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华相中信 中信银行闪电换帅 行长朱小黄调任中信集团监事长

2018-04-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按原定行程安排,1月10日,57岁的中信银行(601998.SH,0998.HK)行长朱小黄会飞赴广州,为中信银行POS商户网络贷款产品推介

按原定行程安排,1月10日,57岁的中信银行(601998.SH,0998.HK)行长朱小黄会飞赴广州,为中信银行POS商户网络贷款产品推介会亲自站台摇旗呐喊。一年半前,他上任中信后喊出了“再造一个网上中信银行”的口号,如今战略抓手已颇为清晰。然而,一场突然的人事任免,改变了原定的行程安排。

1月13日,知情人士透露,近日组织部门已前往中信集团宣布了一项新的人事安排,朱小黄将调任中信集团监事会出任监事长一职,相关离任程序已启动。

“朱出任集团监事长已经确认,但中信银行行长人选目前尚未最终确定,现任副行长的孙德顺,接任可能性很大。”上述知情人士说,“同时,朱小黄还会暂时兼任中信银行党委书记一职。”

这距离朱小黄出任中信集团副总经理兼中信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尚不到一年半时间。对于朱本人而言,被调往集团意味着获得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但突如其来的换帅,也引发了中信内部对过去一年朱以雷霆之手强力推进改革的种种猜想。

“是选择疾行还是渐进式改革,在中国语境下,可能还是习惯于后者。”1月13日,中信一位中层含蓄点出中信内部存在的两种不同思路。此种含蓄之下,朱小黄的改革被视为前者,早在2013年初,中信上下掀起一系列组织架构人事调整时,就有媒体用“朱小黄的霹雳手”一词予以形容。

从分支行基层反馈来看,过去一年,中信历经“折腾”,但折腾出来的,毕竟有可喜的变化。正如一位分行人士所言,尽管这种改革效果尚难作出评估,但业务发展毕竟有了可看得见的抓手——无论网络银行、消费金融还是零售旗舰店——“有变化总比停滞不前强”。

对于朱小黄的继任者而言,如今股份制银行已是春秋战国纷纷争霸的时代,如何继续领导驾驭这家有着特殊历史的老牌银行乘风破浪,仍然是一大考验。

现年55岁的孙德顺,2011年底加入中信银行前,曾任工行总行数据中心总经理、北京分行副行长,交行北京分行行长等职务,拥有30年的银行从业经验;交行时期,孙以能打硬仗著称,曾被时任交行董事长蒋超良夸为不可多得的“虎将”。

朱氏“手术刀”

十几年前,朱小黄调任建行广东分行行长时,局面颇为复杂,他第二个月就开始动人,调整业务。当时就有人劝他,“刚来是不是再等等”;但在他看来,等待不如行动。“等待不敢行动是因为缺少判断,如果判断足够清楚的话,那就要行动。”他曾如是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看准的事情不用等——这是朱小黄一贯的风格。过去一年半,一场“朱小黄旋风”横扫中信银行,这家风格保守的股份行上上下下都试图紧跟新行长的新节奏;无论是强化零售银行战略、再造一个网上中信银行还是一系列组织架构人事调整,战略调整阵痛要比美好愿景来得现实。

2012年底,朱小黄上任不到半年,中信强力推出《关于中信银行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意见》,这份战略蓝图,从总体战略、组织架构到细分策略竞争均做了详细安排;接下来便是从总行高层、中层再到分行一把手,一系列组织架构大调整。

在建设一个强大总行的战略下,朱小黄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了调整,即从原先的“块块为主”向“条块结合”的矩阵式管理模式转变。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板块设置上,参照了大型银行,尤其是建行的经验,同时在前中后各业务板块设置总监一职;二是人员组成上,总行部门老总与地方分行行长进行了大量的交流对调。

目前,中信银行公司、零售、金融市场和交易金融等几大前台业务板块的结构已形成,各分管副行长也做了分工,并相应成立若干委员会。同时,在分管副行长之下,设立总监这一管理职位。

大规模的战略调整带来的阵痛不可避免。

仅以总行计划财务部调整为例,计财部原先作为中信银行的核心动力部门,承担了许多超部门的压力,适当分化减压成为趋势;改革后,计财部相当部分力量被分到资产负债部等其他部门;新的问题产生了,“旧的动力部门弱化了,但新的动力部门又没有找到,战略的执行力没有保障。”一位中信内部人士说。

“作为像中信银行这样有着特殊历史、基础和特点的银行,需要的是对一些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地方做出变革,但是否需要彻底的改革,还很难说。”一位中信银行的观察者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任何基因突变式的改革难度都很大。

继任者的挑战

从基层反馈来看,过去一年,中信历经“折腾”,折腾出来的是可喜的变化,尽管这种改革效果尚难作出评估,但业务发展毕竟有了可看得见的抓手,“有变化总比停滞不前强”。中信内部有人士如此评价。

也有另外一种声音认为,沉疴痼疾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也不是一两天能解决的,渐进式的改革才是最佳途径,以中信这样一家银行而言,需要的可能不是基因突变。

“其实,银行的战略都是趋同的,关键是如何落地,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一位内部人士如是说,在他看来,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其实就是发言人的角色,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客观沉淀下来的能力。

“改造一家企业的基因和组织,改造一家银行的血统和基因不是喊口号,需要生与死的冲击和考验。”上述人士说。

朱小黄的继任者面临同样的挑战,需要拿出能够与中信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独特优势、业务基础、战略目标、客户定位等相匹配的竞争战略和执行力。正如中信内部一位中层所言,企业战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客观性,这些是一个企业长期立足于市场的基础。

现年55岁的孙德顺,是目前呼声最高的继任者,目前分管零售业务,是中信零售业务转型的主要推动者。

孙德顺以实干著称,之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坦言,“我们不能老是追随市场,更不能总是市场的发现者,因为发现就是已经存在的,我们应该是市场的发明者。”

孙早已意识到利率市场化对中信这样以传统对公业务立行的银行的冲击和挑战,“作为一个行长在任何场合不能讲但是事实上又做的一个事儿,就是冲时点。现在利率市场化情况下还冲,亏也冲。”

对于中信银行的未来,包括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在内的集团高层抱有极大期许。借用内部人士的话说,“中信追赶目标不能只锁定招行,应有更远大的追求,这是集团的共识,常振明董事长对此寄予厚望。”

按照上述人士的话说,通俗讲,中信银行的短期目标,就是在3-4年内超越招行,成为中型银行的领头羊,中长期目标则是5-7年后能够跻身工、建、中、农、交等大型银行第一阵营。

这是继任者的使命。上述中信银行中层说,“历经30年,中信的强大就在于它具有独立生存能力,中信集团具有足够的操控力和自我纠错能力,这是招行、民生银行不可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