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彪教授 刘大生教授:从“钱学森之问”到“刘志彪遗憾”

2018-01-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虽然原创性不足,但中国学界和中国社会趋新趋时的积习一点也没改变,新名词层出不穷.当然有些新名词还是有实际意义的,比如近来出现的"钱学森之问"

虽然原创性不足,但中国学界和中国社会趋新趋时的积习一点也没改变,新名词层出不穷。当然有些新名词还是有实际意义的,比如近来出现的“钱学森之问”和“刘志彪遗憾”。 “钱学森之问”是媒体炒出来的,新闻界的朋友觉得中国的教育体制出了什么问题,正好钱老逝世之前也提到过这方面内容,于是就整出个“钱学森之问”:为什么“解放后”,我们的教育没有培养出大师?而所谓“刘志彪遗憾”,与此意思相近:就是学界有人已经成为教授、博导,却遗憾没有传世之作。

也就是说,成不了大师。

与“钱学森之问”属于新闻界集体智慧的结晶不同,“刘志彪遗憾”是刘大生一个人归纳出来的。为了保证原汁原味,我引用大生原文如下:“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先生多年前曾在《新华日报》发表文章,畅谈自己的学术人生。文章大意是:已经当上经济学院的院长了,已经是博士生导师了,已经出版过十多种著作了,已经发表过一百多篇论文了,已经很辉煌了,但是,遗憾的是,尚没有能够体现自己学术思想、可以传世的作品问世。

刘大生将刘志彪先生的这一表白归纳为刘志彪遗憾。”

刘大生为什么要归纳,又是在什么地方归纳这个“刘志彪遗憾”的呢?原来是为了给自己的家教班招生,在一则招生启事中归纳的。大生先生的招生对象就是刘志彪这样的博导,涵盖物理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法律学等五个专业,每个专业招生一人,每人可以带自己的博士生旁听,这样可以开一个十来人的小家教班。刘志彪们经过大生先生的教导培训,就可以写出传世之作,成为大师。

这一来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所谓“钱学森之问”是个伪命题。“解放后”出不了大师,根本不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出了什么问题,完全是刘志彪们自己不争气!现在好了,不用在体制上着力,只须刘大生开讲,每期可出五个大师。大生先生取得成功经验之后,自然还有第二期、第三期乃至第N期大师培训班。

大师们(即原刘志彪们)取得成功经验之后,也会现身说法,把成功传播、传染开去。于是华夏大地,大师辈出,灿若群星,照耀人类。大生先生贡献之大,可谓钜矣!

这里,我们可以告慰钱学森先生的在天之灵,您安息吧!你所牵挂的问题已经解决。过去,有“出不了大师”的问题,根源在于没有找到刘大生。今天,中国出了个刘大生,不用搞劳什子教育改革或别的什么体制改革,凭大生一人之力,出大师已经不是问题!

“钱学森之问”,是启发我们反思体制,而刘大生归纳“刘志彪遗憾”,告诉我们出不出大师与体制关系不大,而是刘志彪们没有进大生先生的博导家教班而已。从“钱学森之问”到“刘志彪遗憾”,体制反思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就这么消解了。竭力维护现有体制的既得利益们应该重新认识刘大生,给从没有官方项目和官方奖励的大生先生颁发一枚大大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