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东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年开学典礼学生代表发言

2017-06-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年开学典礼老生代表发言王德龙: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恰逢教师节,在此我代

1、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年开学典礼老生代表发言

王德龙: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恰逢教师节,在此我代表所有老生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我是来自三字班的王德龙,很荣幸能作为老生代表站在这里发言。恍惚之间,已经在新闻学院待了三年。这三年时间里,汗水很多、收货很多、迷茫很多、感动很多。五分钟太短,无法言尽所有,所以我想以一个五米见方的房间作为故事的起点。这个房间就是我的寝室,紫荆公寓2号楼510A。

睡1号床的这位同学叫肖亚洲。也许大家都或多或少在近期被他和他的作品刷过屏了,这本《厚土》凝聚了亚洲两年的心血,获得了许多肯定与赞赏。我清楚地记得,从大二开始,每个寒暑假亚洲都会前往山西吕梁进行一段时期的调研,在烈日炎炎下的黄土高原上,脖颈被晒褪了皮也在所不惜。

我很喜欢与亚洲交流他的心得体验,他也成为了我这样一个在城市长大的孩子了解农村真实状况的窗口。他向我分享见闻时总是很冷静,但冷静下难掩对那片土地的热爱与担忧。他将这种情感凝聚为28万字的著作,做一个"裤腿上沾着泥巴"的学者,用人文学科特有的学术方式做着自己的贡献。

睡2号床的这位同学叫黄文超。文超在大三春季学期选择了出国交换,前往荷兰乌德勒支大学进行学习与体验。新闻学院的交换项目历来有个不成文的说法:去美国学习、去欧洲玩。但这话没有任何贬义,世界这么大,去看看有什么不好呢?文超在欧洲的这半年,依次前往了比利时、法国、葡萄牙、意大利、德国等11个国家。

他曾在里斯本青旅被葡萄牙大叔的呼噜吵得半夜睡不着,换了个还在装修的房间睡了一晚;也曾在巴黎玩耍时撞上比利时恐怖袭击,火车全线停运,最后做了9个小时的大巴才回到荷兰了。这些体验是深居简出的宅男宅女们无法体会的,它会促使一个人的气质得到改变。

睡3号床的这位同学叫李亚东。这又是一个引起过刷屏的优秀青年。8月的某一天,我们寝室打算在开学前撸个久违的串,四个人聚在一起聊聊未来的打算。在南门外的一家烧烤店里,亚东冷不防地"宣布",他准备休学一年去非洲。

我们三个本来以为他在开玩笑,因为亚东以前是那种优柔寡断、遇事难以抉择的人。没想到第二天他真的就去向梁君健老师咨询休学的事了,第三天就订好了来回的机票。8/22,亚东踏上了前往非洲的旅程。他想对在非洲的中国创业者进行深度跟踪报道,并顺带了解神奇的非洲大陆。他更愿意在实践中去体会做一名新闻人的真谛。

睡4号床的就是我啦。在经历了三年的彷徨犹豫后,我最终选择了社工作为我本科的句点,为我热爱的学院和学校做一点微小的贡献。我参与了学生节的筹备,参与了清华招生宣传片的拍摄,参与了人文清华讲坛的项目,并在准备推研的关头投入到本学年迎新的各项工作中来。我在清华的培养中得到了成长,因此我愿意将时间投入到对新同学的培养当中,为同学们谋福利、谋发展。

我讲这些并不是为了吹嘘我们寝室有多么优秀,510A也不过是学校众多普通寝室中的一个。1号床的同学总是在打游戏,2号床的同学总是在睡觉,3号床的同学总是在看电影,4号床的同学总是在下楼拿外卖。我们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二十来岁的大学生。

但我们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我们有个一共同的名字——我们都是清新人。新闻学院是一个巨大的舞台,它能实现你的所有想象。你的梦想或许放眼国际,也或许脚踏实地;或许出人头地,也或许默默无闻。

不管它是什么,学院都会鼎力相助,为大家提供最好的资源和支持。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它实现了呢。就像我的寝室,我们怀揣着梦想来到新闻学院,并带着收货度过了在新闻学院的时光。不管我们最终是否天各一方,在新闻学院的几年都将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希望各位学长学姐、学弟学妹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最后,我代表全体老清新们,真诚的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清新大家庭。谢谢大家!

图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年开学典礼新生代表发言

杨鹏成:清新,我们的家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新闻与传播学院六字班新生杨鹏成,很荣幸能在这里作为新生代表发言。今年的开学典礼与教师节是同一天,在这个非常有意义的时刻,首先让我们用掌声向学院的各位老师表达最真挚的问候:新闻6全体都有!老师们节日快乐!还有让我们向陆导和婉婷姐,以及默默付出的学长学姐们表达最真挚的感谢!是他们的细心呵护让还是新生的我们产生了一种对学院的归属感,学院就是我们的新家,大家都是彼此的亲人。

当刚跨入清华园的大门时,我意气风发,同时内心也有一点忐忑:进入清华、选择新闻与传播,是对寒窗十二年最好的答复么?做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我知道在清华将会有多大的压力,也知道选择新闻未来在社会上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但正如我们院衫上写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有"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豪气。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祖国的未来要靠我们,家国重任不能推脱。

进入清华园已经二十多天,从最开始的报道到如今开学典礼,学院组织的各种活动我都记忆犹新,开学前的紧张和自卑感很快被学院亲切暖心的氛围消除,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克服。班主任张莉老师的谆谆教导、陆导无微不至的照顾、胡钰教授耐人寻味的党课、学长学姐们组织的活泼有趣的团队训练营等等,让我们在不知不觉间加深了同学间彼此的友谊,增强了集体意识。

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内涵,逐渐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军训结束,新的生活拉开帷幕,在此我有两句话与大家共勉。第一是开学典礼上唐诗童学姐提出的"不要怕",不要怕孤单,不要怕挑战,不要怕尝试新的事物,不要怕选择,人生之路就在自己脚下,迈开步子就是前进。第二是"不言悔",说出"后悔了"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选择了,就要接受因选择带来的结果;行动了,就要全力付出即使毫无成果;唯有这样我们才没有虚度光阴,无愧于心。

最后,希望我们在这个大家庭里幸福的生活,起于自强不息,止于厚德载物,找准方向,活出自我,在青春季绽放最美丽的年华!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3、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年开学典礼研究生新生代表发言

胥佳:青春相伴 携手前行

各位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胥佳,是国际新闻的研一新生。今天能够作为新生代表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我特别地受宠若惊。在过去的两周里,我觉得自己非常渺小。清新大家庭于我而言曾是一个不断追逐的灯塔,如今能够来到这里,和优秀的老师同学们对话、学习,真的是一件无比幸运和荣耀的事情。虽然来到清新不过两周,我已经感受到了清新赋予我的活力与定力。

清新是一个充满活力、点燃梦想的地方。学术教育期间,学院的学术大牛、业界翘楚和我们面对面交流,他们的思想、观点,让我耳目一新,我感觉浑身似乎有用不完的洪荒之力,急切地想去学习、交流、体验、表达。前几天选导师时,我和几位老师聊了聊,对于我的困惑,他们耐心地鼓励我,告诉我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要压抑天性,要勇敢地追随自己的志趣。

在清新我还认识了许多学长学姐和同学,发现她们很早就开始思考研究生阶段如何接力自己的人生,并将梦想化解、落实到每一本书、每一篇论文、每一次实习实践或是和同学师长的每次谈话中,他们有的投身学术,潜心读书,钟情于理论研究;有的渴望走进业界,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带来改变。正向的朋辈激励会让我们在清新携手前行。

清新也是一个需要定力的地方。我想"定力"有两层意思。一方面,定力指的是潜心学术的专心和严谨治学的态度。能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读书,也是一件需要坚持和恒心的事。在和清华国新学长的交流中,我得知他们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文社科知识体系,一同制定书单、交流感想;举办学院读书会,邀请学界业界大咖分享经历,将严谨的学术之风传递给更多的人。

我很庆幸能在研究生开学前,听到许多老师、学长学姐的叮嘱和忠告,那就是研究生阶段要拓宽学术视野,持之以恒地探索未知。无论我们未来是否从事学术研究,多读书都能够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和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定力"的另一层含义是清华行胜于言的作风和清华新闻人踏实、严谨、独立的精神品格。清新的魅力不仅在于他充满活力、紧跟时代,更在于它崇高的学术传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于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追求真理的勇气。

当年,范敬宜先生深入农村实践,用好文章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他曾是"时代前进的‘击鼓手’,留下了铿锵的鼓声"。范敬宜先生曾说过,"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曾著诗,"平生愿,唯报国,征途远,肩宁息?"如今,钟灵毓秀的清华园、古朴的宏盟楼、优秀的老师们都不断警醒着我们:少一些追逐潮流的急功近利,多一些挥洒激扬的智性渴求。

从今天起,清新于我不再是一个遥远追随的灯塔,而是一个朝夕相处、青春相伴的大家庭,希望我们能够从这里一同出发,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