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编剧看为何中国拍不出《神探夏洛克》

2018-01-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时隔三年,<神探夏洛克>第四季回归 BBC神剧<神探夏洛克>眼看播到第4季第2集了,尽管这一季一开篇就遭骂声不断,这次的"三集片"回归还是拿下了810万的收视人数.最重要的是,新版<神探夏洛克>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播放了接近7年,也就是说,你的小孩都读完小学义务教育了,你还在看<神探夏洛克>. 到底有何机密,能让英国这样的地方产生接连不断的长寿电视剧,反复搬上银幕.荧屏.舞台,而我们的国产观众只能在每年春节来回来去的看<西游记>?

时隔三年,《神探夏洛克》第四季回归

BBC神剧《神探夏洛克》眼看播到第4季第2集了,尽管这一季一开篇就遭骂声不断,这次的“三集片”回归还是拿下了810万的收视人数。最重要的是,新版《神探夏洛克》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播放了接近7年,也就是说,你的小孩都读完小学义务教育了,你还在看《神探夏洛克》。

到底有何机密,能让英国这样的地方产生接连不断的长寿电视剧,反复搬上银幕、荧屏、舞台,而我们的国产观众只能在每年春节来回来去的看《西游记》?抛开拍摄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单从编剧角度衡量,为何中国还没有产出一部像《神探夏洛克》一样的作品?

《神探夏洛克》IP衍生版本众多,曾被拍成电影

也有美剧版本《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

先来看看“福尔摩斯”系列的改编历程吧。世界上第一部福尔摩斯改编影视作品诞生于1900年,《福尔摩斯的困惑》,在过去的117年里,它被各个国家编剧导演以不同形式改编过96次。

从2010年开始首播的迷你电视连续剧《神探夏洛克》将福尔摩斯改编系列推向一个巅峰。尽管上季许多剧情细节引发争议,这季也比一年前的《可恶的新娘》特集少30万人的收视率,它仍然毫无疑问是目前世界上最赚钱剧目之一。

说“福尔摩斯”系列是“老故事”一点都不意外,柯南道尔爵士最初写下夏洛克-福尔摩斯这个角色是在19世纪末,时值中国的晚清。中国流传下来的明清小说如《西游记》、《红楼梦》,它们所改编的第一版影视作品也都曾经抵达过中国电视剧史上的巅峰,但掐指一算,距离1986年首播的《西游记》和1987年版的《红楼梦》到现在,也已经过近30年,之后的名著改编电视剧能达到国民级程度的寥寥无几,近几年被开发泛滥的“西游”主题,也已经走向低俗娱乐化,再难以达到80年代名著改编电视剧的高度。

《神探夏洛克》既有鲜明时代特征,也巧妙地用情节呼应部分原著  [保存到相册]

一定程度上,你可以说,BBC新版《神探夏洛克》是一部“同人”,是后来的编剧根据柯南道尔爵士的原作人设和部分故事进行了二次创作。如上周刚刚播出的第四季第一集《六座撒切尔像》),原著中叫做《六座拿破仑半身像》,是讲黑珍珠与拿破仑的故事,在《神夏》里完美转换为现代特工的故事,另外还嫁接了原著中一个叫做《萨马拉之约》的独立故事中的部分情节,巧妙地移花接木制造了不少惊喜。

取走一个故事的“核”,套上新包装,去掉鲜明时代特征,毫无违和地平移到现代设定里。这是英剧、美剧编剧的一个秘密。如今在网友中也流行草根同人文创作,这种类型的作品务必要在脑洞大开的基础上尽量保留原作的核心,如果超过原著底线则会令观众感到反感。在《神探夏洛克》前两季中,《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这些经典故事改编,编剧都没有抛开这几个案件本身剧情进行创作,即使马车夫转换为出租车司机、波西米亚国王转变为英国公主,莫里亚蒂坠于悬崖瀑布改为吞枪自杀,观众也没有感到违和感。而抹去时代特征,用分量充实的台词对故事进行演绎,这极为考验编剧提炼故事内核的功底,以及对流行语言的把握。

1

史蒂文-莫法特是《神探夏洛克》最重要的幕后推手 [保存到相册]

在英国电视剧及戏剧行业,编剧在创作团队中的权重一直以来大于导演,这一点和美国、中国的影视行业完全不同:好莱坞电影电视以制片人为中心,电视剧剧作人要比编剧和导演分量更重。而英剧主要由编剧带领团队执行,比如《神探夏洛克》固定的编剧之一史蒂文-莫法特。

莫法特从80年代开始成为职业编剧,到2000年凭借编剧BBC喜剧《冤家成双对》一作成名,从此成为BBC王牌编剧。从06年至今,史蒂文-莫法特已凭借《神秘博士》及《神探夏洛克》这两部长寿剧蝉联8年的雨果奖及英国学术电视奖各大奖项。

许多英国编剧和他一样,通过电视台内的层层晋级,最终能够起到带领一支团队的作用,去执行剧本的推进,导演和制片人充其量只是合作者而已。这种编剧地位上的差异在中国是很明显的,在中国电视剧领域,权重最高的是投资方、其次是发行、电视台、再其次才是主创团队,而在主创里导演起到核心地位,编剧只通过卖剧本产生行为,而并不参与到整部剧全程的创作当中,更不用说领导一个团队,成为执行的核心。

许多人也许认为编剧的薪酬决定了剧本质量,但是事实上,编剧职能的分配、地位、话语权占据更大的因素,尤其是在有原著为基础的前提下,如果编剧不能起到决定性主导,而是靠投资方拍案,纵使有优质IP也很难保证改编剧本的质量。

从一个素人或一个电影学院的毕业生,到拥有著作等身的作品,需要清晰的晋升之路。英国电视台尤其是国营电视台,对编剧的等级划分非常明朗,这点和美国的职业编剧相似,在庞大的美国职业编剧队伍中,拥有各电影学院、文学院MFA剧本创作硕士学位的编剧的比例很高,他们大多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和海量的练习,晋升机制也更加严谨。独特的环境和成熟的机制,使得《神探夏洛克》这种大热“神剧”很难被简单复制。

不过,受限于英国的电视传媒平台,国营电视台对电视剧投资的程度远远达不到美国私有电视台的规模,英剧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只得尽可能浓缩,缩减剧集数量。这也是英国近几年盛产迷你剧的重要原因,被压到一季只有7集的《唐顿庄园》、一季6集的《飞天大盗》、“三集片”3集的《神探夏洛克》和3集的《黑镜》(其中第三季由美国在线影片租赁提供商Netflix收购才变为6集)。

相比这种狭窄封闭的媒体环境,中国电视剧市场有着更宽广的播放发行渠道,无论在媒体数量、规模上都要远远胜出,特别是日益壮大的网络媒体,为网剧提供了生存的巨大空间。如《法医秦明》、《无心法师》等优秀作品。近两年网络写手的兴起,使许多网络小说获得影视改编的机会,如《甄嬛传》、《花千骨》等。相比于英国电视台职业编剧的高门槛,中国本土多元化的市场空间无论为职业编剧还是草根网络作者,都提供了相对公平的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