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喜照片 从当年日本仅凭“王进喜”的一张照片就能估算我们大庆的采油量说起
从报道中得知“大庆”诞生 50年代末60年代初,日本商人就对我国的石油生产情况十分关心,为 此进行了大量的情报活动。他们尤其关注中国的新油田———大庆油田的生产情况,但一时得不到大 庆油田的确切情报。1964年4月20日,某报发表了该报记者写的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日商 从中获悉我国又有一个新的大油田,名字叫大庆,他们立即把这一情报输入计算机,并判断既然中国 的国家报纸都报道此事,说明“中国的大庆油田,确有其事”。
但是,大庆油田究竟在什么地点,这 在当时是秘而不宣的,日本人还没有材料,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他们只好继续进行情报收集活动。 这篇通讯附有一张“铁人”王进喜等5名先进工人的合影照片,照片的文字说明是:“大庆油田建设 初期的五面红旗”。
日商根据这张照片中王进喜等人穿的大棉袄和戴的棉帽断定,大庆油田不会在南 方,是在冬季气温为零下三十度的东北地区。 分析照片判断油田地点 这篇通讯另有一张照 片,画面为一列列并排的原油罐车正整装待发。
照片的文字说明是:“大庆油田的原油装车待运。” 为了进一步调查证实,日本商人进行了很多的调查研究。他们当然到不了大庆,因为当时的大庆尚未 向外国人开放。
但是,日商可以到北京。后来到北京的日商乘火车时发现,那张照片中的原油罐车上 有一层很厚的尘土。在北京火车站,日商从停着的一辆辆满载石油的油罐车上取下一层尘土,作为样 品拿回国去化验。从尘土的颜色和厚度来看,证实了他们的判断:“大庆油田大致在哈尔滨与齐齐哈 尔之间。
” 1966年7月的某画报上,刊登了一幅“铁人”王进喜的照片,只见他头戴大皮帽,身 穿大皮袄,背景是冰天雪地。日商根据他这身服装,再次证实了大庆油田肯定在东北北部。
分析 “铁人”言行推算产量 1966年10月某杂志的第76页上,有一篇歌颂大庆人的通讯,其中在介绍王 进喜的事迹时,有这么一段:王进喜一进马家窑,望着一片荒原,兴奋地说:“好大的油海!
这一下 可以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了!”这段报道和这句豪言壮语给日商提供了两份情报: 一、大庆油田在马家窑;二、这是一个产量非常高的油田,产油量高到足以改变中国石油工业落后的 面貌,打破外国对中国的经济封锁。
日商于是从伪满的军用地图上查到“马家窑”是位于黑龙江省海 伦县东南的一个小村,并在马家窑附近查到一个火车站,叫安达车站,马家窑就在北安铁路上这个小 车站东边10多里处。
日商因此判断:“最早钻井是在安达东北的北安附近下手的。” 于是,日商 终于查明了大庆油田的地理位置:马家窑位于大庆油田的北端,即北起海伦县的庆安,西南穿过哈尔 滨与齐齐哈尔铁路的附近,包括公主峰西南的大来,南北400公里的范围,统统称为大庆油田。
地理位置确定后,日商开始分析大庆油田的开采时间。他们对王进喜的事迹报道作了进一步分析,并 决定跟踪王进喜的行踪,以便从中找出大庆油田的开采时间。 从“铁人”行踪得知开采时间 有关报刊报道:“王进喜是甘肃玉门人,是玉门油矿工人,1938年在玉门油矿当徒工,解放后任钻井 队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9月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国庆活动,并于1959年10月1 日出席全国群英会,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观礼台。
”以后王进喜的经历就不见报道了。日商推断:被群 众誉为“铁人”的王进喜是在1959年10月以后参加大庆油田大会战的,所以保密。他们推断,大庆油 田的开采时间大概在这段时间。
1964年4月20日,某报发表的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一文中 说:“40来岁的王进喜是在1960年3月奉调前往大庆的。1960年3月他在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率领钻 井队从玉门到大庆,克服重重困难,在大荒原上竖起了第一座井架,并打出第一口喷油井。
”日商又 找到1964年4月25日的中国报纸,从通讯《永不卷刃的尖刀———记大庆油田的一二○五钻井队》中 知道: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是在1960年春天开钻的。
日商判断:大庆油田1959年就探明了,是 为了向国庆十周年这一大庆献礼而命名的。事实正跟日商判断的相差无几:1959年9月26日,我国一 支石油勘探队在松辽油田的荒原探明地下藏有开采价值的原油,而且储油量非常高。
于是,我国就决 定在这里开发油田,这是一个特大型油田。有趣的是,勘探队最初探明原油并挖出第一口井的地方正 好跨两个镇,而这两个镇名称的头一个字分别是“大”字和“庆”字,勘探队就将这个油田拟名为 “大庆”上报黑龙江省委。
当时的黑龙江省长说,1959年正好是我国建国十周年这一大庆的日子,为 了纪念我国国庆十周年,就把这个油田叫大庆油田吧。大庆油田因此而得名。
从烟囱内径匡算炼 油规模 大庆油田建设初期的炼油规模及年产油量是这样让日商摸清的:1966年7月的某画报发表 了一张大庆炼油厂的照片,照片中有一个炼油厂的烟囱,日商就是通过这张照片匡算出大庆炼油厂的 炼油规模的,其匡算的方法是:这张照片画面上的大庆炼油厂烟囱旁边有一道扶手栏杆,他们分析出 扶手栏杆一般高度为一米多点,以扶手栏杆和烟囱的直径相比,得知烟囱内径是5米。
因此日商推断 该炼油厂的加工能力为每日900千升。
如果以残留油为原油的 30%计算,原油加工能力为每日300 千升,一年以330个工作日计算,年产量为100万千升。而当时大庆油田已有820个井出油,年产量是 360万吨,日商估计到1971年大庆油田的年产油量将有1200万吨,以后最多年产油量可高达5000万吨 (注:事实上,2000年大庆油田年产油量就是5500万吨)。
准确的情报分析使日方获得商机 根据这个油田出油能力与炼油厂规模,日商推断:中国将在最近几年必然感到炼油设备不足,买日本 的轻油裂解设备是完全可能的,所要买的设备得满足每日炼油1万千升的需要。
中国当时的产油能力 远远超过炼油能力,要解决这个矛盾有两方案:一是出口原油;二是进口炼油设备。
日本资源贫乏, 十分紧缺原油,正愁找不到原油,而一衣带水的中国生产原油过剩,正好可以出口到日本。日本工业 发达,产品急需寻找市场,有人要买其炼油设备,那是最好不过的事。
于是,日本很快就派出两 个代表团到中国进行经济贸易,一个是谈判购买我国原油的经贸代表团,另一个是向我国出口炼油设 备的经贸代表团。不出所料,洽谈一举成功,日本从而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摘自《文汇报》 以上是摘自百度。
那么现在有很多军迷在晒我们的军备,当然不是在阅兵时。如沈飞试飞的歼20等等,难道我们忘记了 当年的教训了吗,现在又有军迷在晒我们正在制造的航母,我个人觉得应该吸取一些教训了,别显示 了自己,损害了国家。当然,我这是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