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荐书|小说、说书稿都有点像,张大春的新书要的就是这种感觉上游荐书|小说、说书稿都有点像,张大春的新书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说书人”张大春的故事还要继续开讲——继去年12月推出了自己的中国传奇笔记材料小说集“春、夏、秋、冬”系列的首部作品《春灯公子》后,该系列第二本《战夏阳》也要来了。
从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拿到的样书看,既是同一个系列的作品,本次推出的《战夏阳》依然延续前作《春灯公子》中令人感到新奇的说书叙事技巧。不仅如此,作者娴熟和兼顾了当代感的特点也和前作一样熟悉。
已经看过《春灯公子》的读者应该知道,这本系列的首作更多是把焦点放在了民间传奇故事上,江湖林野和众声喧哗的市井书肆都是这些故事的发生地或最初讲述地。但这次,张大春在《战夏阳》里开始进一步聚焦到庙堂之上、塾宫之中,讲的笑的皆是古代官场与科场的怪状、丑态与糗态;各怀心思机关的诸品人物也开始在故事中粉墨登场,呈现了近代中国知识、权势阶层流动升降的复杂图谱。其中,像《科名还是要的好》讲的就是“迎合考场价值的传奇故事”,而《四个》则描绘了“从科场到官场的众生相”。
在“春、夏、秋、冬”系列里呈现的讲故事的手段张大春十多年前就开始思考了。本次《战夏阳》出版简体中文版他也再度表示“小说这种迷人的文类之所以迷人的原因,会不会是说故事的人在阳光底下发明了新鲜事——他创造了无关的有关。”
有意思的是,张大春回忆,更具体的指引则来自多年前自己因为开车违规,被迫要听交通安全专家讲课时专家们的启迪:“要让根本不想听课的交通违规人于受罚之外还真有些知见上的长进,得在唤起听者之专注这件事上别有用心、另辟蹊径。”
这之后张大春才开始把自己之前在电台说书的广播稿进行了分类整理。很明显,这些故事最初都来自民间,后经文人重述,“(重述就)夹藏了特殊的社会观或世界观;有些则与书写者自身的经历或情感绾结成别具怀抱的寓言……总之不免踵事增华。”
张大春着迷于这种叙述形式。“比方说,若是写作现代小说,我就绝对不会在叙事中夹一段:‘这一下连徐霞客都登场了,岂能不岔嘴闲说几句徐霞客的事?’”同时,《战夏阳》的章节标题都是精心设计过:每一章节都用了一个较短的、象征性的句子作为“主题”,再用另一个较长的、说明性的句子作为“副题”。他也坦承这和一般小说大相径庭。而在他看来,这种异于一般小说,但也不是说书稿的手法会带给读者“秘密、意外的惊喜和快乐”。
作者简介
张大春,华语小说家。祖籍山东济南,1957年生于台湾。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已出版《聆听父亲》、《文章自在》、《大唐李白》、《城邦暴力团》、《小说稗类》、《公寓导游》、《四喜忧国》等代表作。
重庆晨报记者 裘晋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