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创下收视神话(附图)

2017-09-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是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推出的系列生活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创下了40%的收视神话,在珠江台的每周收视排行榜上,从来都是N

-这是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推出的系列生活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创下了40%的收视神话,在珠江台的每周收视排行榜上,从来都是No.1,每周一至五黄金时段安排的连续剧,只有紧跟其后的命。今年4月,《外》剧第二部正式开拍,并于5月19日珠江频道黄金时间正式与观众见面。

-在接受采访时,该剧总导演,同时也是《万花筒》等剧集的总导演陆晓光告诉记者,当初《外》剧第一部只计划生产60集,如果收视不好,将立即“转产”。但由于播出后大“火”,第一单元就制作了280集,创造了收视神话,也为台里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经过短暂的休息“充电”、调整提高之后,今年4月,《外》剧第二部正式开拍,就是希望这部戏能在量的积累之后取得质的飞跃,把岭南特色的生活短剧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给观众更大的惊喜!(杨彬彬骆仪)

《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一部播了280集,有些人物关系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以后难以继续,在第二部里会有新的人物关系。首先,老大阿光生了儿子,围绕这个婴儿,用了10集讲述“生子苦乐经”、“育儿古怪事”,溶入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事趣事;其次,老三阿耀的妻子刘涛的扮演者在北京参加琼瑶的新剧,所以让剧中的刘涛去了日本留学,两人友好离婚,阿耀在第二部前期戏份会减少,但后来会有新的对象发展,引入新的人物关系;第三,老四阿祖和戴安娜结婚,把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碰撞从恋人交往引入家庭的夫妻、婆媳关系中,矛盾激化;第四,康家邻居祝师奶的家出租,住入四户房客,有从北方来广东工作的白领和模特、“包二奶”非法同居的以及餐厅女工阿娇,作为康家以外的部分,引入了很多新人新事,扩展剧情的空间和容量,阿耀和模特也会有新的发展。

如果说《外来媳妇本地郎》第一部是轻喜剧的话,那么第二部就是完全的喜剧,第二部整体都是以喜剧视角创作的。因为观众看了第一部,对第二部会有更高的期待,所以第二部的构思更加巧妙和大胆,提炼了生活中的许多搞笑趣事加以强化和浓缩,以吸引观众。

不过该剧总导演陆晓光表示,艺术来源于生活,虽然有适度的艺术夸张,但归根到底是为了达到某种观赏效果,而并不会过于夸张和脱离生活。比如说第二部,戴安娜也想融入这个大家庭,想了解中国人的家庭关系和性格,所以我们安排她看《红楼梦》,从中学习《红楼梦》里面的人物性格,引发了一连串搞笑事。所以相比于第一部的生活化,第二部更加喜剧化,情节构思也会更精彩。

与第一部相比,第二部人物的基本性格其实并没有大的变化,因为康家的每个人,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各个层次各种性格,主要是人物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例如阿宗开了茶餐厅,形成康家对外的窗口,引入很多外来人员;另外,天庥慢慢长大,孩子的戏份会增多,在孩子顽皮捣蛋又怕“失宠”的心态方面深入挖掘,能够吸引更多儿童观众;老人方面,安排了康伯康婶的老人院风波。

老人和孩子都是社会的重要群体,所以反映他们生活的这两部分都必不可少。

具体到康家四兄弟的性格,还是有点差别的,老大阿光在工厂打工,比较老实;老二阿宗做生意,比较狡猾;老三在办公室,比较中规中矩;老四是大学毕业,又受戴安娜影响,思想比较开放活跃。四兄弟的性格在第二部中会有比第一部更加深入的刻画。

今年社会上有很多热点,作为反映老百姓生活的系列短剧,紧扣热点必不可少。最大的热点是世界杯。这次剧组特别邀请了原国家队主力队员,广东球迷都非常熟悉的赵达裕参与表演,在剧中他一人扮演两个角色,一正一邪,其中有冲突、有误会,非常有趣。

另外还有财产公证,由具西方观念的戴安娜引入到了康家,在康家这个具有浓郁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大家庭引起了激烈碰撞。此外第二部里还引人注目地出现了“出租屋”的情节,这是当前广州的一大热点社会问题,出租屋暂时解决了外来人口的住房,但因此而引起的各种社会治安、生活习惯碰撞问题一直层出不穷,媒体上也经常有深入报道,这个问题第二部里会有所体现。

总导演陆晓光告诉记者,安排“出租屋”其实同时也是打开一个缺口,引入新的人物关系,具体到每一集戏,还会根据社会热点随时引入新的话题,不断变化更新。

阿宗、阿祖、香兰、戴安娜……相信每一个广东观众对这些人名都会耳熟能详。《外》剧第二部基本召回了第一部的原班人马,继续演绎康家的酸甜苦辣生活事。即将开播前夕,记者与该剧几位主演聊起了参演这部黄金剧集的经历和感受,向他们了解了“岭南短剧”从默默无闻到如今大红大紫的经历,了解了拍摄幕后的故事。

郭昶(饰康祈宗):演情景短剧驾轻就熟

当年在《万花筒》里,我就扮演了娇妈的儿子阿炳,可以说是最早参与了“岭南短剧”创作的演员。从风格和剧本结构来说,《万花筒》和《外来媳妇本地郎》其实是差不多的。因为演过《万花筒》,对情景短剧的风格已经很熟悉,所以并不觉得这个角色难度大。

因为阿宗在《外来》里的地位重要,所以为这个角色花的心思更多,投入更多。阿宗这个人物跟我本身的性格不一样,但也有共通的东西,可以说一半是我,一半不是我。具体到拍戏的时候,已经不完全是演戏,而是会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很多剧本里没有的发挥,对对方的要求也更高,表情和对白都会有我自己的特色。

其实我不赞成把现在的这部叫第二部,也许叫续集更合适,因为从风格到人物性格都没有改变,尤其是人物性格,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阿宗还是那个阿宗。以前播第一部的时候给观众留下了好印象,而同样是室内短剧的《柴米新人类》反响不是很好,所以观众对第二部有很大的期待。以后接下来的收视怎么样,就看剧本和演员的发挥了。

丁玲(饰常香兰):和香兰一起成熟

香兰是一个很传统的女性,是顾家,贤惠,老实的打工妹,也是很适合做老婆的女人。虽然这是一出喜剧,但香兰的性格并不轻松,也不好玩,她其实很老实,用粤语说就是有点“戆居”,把握了这点才能演好香兰。在第二部里,香兰有了孩子,成了一个完整的女人,会有很多新的感觉,围绕香兰的“产后抑郁症”和养育孩子引发了很多矛盾。香兰的性格更成熟了,而我演起来也更加顺手,我也跟着香兰成熟了。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喜剧,也是第一次演情景短剧,跟大家一起合作,学到了很多东西。这种形式的剧集,可以随时吸收社会上的东西,随时编写剧本,拍起来很轻松,百姓看起来也轻松。百姓身边有趣的事情不断发生,我们也可以不断地演下去。第一部拍了280集,第二部还不知道会拍多少集,只要观众喜欢看,我们就会继续。

徐光琪(饰康祈祖):就像在演自己

阿祖大学毕业,在一家中外合资公司工作,文化层次比较高,性格却有点玩世不恭,观念开放,思想活跃,属于康家的“新人类”。但这种性格其实不是受戴安娜影响造成的,而是他本性如此。在他和戴安娜拍拖的时候,两人就“互不干涉内政”,互相给对方很大的个人空间,即使结了婚,他的心态也没有太大变化,还没有安定下来、形成家庭观念。但是,将来他还是会变得懂事一点的,用粤语来说就是开始“生性”了,毕竟,已经是结了婚的人了。

因为自己也是年轻人,所以拍摄的时候很快可以投入其中,把握角色,基本上就是在演自己。

赵达裕(扮演赵达裕、赵大宇):找感觉真不容易

为了给中国队加油,《外来媳妇本地郎2》专门写了4集《我和足球有个约会》,这段戏里有两个角色,一个是足球名宿赵达裕,另一个则是模样和他很像的赵大宇。赵大宇是个卖鱼蛋的球迷,被狂热的足球迷误认作了足球名将赵达裕,由此引出了一出真真假假的闹剧。而出演这两个一正一邪角色的正是前国家队队员,著名中锋,人称“矮脚虎”的赵达裕本人!我们听听他对第一次“触电”的感受。

戏里的赵达裕跟真实的赵达裕基本上一样,在戏里也办起了足球学校。演“真”的赵达裕很自然很轻松,就是表现自己。至于另一个“反派角色”赵大宇,开始的时候表演有难度,现在慢慢揣摩就好了。赵大宇其实也有他的可爱之处,开始的时候是装假,后来机缘巧合,就触发了他借机“逼”赵达裕出来见他、希望说服其投资办足球学校、让乡下孩子练球接受训练的想法。

他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他为了办足球学校想方设法、用尽心思,联系到自己以前想办足球俱乐部的愿望,其实也可以找到自己————真实的赵达裕————的影子,这样,真假两个“赵达裕”就有了共通性,自己演起来就找到了感觉。

第二部里扮演天庥的是四年级学生李俊毅,越秀区少年宫话剧团的演员,年级小小已经验多多,参加过很多广告和话剧的演出,一点也不怯场。因为要上课,所以他放学以后才赶过来剧场吃饭,吃完饭马上开工。长得白白胖胖的李俊毅胃口很好,一会儿就把盒饭吃光了,大家开玩笑说,小心变成郑则士!他一脸迷惑,郑则士是谁啊?什么食神啊?

阿祖是康家的“新新人类”,扮演阿祖的徐光琪生活中也是毛手毛脚。拍《我和足球有个约会》时,有个阿祖切西瓜的动作,为了切得干净利落,一刀下去,瓜开了,手指也破了一大块皮,血流不止。阿婵看到这一幕,马上就两腿发软,头皮发麻了。

剧组工作人员赶紧把小徐送到医务室包扎,至今伤还没有完全恢复呢!

演员讲台词有时会出错,但如果他们意识到出错了,导演又不叫停,就得一直演下去,由演员想办法自圆其说,这在粤语里叫做“兜翻转头”。不过“兜翻转头”有时候也能考验演员的急智,收到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比如要说“阿祖个衰仔”,错说成“阿宗个衰仔”,就可以用“仲有阿祖啊”来“兜翻转头”。

最近剧组里总能见到一个挺着不大不小肚子的“鬼妹”,原来是扮演康家四媳妇的郝莲露有孕在身。为了拍摄时不至“穿帮”,工作人员和她自己可费劲了,后来想出来一个主意:“正面抱、侧面挡”,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包不离身,你别说,还真把观众的视线给蒙过去了。不过郝莲露本人倒不觉得辛苦,她开玩笑说:BB没出世就和妈妈一起拍戏,没准将来还是个大明星呢!

-相关链接“室内情景剧”之南北大比拼

“岭南”短剧最早从《万花筒》开始,那是全国最早的情景短剧,是向香港学习的,《我爱我家》要晚很多。《外来媳妇本地郎》的基本制作班子就是当年拍摄《万花筒》的原班人马。现在的多机拍摄、节奏处理、喜剧风格也都继承了《万花筒》的传统。除了吸引百姓关注的生活故事和个性鲜明的人物,设置曲折的“桥段”、生动“鬼马”的语言、略显夸张的表演和教化融于娱乐,都是《本地郎》吸引观众、收视大涨的制胜法宝。

南北情景喜剧比较,除了剧中表现出来的地域习惯差异以外,还有更深层的差异。同样是喜剧,《我爱我家》是幽默,黑色幽默,尤其是政治幽默,比如说文化大革命。广东人对政治的关心远比北方人要淡,更关心生活实际。而幽默也需要对背景的了解,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回味。

所以《外来》不是幽默,而是搞笑,更注重从动作和生活小事中表现搞笑,即时性强,拍摄注重视觉形象,大段对话不要太多,加强动作效果。这样的区别是由观众口味决定的。

广东观众看惯香港的动作片,对动作的兴趣比对话更大,而且《外来》对观众的定位不是知识分子,而是中下层百姓,在农村拥有广大观众。这是《外来》自己走出的一条不同于北方短剧的路:学习香港短剧,对北方短剧也有借鉴。

此外从内容来讲,《外来》也有更大包容性,不但有南北交流,也有中西差异碰撞,演员使用各种语言各种口音,所以采用在播放的时候加字幕的形式保留原汁原味。(本报记者杨彬彬实习生骆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