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原校长蒋南翔 蒋南翔: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争取至少健康地为祖国工作五十年” 蒋南翔毕生从事青年工作和教育工作,对年轻一代抱有极深厚的感情。在清华大学工作期间,他十分爱护和关心青年学生,始终坚持贯彻要让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清华体育工作一直保持优良传统,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中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执教清华52年。马约翰先生既悉心指导学生的身体锻炼,又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马老身体力行,终年坚持锻炼,年逾80岁,面色红润,鹤发童颜。
蒋南翔在1957年的全校体育工作干部会上,向全校师生员工提出,向马老学习,把身体锻炼好,“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蒋南翔提倡体育运动,而且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各种体育锻炼。
在下午5时后的体育锻炼时间,在新林院教工操场或西大操场上,人们都可以看到蒋南翔进行长跑的身影。他跑的速度虽然不快,但能坚持,每次都要跑几千米。有时晚上还要安排时间到游泳馆游泳锻炼。在蒋南翔的倡导下,学校的体育活动十分活跃,下午四点半以后,学生们从图书馆、教室、实验室、宿舍走出来,到操场跑步、踢球、投篮、投掷、做体操……操场上龙腾虎跃,蔚为壮观。
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各类体育比赛蓬勃展开,学生的体质普遍增强,体育运动中的集体主义、乐观主义、机敏、勇敢、吃苦耐劳、纪律性等优秀品质得到培养。
学校体育活动的普及,促进了体育成绩的提高。学校在1954年成立了8个体育代表队,到1959年已增加到38个。在蒋南翔任职期间,学校共培养出国家级运动健将11人、一级运动员20余人。
在1959年至1966年举办的六届北京市高校运动会上,清华大学连续6次夺得男子团体第一名、5次女子团体第一名的骄人成绩。 “三阶段,两点论” 蒋南翔早年在清华大学学习,熟悉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
解放后又长期担任新中国教育的领导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开创阶段,以高度的政治眼光和深邃的判断分析能力,抓住主要矛盾,提出科学见解,向中央提供决策建议,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正确的道路。
1961年他在总结清华的经验时,提出了著名的“三阶段、两电论”的观点。所谓“三阶段”,指清华已经走过三个时期,“即解放前后的旧清华时期,1952年以后的教学改革时期和1958以来贯彻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时期”;所谓“两点论”,指“每个时期都有值得保留的东西”,三个时期都应一分为二。
“老清华早有门槛高(即招生要求严)、底子厚(即基础理论学得好)、后劲大这些好的传统,要继承”;教学改革时“向苏联先进经验学习”,“同时也要向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有用的东西”;1958年后探索按中国情况走自己的路,把学校建成“教学、生产、科学研究三者结合的先进基地”,“1958年以后的经验最为宝贵”。
1961年,利用“三阶段、两点论”的理论观点,在蒋南翔主持下,以清华的实践经验为出发点,由清华的部分同志参与调研、讨论、起草、修改,制订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简称《高校六十条》。
该《条例》经中央书记处会议审查修改定稿,毛主席看了很高兴,并且说:“终于有了我们自己的东西。”在《高校六十条》指导下,全国高校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
紧接着,蒋南翔又参与和主持起草了《中学五十条》、《小学四十条》,也先后经中央审议通过。这三个条例系统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具有鲜明的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特色,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作出了开拓性贡献。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打印】 【关闭】 【推荐给好友 】 【页面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