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汉振陆挺 陆汉振:紧追时代步伐
国庆50周年前夕,在上海浦东国际会议中心,美国时代华纳集团主办召开了第五届全球《财富》论坛。世界500强企业及跨国公司的经济巨头聚集一堂,共同探讨“中国———未来五十年”的议题。在被邀请的为数不多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中,中国金轮集团董事长陆汉振是其中的一位。
说起金轮集团业内的人都知道,其主导产品,用于车胎的锦纶帘子布,产量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仅仅十几年时间,从筹集2500元到如今拥有30亿资产,陆汉振被人称作“商界飞人”、“传奇人物”。他的发展眼光和前瞻性思维使他成为紧追时代步伐的人。
我们不妨从陆汉振从商的旅途中,去寻找一下他成功的要素。在他十几岁的时候,是从编织草袋、制作爆米花的手工劳动中开始经商生涯的。加工爆米花,只需要一个小炭炉和一个炮弹似的圆铁筒,七十年代,以此为生者遍布南北,没有人像陆汉振一样,对这个简单的谋生工具动起了脑筋,于是陆汉振的爆米花筒成了最大的一个,这个超大的爆米花筒给他带来超出常规的收入,他成了村里首个拥有自行车的人。
小小的成功之后,陆汉振已不满足于靠简单的手工劳动方式谋生,他卖掉了自行车,挨家挨户地借钱,凑齐了2500元,在一间摇摇欲坠的破房里,成立了慈溪宗汉改性塑料厂。
八十年代末,凭着一条简单确凿的信息———帘子布市场紧缺,中国市场供货有40%的缺口,陆汉振决定投资250万元开办一家年产2000吨的帘子布厂,创业初期的资本除了一部分是塑料厂的盈利外,大部分还是四处借贷拼凑起来的,依靠敏锐的市场感觉和江浙人特有的踏实勤勉、精打细算,他用常人无法想象的速度投建了锦纶一厂、二厂、三厂,九十年代初三个锦纶厂的产值达到2.
6亿元,利润3400多万元,按照常规速度,锦纶二厂和锦纶三厂的建设工期分别需要3年和5年,但在金轮只用了9个月和11个月,这种超常的发展速度在金轮维持了将近10年的时间,目前集团拥有自己的发电厂,摩托车厂,信用社,职业大学,员工1.
3万多名,1999年创产值16.2亿元。
当20世纪进入最后10年的时候,慈溪人的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城边的小村落,他们无不惊讶的发现,庙山村100多户村民个个住上了排列整齐、气势不凡的琉璃瓦楼房,而在村落的周围,几乎眨眼之间崛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城,每天有上万名工人穿梭其间。奇迹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而缔造奇迹的人就是陆汉振。他为这个亲手创建、占地面积达到1500亩、总资产30多亿元的工业城起了一个名字:金轮。
慈溪人为古城悠久文化骄傲的同时,应该欣幸拥有了一位商业巨子。
陆汉振的目标远不只是超过几家大型国企,他又投入1500万元巨资,引进了国际上刚开始风行的EPR财务资源管理系统,在这种系统世界500强企业中,也只有300多家开始采用,陆汉振希望借助这个管理系统的启动,实现更加严格规范的成本管理,同时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管理技术,更快速地融入国际社会。
与陆汉振聊天的时候,他似乎不太愿意多谈如何做生意,更愿意谈如何做人。在生意场上,他是个有胆有识的果断人,但与人交往,他却十分朴素谦和,毫无盛气凌人。
他对庄子的哲学很有研究,比如说人生的不同时期,他警醒自己的座右铭也不同,依次分别是“吃亏是福”、“难得糊涂”、“聪明 愚笨”,这种时候,金钱对他来说似乎是一个很遥远的、毫不相干的身外之物,他只对生活里深奥、玄妙的道理感兴趣,这也许就是他一直保持敏锐感觉、清醒头脑的秘诀所在。
举个例子,金轮集团过去几年中,回馈给乡亲、给社会的帮助很多,为社会捐献的善款累计超过5000多万元,也许很多人会由衷称赞陆汉振是难得的好人,而他本人却明确表示无法背负这样的美名。
但另一方面,他希望所有的员工守信、重情、讲义、修德,正如他用这些标准要求自己一样,“诚实劳动,效忠企业”是金轮员工进厂时就要开始遵守的做事准则,“以人为本,以德为魂”则是金轮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陆汉振希望金轮集团面对国际社会时,首先展示的仍然是诚实、守信、讲道德的企业人。
金轮城里,聚集了一大批精英。陆汉振念念不忘的是人才及员工的素质,所以他在集团内建立了职业大学,对来自不同省份的近万名员工,进行各种程度不同的技术培训,几年来,200多人到中国纺织大学、浙江大学深造,多所著名高等学府的专家、学者、教授定期或不定期来这所学校讲学。
记者在金轮集团现场采访时,正碰上了中国企业管理专家潘承烈,这位满头白发的学者,与金轮集团保持了常年交往,他认为陆汉振的人本理念,既有哲理性,又具实用性,很值得当今中国企业界研究。
很多慈溪人看到了规模宏大的金轮城,他们也许不知道下个世纪陆汉振将走出金轮城,走向城外更高远的世界,会不会那时候欣幸的不仅仅是慈溪人,还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全中国人。让大家充满希望地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