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凭什么一直透支观众的信任?
《还珠格格》播20年了还能拿到收视冠军,某些国产剧,你们能不能清醒一点!
曾几何时,《还珠格格》是寒暑假的标配,20年来这一地位无人能敌。
前一阵,湖南台又重播了《还珠格格》,不仅收视夺冠,还催生了“令妃 心机girl”的热搜话题。
消息一出,好多人又开始感怀岁月如梭,青春流逝,唯有经典不灭。
别说《还珠格格》了,像这样的评论少说都有10年历史了吧。
看到重播消息,“五阿哥”苏有朋发了一条微博,调侃自己:“听说最近又被打回原型了?”
苏导也累了。
他的内心OS大概就是:我累死累活地拍了两部电影,好不容易让人记住了我是导演苏有朋,《还珠格格》重播,一切归零。
都20年了,《还珠格格》还能继续播,还能收拾夺冠,也算是一大奇闻了。
橘子君觉得这背后的原因有三:
其一,《还珠格格》本身质量过硬,这是无可厚非的。
其二,受移动互联网的冲击,网生代的年轻人已经很少看电视了,电视观众的年龄层愈发后移,所以促成《还珠格格》收视夺冠的,可能一直都是同一拨人,只不过是大家老了。
其三,国产电视剧的水平飘忽不定,很难再出经典。
橘子君私以为,在这20年间,荧幕上也有不少优质国产剧。
但是为什么就没有一部剧能替代《还珠格格》在观众心中的地位呢?
仔细想想,问题的根源或许在于国产剧的质量过于参差不齐。
好的特好,烂的太多,前者刚刚建立起的群众基础,又被后者透支干净了。
说到底,观众都是同一批观众,他们会用同一套评价体系,来审视国产剧的质量。
短板效应,大家都熟悉吧。
观众的潜意识里对国产剧的印象,被烂剧侵蚀得太严重了。
一部好剧后面跟着十部烂剧,观众再理智也经不起这般阵仗吧?
这些年,国产烂剧到底是怎么把观众的信任透支完的?
1.剧情注水太严重:裹脚布都没有这么臭这么长
明明20集就能讲好的故事,非得抻成40集播;
明明说一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非得折腾3集才罢休;
明明几个镜头就能解释清楚的场景,一来二去拍个百八十遍才算过瘾。
举个例子,情感大剧《何以笙箫默》,一共36集,其实算有良心的。
标榜“高度还原”的《何以笙箫默》,原著只有10万字,剧本洋洋洒扩充至40万字。
操刀改编的,正是原作者顾漫,她在采访中说:“我进一步拓展、深入了人物的性格,想呈现给大家更全面的何以琛和赵默笙。”
但是从原著粉到普通观众,似乎都不买账。
为了撑足36集,《何以笙箫默》动不动就陷入回忆,没有旁白,只有配乐,单拎出来看就是MV。
这种操作,偶尔用一用是剧情需要,用得多了就难逃注水之嫌了。
总闪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给新人加戏。
导演刘俊杰在采访中表示,男主角的小院戏拍了两个版本,一个是唐嫣和钟汉良的版本,一个是吴倩罗云熙的版本。
片方最终还是选择了新人版本。
新人只能出现在成年男女主的闪回片段里,这就决定了《何以笙箫默》的剧情只能“一步三回头”。
再举个例子,《秦时丽人明月心》,48集。
且不说故事本身的漏洞和自我感动式的玛丽苏情节,单凭缓慢而拖沓的对白,就足够让橘子君弃剧了。
他们说话真的太慢了。
不是符合人物特性的慢,是装腔拿调的慢,慢到让观众用2倍速来看都不会受影响。
橘子君发现动图还是没办法表现这种“慢”,各位感兴趣可以搜来看一下,立刻就能明白了。
再举个例子,《将军在上》,60集。
《太子妃升职记》的走俏,催生了这部如出一辙的《将军在上》,还拉来了新晋金马影后马思纯。
但是播出之后,却口碑收视率双双扑街。
无休止的慢动作,没完没了的大远景,毫无逻辑的定点造型。
不好意思,别说你斥3亿巨资,哪怕6亿拍成这样,橘子君也夸不出来。
关注橘子电影 微 信 公 众 号 :(juzimovie),发送“电影资源”,获取橘子君推荐电影资源,坐在家里看经典大片!
说到底,电视剧为什么注水?
为了钱。
集数多,意味霸屏时间长;霸屏时间长,意味着广告费的谈资。
在此基础之上,片方还可以强行在剧中植入各种冠名品牌,或者直接叫停剧情来一段广告,这种植入形式毫无美感可言。
总之,只要金主爸爸能给钱,这些剧怎么硬凹都可以的。
2.情节太老套:弹幕里观众乱开的脑洞都比故事好看
追忆当年,橘子君是个看剧不爱开弹幕的人,总觉得会影响观感。
现如今,有些剧不开弹幕根本看不下去。
说得再夸张一点,有时候弹幕比电视剧精彩多了。
举个例子,《幸福,近在咫尺》。
这是陈意涵的首部导演作品,特别中规中矩,除了男主的设定比较有新意,其他故事情节都太老套了。
女主由陈意涵饰演,就是一个有点马大哈的剩女,她和男主刚见面,一言不合就开始掐架。
但是男主作为守护者一族,又必须陪伴女主,实现她的愿望。
后面的故事你应该猜到了吧,男主一开始敷衍了事,到后来突然发现女主可爱,最后深深地爱上她无法自拔。
这还不算完,女主的舍友因为谈恋爱搬走了,男主半推半就地住了进来。
孤男寡女,又不是情侣,所以女主就要求签合租协议,这和《浪漫满屋》又太像了。
再举个例子,《放弃我,抓紧我》,有网友封其“狗血梗的集大成者”。
从角色人设来看,女主大大咧咧,男主霸道总裁,女二阴险狡诈,男二万年备胎。
从剧情设置来看,溺水必失忆,失忆必误会。
再举个例子,《国民老公》。
女主逢摔必被男主接住,女主喝多了必和男主“鼓掌”,女主出糗的时候男主一定会刚巧路过。
再举个例子,最近热播的《谈判官》。
男主是家族唯一继承人,但是他又不想继承家业,这个桥段我们都从小看到大了,还要继续看下去吗?
橘子君再举一些细节。
门口蹲人肯定会遇上下雨,一淋雨肯定就生病;
斩首之前肯定有人喊“刀下留人”;
好人躲起来的时候,坏人肯定找不到;
上战场赴死之前,肯定有心上人来送护身符;
大反派肯定都是一下死不了,得挣扎几下,说半句留半句再挂掉。
不是说这些剧情程式本身要被诟病,而是说被随随便便塞到故事里,显得毫无诚意。
它们需要被同化到故事里,而不是摆在那充数。如法炮制一百次,确实不会出错,但也好不到哪去啊。
3.中心主旨,全靠硬凹:乱拍就算了,还非得喊口号灌鸡汤
电视剧的受众面比较广,所以需要传递正面积极的,被普罗大众广泛认知的价值观。
这一点橘子君非常认同,但有些剧在拔高价值观的时候,完全不讲逻辑,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举个例子,还是《谈判官》。
黄子韬饰演的富二代谢晓飞,一上场就把一个比他壮(视觉上可以看出来)、比他专业(剧情背景交待了过)的拳击手打趴下了。
下一个镜头,谢晓飞内心OS:“让你瞧不起我们中国人。”
这句话多提气啊,但是没有剧情铺垫,没有逻辑支撑,这句话就只是谢晓飞空喊的一句口号啊。
再举个例子,《极光之恋》。
诸如“骑摩托车跨海”这种在物理学上都说不通的漏洞,人尽皆知,橘子君就不吐槽了。
关晓彤饰演的韩星子在纽约街头被坏人欺负,马克饰演的李俊泰正好看见这一幕。
李俊泰救下韩星子,把她送到车上,对她说:“老实坐好,我让你看看,什么是英雄救美。”
接下来,李俊泰就用他的花拳绣腿,把两个小混混打趴下了。
从动作设计到后期剪辑,加之演员不过关的功底,哪一步都没能把李俊泰塑造成一个“很能打”的人。
观众凭什么相信你能英雄救美呢?看笑话还差不多吧。
《演员的诞生》播完第一期之后,大家记住了一个词—信念感。
这不光是对演员的要求,也应该是对全体创作者的要求。
从编写剧本、到实拍、再到剪辑,每一个工种提供的成果,都应该先做到让自己信服,这个作品才有资格去打动观众。
说回开篇的《还珠格格》,再如近几年的《甄嬛传》《人民的名义》《军事联盟》等优质剧集,都是力求面面俱到,每一环都不将就,才能收获广泛的好评。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希望各位创作者开拍前能反问自己一句:我拍这个剧,会不会把前人种好的树给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