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耷的号 朱耷的人生太多泪点 所以他画的鹰都会给你一双倔强的白眼
朱耷笔下的鹰和鱼都在翻白眼。左图为本次展出的《桐鹰图轴》(局部)。
有江湖的地方必有和尚。金庸笔下的和尚大多宅心仁厚,古龙武林里的和尚总是性格怪异,但他们大都作为男主角的陪衬存在,始终成不了江湖的中心。
然而,当和尚出现在画坛上的时候,就像是风清扬递出了独孤九剑,一出招,就破尽天下剑法、暗器。去年,西泠印社十周年秋拍,讨论最激烈的,不是什么几千万元的大拍品,而是弘一法师仅有两个字的行书《放下》,拍出了471.5万元高价。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这是弘一法师的生活智慧。
再往前,在清代早期的时候,有过几个著名的和尚,无论是身世背景,还是书画成就,都算是大神级人物。“八大山人”朱耷和“苦瓜和尚”石涛,他们与另外两个和尚髡残、弘仁一起,被后世称为“清初四僧”,名号响亮。
最近,朱耷、石涛,以及绍兴人陈洪绶的作品就出现在了浙江美术馆“神韵明清——四川博物院藏明清书画作品展”上。这些和尚的书画,艺术表现形式独特,有一个专门的归类名词——“禅画”。虽然都是禅画,但几大高人的出招套路却截然不同,这与他们的性格和经历有关。我们特别邀请了浙江美术馆学术部书画专家吴涧风,独家解析。
1.“八大山人”总是被朱耷竖笔连写,有时看起来像“哭之”,有时像“笑之”。
江西南昌,明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朱耷,因为出生时耳朵特别大,父母给他取了乳名“耷子”。国破家亡这种事,放在皇族身上,悲催程度就不用说了,加上朱耷又是个执拗的硬汉,对明朝忠心耿耿,始终不肯与清王朝合作,性格自然也是活泼开朗不起来的。当然,皇亲国戚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至少,他从小受到的艺术熏陶和教育都是最优质的,8岁写诗,11岁就能画青山绿水了。
23岁那年,他在江西奉新县的耕香庵,落发为僧。后来,他开始在自己的画上落款“八大山人”,总是竖笔连写,看起来有时像“哭之”,有时像“笑之”,这种哭笑不得的心情,还有一首诗为证,“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人生跌宕,泪点多也是人之常情。
他的画呢?一样是凄惨、苦情。这次展览的《桐鹰图轴》,是他早期的作品,还不算最典型的一件,但已经能看出凄苦的意味。他画的鱼、鸭、鸟,大多也是这样翻白眼瞪人,线条简洁,笔墨不多。他内心的不满与怨念,只能通过这一双双倔强的白眼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