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愿坚三人行 《七根火柴》和《三人行》—想起王愿坚

2018-02-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小人物者,在现如今,并不受人们的关注.在纪念长征胜利的轰轰烈烈的日子里,我们看到了很多的大制作,受到了很多的大感动.但是,当热泪依然滚动而下

小人物者,在现如今,并不受人们的关注。在纪念长征胜利的轰轰烈烈的日子里,我们看到了很多的大制作,受到了很多的大感动。但是,当热泪依然滚动而下的时候,我却悄然间想起了王愿坚。

这个山东汉子,一定也是痴迷于红色的长征和红色的感动吧,在他的并不多的文学创作里,却有着挥之不去的红色的情结;或者说,他是一个真实地体味了红色革命精髓的创作者。我看过并被感动以至于永久不会忘怀的,是他的小说《七根火柴》。

那时我刚刚参加工作,在一个重点中学的初中教书。课本里便有他的这篇小说,被编排在阅读栏目里。所谓阅读栏目者,乃是可讲可不讲之谓也。但我记得,我在无意间读完之后,便久久不能释怀。年轻人的冲动总是感人的,于是,我便决定把这样的好的作品,把我对这样好的作品的也许并不出色的理解,告诉我的比我也小不了多少的我的学生。

当时的资料并没有现在这样的多,查找起来也不如现在的方便,但我竟然也找到了很多。

于是,我用了整整三个课时,把这篇反映红军长征的小说,真情而倾情地在课堂上尽兴地发挥了一番。我以我的行为而感到自豪。虽然,时间洗去了更多的记忆,但孩子们的泪眼盈盈的双眸和那无名战士的高高擎着的像一支路标的手,却从此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其实,王愿坚并没有亲历过长征,但他却是长征的亲历者。当艺术以她恢宏的场面覆盖了你的双眼的时候,你或许有些心脏剧跳后的冷静。而这冷静,便是你想起了无数个缠绕你心弦的细节。是的,王愿坚的小说,便是这细节的真实,便是这细节的感动。

他不过是截取了长征生命线上的几粒种子,并把她放大在我们的眼前。由于她的真实和真情,也由于她的朴实和现实,使我们这些后来人也如亲历了长征一样的惊奇和壮烈。卢进勇和那个无名战士,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一分子,就是我们的邻居兄弟,甚至,就是我们的兄长。清晰而自然,壮美而惨烈。在看过了更多的回忆录之后,我宁愿相信卢进勇们的真实。

王愿坚的小说里,表现的都是小人物,《三人行》,是他反映长征题材的另一部小说。三个人,在草地上,构成了一连串的并不模糊的特写境头。没有大部队,三个人里最大的也不过是个指导员。在那一时刻,官兵是平等的,他们都是红军战士,或者,他们都是人,都是如你我一样的小人物。

互相救助,共同前进,永不会停歇。和卢进勇们一样,他们的心里守卫着永久的信念,秉承着执着的追求。我们似乎嗅到了他们的呼吸,触摸到了他们的肌肤,然后,我们在他们的精神的世界里,画出了一个个神圣的目标,如同深夜里远处的灯光,诱使你不停地向前,向前!

现在想来,我对长征的记忆和理解,有很大一部分源于王愿坚。王愿坚为了创作,曾经走过长征路,曾经亲自访问过长征战士。他以他的作品,创造了一个在现在看来也令人惊奇的奇迹。记得我在第一次读他的小说的时候,我还以为他也是一个参加过长征的人。

但他不是。他是用他的血,在他的小说里,在他的心灵里,传达了对长征的独特的理解。试想,如果没有心与心的沟通,如果没有灵与灵的碰撞,又如何会有亲身经历一般的感人之作呢!王愿坚,是到现在为止的对于长征有着独特解读的人吧!

然而,现在,当我再一次想品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却有些不平和不安。这不平也如同我的第一次讲读他的《七根火柴》一样,我竟然在儿子的初中课本里找不到了王愿坚。网上的搜索也令我大失所望,近一个小时的点击,也只查到了他的简单的介绍,想看作品,便成了一个妄想。

于是我有些不安起来。我想,我们对长征的感怀,更多的是品味她的灵魂,而最能够表现这一灵魂的,我以为还是生活的现实和艺术的真实。如王愿坚这样的真实的作品,难道真得被我们忘记了吗?或者,也如远去的长征一样的,成为了现代某些人束之高阁的一帧画像了吗?

时代在永不停息地发展着,观念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我们更多的人,是被裹挟着行进的。这是小人物的无奈和欣幸。因此,我们也悲喜于小人物的喜和悲。当他们的一颦一笑会间或地进入我们的梦境的时候,我想,那里边一定会有王愿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