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国教练 黄建国《教育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教育诗 黄建国 过一会儿,爷爷就要把孙子送进小学校了。现在,他们走在通往学校的小路上。 九月的头一天是个挺好的日子,阳光清亮透明,风也凉爽,因为晚上下过一场雨,路面还湿漉漉的,但已不泥泞,个别低洼处积着雨水,偶尔低头一看,能看见天上的一两朵白云映浮在里面。
头顶上不时有鸟掠过,喳的一声,飞到了玉米地里,落在玉米穗吐出的缨子上。缨子有粉红色的,米黄色的,奶油色的,吊在鲜绿的玉米秆中间,很是光彩夺目。
学校位于村子的东南角,有一条小路通向那里。爷爷和孙子就走在这条小路上。孙子的头脸洗得干干净净,衣服也比较整洁,斜挎一只新书包,一只手紧紧按在上边,看上去蛮像个认真的小学生。
爷爷有些驼背,是个瘦小的老头,走路一晃一晃的。他把孙子的手牵在自己手里。 “从今天开始,你要把贪玩儿的心收了。”爷爷说,“你是个学生了。” “哦。”孙子说,“一会儿就会发新书,还有本子、铅笔、橡皮擦。
” “让你念书不容易哩,”爷爷说,“你爸你妈为了你能念书,他们才到很远的地方去打工。” “我知道。”孙子说,“过不了多长时间,说不定我就能看懂我爸写的信了。” 爷爷说:“念书要一心一意地念,你把贪玩儿的心要收了。
” 孙子说:“我白天黑夜念,行不?” 爷爷说:“不能像你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念了半截。你问他去,他现在后悔死了,做不成啥事,只能去给人打工。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啊。” 孙子说:“你别给我说这个!
我是我,跟他不一样。” 爷爷说:“所以我说,不敢再野了,要把心收住。” 孙子说:“你老说这句话,我都听过好几遍了。学校里还有滚铁环哩。” 爷爷说:“那不一样。老师安排的事情不一样。哦,我突然记起来了,学校这地方原来是一座庙,我小时候还去烧过香哩。
” “庙是干啥的?” “敬神的。” “神为啥看不见?” “庙里有塑身哩。把庙改成了学校,就是念书的地方了。在念书的地方么,就要把心用上,写不好字,先生打板子哩,把手心打得红肿红肿,吸溜溜痛。
” “爷爷你挨过板子吗?板子是啥样子?” “啊,没有。没见过,爷爷没进过学堂。” “那你干啥呢?” “拾粪。” “你爸你妈为啥不去打工让你念书哩?” “这个么,啊,这个么,那时候……爷爷给你说不清。
反正爷爷不识字,一辈子没离开过这个村子。你爸念书少,只能出去打打工,做不了大事情。你好好把书念到肚子里,以后就会去大地方,离开村子见外面的事情。” “为啥要离开呢?咱们村子不好好的吗?” “啊,这个么,怎么说呢,好是好,不过么,做不了啥大事情。
” “你看看村主任,也没多少本事。这地方限制人哩。”爷爷顿了顿说。 “我以后还能回村子么?”孙子突然这样说。
“能哩!”爷爷说,“你想回就回来么。你也许会骑一匹马,很威风,啊不,现在早已不兴骑马了,你也许会坐一辆小卧车回来,更威风哩!” “我让你也坐。还有我奶奶。” 爷爷没吭声。爷爷叹了口气。爷爷很伤感地说:“爷爷坐不上啦。
到那个时候,爷爷已经入土啦。” “我不让你入土。你入了土我把你挖出来。” 爷爷又不吭声了。爷爷拍拍孙子的头说:“你胡说呢。爷爷啥时候才能享上你的福啊。啊,咱不说这些了。主要是肚子里要有墨水,你不敢胡野了,把心收到念书上来。
” “你又说这话了,人家已经给你说过了。” “我琢磨,念书和种地是同一个道理。俗话说,人哄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你要是哄书哄字,你爸的辛苦钱就白花了。更要紧的是,最终就把你自己哄了,耽搁了,哭都哭不出眼泪呢。
” 孙子说:“我为啥要哭呢?我不哄我自己。” 爷爷说:“这就对了。有志气哩。这就好。” 他们走到了小学校门口。有很多学生从学校门口出出进进。爷爷松开孙子的手,爷爷说:“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以后你要自己操心上学。
进去,快进去。” “哦。我知道啦。” 爷爷说:“啊,还有一件事,咱们村里有两位识文断字的大先生,小时候都是在这里念的书。你听见了吗?” 孙子已经跑进学校里了,他转身朝爷爷摆了摆手,示意爷爷回家去。
但是,爷爷没有立即回家,爷爷站在那里,仰起头,把学校很严肃地打量了一阵子。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
小说开头描写了农村九月清新、明丽的自然风光,为故事的发展营造了美好的氛围,暗示了爷孙俩对未来充满希望。 B.爸爸妈妈出去打工,爷爷送孙子上学,既是小说的叙事背景,也是当下的社会背景的折射,这样就把人物命运和时代变迁联系起来。
C.孙子说念书能看懂爸爸的信,要白天黑夜念,还说自己不会只念半截,这说明他能够细心体察爷爷的心思,聪明懂事。 D.爷爷反复说“要把贪玩儿的心收了”“把心收到念书上来”等,表达他望孙成龙心切,也强化了小说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的主题。
E.小说通篇写爷爷和孙子的对话,家常和轻松中蕴含着深意、真情,表现出人物真实的心理,传递出作者的深刻思索。 8.小说结尾写爷爷“把学校很严肃地打量了一阵子”,爷爷的“打量”包含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4分) 9.小说写的只是上学路上爷孙对话的小场景,却用了“教育诗”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6分) 答案: (三)(14分) 7.(4分) C D(每个2分) 8.(4分)①对孙子能到学校念书感到欣慰;②对孙子的将来充满期待;③对自己没进过学校感到遗憾;④对学校充满敬慕。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9.(6分)观点一:合适。①教育关系着祖孙三代人的命运,是小说的主要内容;②以小见大,引导人们深入思索教育这一大主题;③小场景冠以大题目,耐人寻味,有艺术感染力。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观点二:不合适。①小场景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与内容疏离;②对话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教育只是暗示人物命运的背景;③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爷爷对孙子的反复叮嘱,轻松家常的生活气息,用大题目显得沉重。(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