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光:古琴能够为中国文化插上翅膀
中国国家级非遗古琴音乐代表性传承人吴文光近日在洛阳龙门博物馆首次向公众展出了他的书画作品,200余幅临古、琴乐、诗文等书画艺术作品,流露着他“书中有琴、琴中有书”的人生体验。
为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拓展知识结构,早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时,吴文光师从溥雪斋先生学习书法,在书画领域先后受教益于沈草农、樊伯炎、蓝玉崧、王世襄等前辈。在研习晋唐宋明帖学的基础之上,又涉猎了甲骨、金文、篆隶、汉简、章草、魏碑诸领域。
连日来,这一名为“琴心墨象”的书画展及古琴表演,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吴派传人、琴友和古琴爱好者前来观看。
吴文光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人对古琴、书画等中国传统艺术产生兴趣,呼吁社会更多地关注中国古典音乐如何与世界接轨。
年近古稀的吴文光出生于古琴音乐世家,父亲吴景略先生是琴坛一代宗师、虞山吴派创始人。吴文光4岁习书、10岁学琴,于中国音乐学院毕业后,曾师从著名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研习中国古代音乐史。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留学美国,在威斯里昂大学获民族音乐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青年琴家。
在学习中国古代音乐史时,导师杨荫浏常说,中国古代音乐史不能成为“哑巴”音乐史,希望有古琴专长的吴文光能够挖掘、整理古代曲谱,用打谱重建中国古代音乐的实际音响。
在杨荫浏的鼓励下,吴文光致力于中国现存最早的琴谱专集——明代宁王朱权《神奇秘谱》(1425年)的研究和打谱工作。
《神奇秘谱》包含曲目丰富,有些指法难以识解,况且其中不无刊误。如何勘误、如何诠释其内涵、如何将没有节奏标识的曲谱弹奏出来?吴文光一干就是25年。
经过不懈努力,吴文光将《神奇秘谱》的64首曲谱一一打出,成为明代以来中国人中整套完成《神奇秘谱》打谱工作的“第一人”,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琴曲库和古代音乐文献,并被列为文化部重点科研项目。
通过录音和演出,一大批“谜”一样的琴谱成为了实际的音响,古谱活了起来,由他打谱并经他演奏后重新被赋予生命力的主要琴曲有:《幽兰》《樵歌》《乌夜啼》《离骚》《秋鸿》《大胡笳》《小胡笳》《列子御风》《关雎》等。
在古琴演奏中,吴文光秉承虞山吴派以气韵见长的风格,他早期录制的唱片《潇湘水云》曾获得中国唱片社金唱片奖。近年他灌制了《流水》《阳春》《古琴大师吴氏》《琴统搴英》《列子御风》等唱片,并出版有其父子两代人的打谱作品《虞山吴氏琴谱》。
近年来,吴文光常常为中国古乐的现状感到困惑,过去一百多年间,西洋音乐的引进极大地压缩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生存空间,如何能使传统的古琴音乐与现代的表现形式衔接起来,这成为吴文光近年来的研究课题。
“琴曲大部分是线性音乐,音量小、不便弹奏快速的音阶式曲调及和声,大多是古调独弹,虽有自身特点,但存在与世界现代音乐形式、技法的某种非兼容性,这形成了与现代通用音乐语言的距离及其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上的困难。”吴文光说。
独乐乐亦需众乐乐。作为一位职业音乐家,不能让古琴音乐仅仅停留在“独乐乐”的状况,他想将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导向现代,让古琴与现代的音乐技术融合起来,恢复民族音乐的话语权,从而探索古琴音乐与世界接轨之路。
经过前辈几代人的努力,琴曲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曲库,如何让这些乐曲形成多版本的表现形式和立体格局,摆脱乐器的限制,释放更多的能量?对此,吴文光采用了中西融通的方法揭示古琴音乐的深层结构和语境,尝试用钢琴、提琴、木管等乐器以完形的方式演奏琴曲,让琴曲表现形式多元化,整合了单声与多声、独奏与合奏。
目前,吴文光已释编了几十首古琴曲,部分曲目已经由音乐学院学生乐队试奏成功,但尚需社会进一步关注,筹集经费,把作品推向社会,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天使残年诠古乐,宁无事业奏肤公。”“琴心墨象”书画展览中,吴文光用狂草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一表心迹。
“在有生之年里我将继续释编古曲。”吴文光说,“我学习过中国古典音乐,也学习过西方音乐,寻找东西方音乐的互换通道,我觉得这是我的使命。”
“现在社会上学习古琴的人越来越多了,古琴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看到,古琴能够为中国文化插上翅膀,飞向世界各地。”吴文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