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启泉对课程的理解 钟启泉:怎样理解《历史课程标准》

2017-11-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安:<历史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开展探究式的学习,有人担心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会与学生的探究之间发生的矛盾?可否就这一担心作些评论?另

    安:《历史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开展探究式的学习,有人担心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会与学生的探究之间发生的矛盾?可否就这一担心作些评论?另外,初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解读都谈到要纠正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和跨文化意识,您认为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一意识?

    钟:首先,第一个问题,我认为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如果有人始终纠缠着这一矛盾不放,只能表明他对历史学科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没有正确的认识。历史讲的是过去,而这个过去却是现今的根源。

因此,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就是将我们自身的生活与过去相连接,把我们自身的习惯和制度与过去相互对照,是今天与过去的对话,以便明确地参与社会集团的活动,经验可知的种种事实。在这一意义上,历史知识具有引导我们深刻地洞察现今生活和活动的社会意义。

通过这种洞察,可以形成我们的行为和品性。杜威认为,历史是形成人类道德品性最优良的学科,是“永恒且具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历史教学“将发挥最自然的伦理价值”。

我们绝不能把历史仅仅当作记忆的事实来教,而应把历史学习作为贯通现在、接近未来的机会,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考和理解能力,批判与继承意识。为实现这一目标,学生的学习不能仅仅是描述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对历史作出解释和判断。

如果历史教学仍然坚持程式化的死记硬背,那么按照今天信息技术发展的状况,很多教师都可以下岗了!历史教学一定要改记忆式教学为思维式教学才可能真正吸引学生,使学生获得种种历史学习的愉悦体验,从而发自内心的喜欢历史。

    有关国际意识的培养问题,许多国家的历史课程改革都非常强调这一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一贯倡导各个国家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对我国而言,要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我们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处理爱国主义与国际意识二者之间的关系。

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事求是地理解本民族在世界历史中的处境,关注全球化对民族国家渗透的痕迹。在积极培育民族认同感的基础上,尝试理解不同脉络下的历史观点与历史表现,尊重来自四面八方、带有各种文化渊源的历史学习者。

同时,注重在全球化时代表现民族自豪感,彰显自身的民族特色,赢得其他文化的尊重。具体来说,学生只有走出学校的象牙塔,广泛地接触社会现实,深刻感受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才能本着关怀历史、尊重历史与开创历史的心,张开双臂拥抱世界,真正形成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如果历史学习仍旧是死记硬背,片面地强调我们“古已有之”,使学生树立国际意识无异于痴心妄想,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爱国主义。

以前段时间反对日本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事件为例,很多人采取了“抵制日货”的斗争方式,孰不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国与国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经济依赖性,“抵制日货”实际上有可能是在“抵制国货”,所以,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是不可取的,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表达我们的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