成资料汇编和申遗文本,为台山上川岛列入首批“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发挥了关键性学术作用。
多年来,五邑大学坚持根植侨乡、依靠侨乡、服务侨乡的理念,该校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大力挖掘和弘扬侨乡文化,构建中国侨乡文化研究高地,推动侨乡文化建设,在传承、创新与引领地方文化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搭建学术研究平台
江门有着丰富而独特的侨乡文化历史资源,研究侨乡文化和华侨华人历史,以特色学科支撑侨乡文化传承,是五邑大学在创办之初就确定的人文社科建设重点。早在1985年,该校已初步开展了华侨华人历史的研究,1994年成立了“五邑文化与华侨研究室”。
“侨乡文化研究,一开始什么都没有,没有资料积累,没有学科依托,只有用自己的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开拓创新,寻求发展之路。”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石坚平回忆道,正是在梅伟强、张国雄等第一批专家学者的艰苦探索下,研究中心才渐具雏形。
经过多年深入侨乡社会的田野调查以及对文献研究的努力,以张国雄、梅伟强为学术带头人的侨乡历史文化、侨乡遗产研究,以张运华、刘兴邦为学术带头人的岭南大儒陈白沙研究等,取得了丰硕成果。
“十一五”期间,五邑大学整合资源,搭建侨乡文化研究平台,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2006年,省社科联首个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广东省侨乡文化研究基地”落户五邑大学;2008年,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成为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2年,省社科院在五邑大学设立“广东华侨文化研究基地”,成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中设立的十大“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基地”之一;同期,“侨乡文化与遗产”成为省第九届重点学科;2013年,“侨乡文化与遗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成为省首批认定的20个协同创新平台之一。
五邑大学的侨乡文化研究学科建设构建起历史学、建筑学、文学等多学科学术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侨乡文化遗产、文书、历史与社会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平台上,培养出了一支年轻、高学历、学术情怀浓、有事业心的跨学科、跨院系研究团队,刘进、石坚平、王继远、王纯阳、谭金花、张万胜、张超等一批教授、博士逐渐成为各自领域的学术骨干。
这支学术团队自2008年以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社科、自科基金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3项、市社科基金项目11项等,两次获得省哲学社会学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并获得二、三等奖多项。
五邑大学的侨乡文化省级重点学科从最初的特色鲜明逐渐向优势转变,引领着中国侨乡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日益扩大。
打响侨乡文化品牌
据了解,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成立至今,以“将侨乡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为宗旨,紧密围绕地方文化建设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项目,积极为地方文化发展出谋献策,增辉添彩。
21世纪初,广东省先后启动了“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筹建“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和“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申报世界记忆遗产三大文化工程,这些不仅是国家在华侨历史、侨乡文化方面的重要建设项目,更是江门塑造“中国第一侨乡”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在这些重大文化建设中,五邑大学都是学术负责单位和首席专家单位,成为国内唯一承担完成两个与华侨相关的世界遗产申报建设的高校。
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提升了江门的城市品位和美誉度,还直接带动了旅游业大发展,出现了“广东旅游看碉楼”的现象。而2011年开馆至今的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接待参观者50多万人次,成为江门重要的文化名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华侨寻根的必到之地。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是五邑大学侨乡文化研究的坚实支撑。
五邑大学还与中国侨联共建了全国侨联干部广东培训基地,从2014年以来,先后有福建、江苏、黑龙江等7个省的400多名副处级以上侨联干部到江门进行培训。此外,从2010年开始,五邑大学联合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以及国外高校,搭建了“国际移民与侨乡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和“中国侨乡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两个交流平台,并逐渐成为中国侨乡文化研究的学术品牌。
据介绍,通过学术交流,五邑大学还积极推动广西、云南、福建等地创建省级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促进中国侨乡文化的系统研究。
正是这些交流平台和重大文化项目的建设,使江门成为中国侨乡文化的展示高地和研究高地。2015年,五邑大学与中国侨联共建的“中国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它不仅赋予了五邑大学推动全国侨乡文化研究的新使命,更是对“中国侨都”建设之学术基础和科学水平的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