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英翻唱 豫剧名家张宝英首唱陈派“羞答答”及其他
上周日,梨园春推出了新播出季——非遗心体验,用以向即将到来的文化遗产日致敬,也算是作为一档戏曲栏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尊重的态度。
戏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个人比较喜欢戏曲,常听的便有豫剧、曲剧、京剧、大平调、昆曲、黄梅戏等多个剧种,它们都以各自不同的神韵滋养着一方水土百姓。我知道此次"非遗心体验"已经全部录制完成了,但真心希望梨园春栏目能够在以后的时间里可以宣传下偶的家乡戏——浚县大平调。
李德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玉琴是省级传承人,都很不容易,后继乏力啊。
拐回来说正题,上周栏目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崔派大青衣张宝英老师倾情演唱了陈派名剧《春秋配》"羞答答"选段。这是当年豫剧皇后陈素真大师最响亮的一出剧目了,曾创造了"户户羞答答"艺术气象。
张宝英老师能够在公开场合跨流派演唱陈派名剧,这本身就是很值得点赞的一件事情。崔派早已融入了张宝英老师的血液中,她也无疑成为继乃师之后又一位标杆性的崔派人物。她的《桃花庵》、《卖苗郎》、《寻儿记》、《秦香莲后传》等都百听不厌。
但其实在张宝英老师拜师崔兰田的前十几年间,张宝英甚少公开演出崔派名剧,这大约与崔老的教学方式有关,她认为新人应该广收博取,多吸收他家之长,如果一开始便学自己,很容易让局限了新人的潜能和资质,提倡新人应"演配角,打基础;演新戏,锻炼人"的培养思想。
正是有这样远见卓识的老师,张宝英有了更广阔的舞台历练机会,并向秦腔、京剧、歌剧、越剧等剧种学习,其中向秦腔名家马兰鱼学习的《游西湖》,崔兰田大师亲自为其设计唱腔,易名《红梅记》,唱响菊坛,成为张宝英的开山之作,并被中国唱片灌制唱片,这也是张宝英老师的第一张个人唱片。
安阳市艺术研究所所长杨奇先生,于1986年张宝英在洛阳演出此剧时所拍。
1962年,亦是在老师的推荐下,张宝英推开了已被化为右派的、在邯郸劳改的豫剧大师陈素真的小门。看着"田妹"的大弟子前来学艺,陈素真大师心中无限激动,热泪满眼。她拉起张宝英转进屋来,把门关得严严实实的,就在那间小屋里比划起来,舞动的水袖扇得墙上的宣传画哗哗作响,那幽咽婉转的陈腔也震撼着张宝英的心灵。
这便是张宝英老师学习《宇宙锋》的情形,亦是其与陈派的第一个交集。至今,每当看到《宇宙锋》三个字,张宝英依然眼神中流露出虔诚地崇敬和深切的思念。
《崔兰田传》作者、安阳市艺术研究所所长杨奇有句话说得很好,"豫剧皇后陈素真教给张宝英的不仅仅是一出《宇宙锋》,而是一种精神,一位艺术家身处逆境时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深刻地激励着张宝英,并成为她个人精神中的一部分"。
学成归来的张宝英并未很快将这出戏拿出来演出,而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打磨,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后期,张宝英一度将这出戏作为自己的代表性剧目演出过。网上有其1986年在洛阳地区演出全本《宇宙锋》的一张照片,虽然是合成的照片,但陈派的水袖和哀怨伤神的眼神,凤冠下的迷离,都足见张宝英老师对此剧的把握醇熟。
1987年,应陕西省戏剧家协会邀请,在西安举办个人折子戏专场,演出了《桃花庵·盘姑》、《宇宙锋·装疯》、《秦香莲后传·哭庙》,陕西省剧协为其举办座谈会,称赞她"不愧为继五大名旦之后出类拔萃的演员"。
同年6月8日,在广和剧场举办个人折子戏专场演出,演出了《桃花庵·搜庵·盘姑》、《秦香莲后传·哭庙》和《宇宙锋·装疯》。
可惜的是,张宝英老师的《宇宙锋》没有音像资料流传下来,堪称遗憾。
而今已是七十五岁高龄的张宝英老师能够再次站在梨园春的舞台上演唱陈素真大师的代表作《春秋配》,这是对大师的一种致敬。虽然从张老师的唱腔中不难听出崔派的韵味,但可以看出她是在用心演唱一个哀婉的姜秋莲。这是一个令人温馨的一幕。当然整台节目都透着温馨,这是非遗应该有的本色,也多些栏目组的别出心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