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寿命长短,跟此气强弱有关!
记得曾有人讲过古代选武将的故事,古人在选武将的时候,除了看一个人的文治武功外,最后还要看这个人的身体,重点就是看这个人的腰部腰眼的地方,是不是圆隆隆的鼓出来。如果是这样的,就表示这个人的肾气很足,当他在危急的时候,就能发出很大的力气,能够临危解决很多问题。否则,就没法用出很大的力气来。由此可见,古人在看一个人是身体素质时,是很注重这个人的肾气是否强盛的。
一个人的发育,也是以肾气的生长为标志的。如《黄帝内经》中讲,“女子七岁,肾气盛…,二七而天癸至…,三七肾气平均…,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丈夫八岁,肾气实…,二八肾气盛…,三八肾气平均…,五八肾气衰…,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人的一生其实就是肾气生长衰竭的过程。肾气有余,肾气衰竭得慢,则人体的寿命就应该会相对较长一些。
一个人的寿命长短,跟此气强弱有关!
因此,人们才有这样一种说法,肾其实就是人体的一个健康银行,而且这个银行里的钱——肾气,它是只出不进的。当肾气最后衰竭的那一刻,生命也就随之终止。
肾气,形象的说,就是父母在个人身体里的一笔健康财富,它是决定人身寿命的一笔健康财富。刚出生时,它是一团混元之气,密实的存在于肾内,基本不被调用的。这个时候,婴儿的大小便基本都是无意识状态的,他们的食物也都是甜味的奶水、奶粉等。当稍微大一些的时候,婴儿开始吃米粥等食物了,这团混元之气——肾气就开始缓慢的散开。这时的食物中就开始有盐了,肾气也开始被调用出来。婴儿的大小便他们开始会有些反应的(虽然不会说,但细心的人还是可以发现他们在大小便之前都会有些变化的),食量也开始明显的增长。这是因为当肾气开始调用出来时,体内各脏腑器官的功能就开始健全、旺盛起来。中医讲,‘肾是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的’,五脏强盛则肾精就会越来越多,直至满则溢。当五脏六腑之精受纳于肾中后,肾气与肾精就会相互弥散,直至女子三七二十一岁左右、男子三八二十四岁左右,肾气与肾精才会达到和谐的均衡分布并充满整个空间,这时的人可以说是生命力进入最旺盛时期的时候。
之后,人体就会进入一个衰退期,即女子五七三十五岁左右、男子五八四十岁左右,人体的肾气因为之前的耗用,开始慢慢减少,随之五脏六腑的机能也开始减退,可让肾受纳并藏之的精就越来越少了。这时的人体随着肾精、肾气的衰减,尤其是肾气的衰减,人体生命活力也明显的下降。
可以说,人体的肾气从混元之气打开的那一刻开始就在不断的被调用、消耗。在生命的前半生,因为有五脏六腑之精不断的填充于肾中,肾气与肾精相互交融,肾气在不断的逐渐扩散开来,直至与肾精一起充满整个空间,因此这时的生命力看起来是越来越强的,但肾气的消耗却是一直未曾停止的。终于,巅峰期过后,肾气开始不足以填充满整个空间时,身体的衰相即渐渐显现出来。以致,五脏六腑的功能亦随之下降,五脏六腑之精可受纳并藏于肾中的也越来越少了。肾精、肾气就开始进入一个明显可见的衰减轨道了。最终,在肾气最后被消耗掉的那一刻生命就结束了。
现代很多过劳死的人,就是因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自身的肾气耗用过度了。虽然他们平时也在进补,但补益的都是五脏六腑之精,而肾气却是无法补益进去的,除非是那种修行人,真正的能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才能从大自然中补益这人身的真元之气。
如果大家没有这种修行之能,要保持肾气的相对充足,唯有的方式就是平常注重减少对肾气的消耗,对身体的使用也保持着节‘俭’。节俭使用身体可概括为三个字“不强力”!(透支身体的工作、生活就是强力;与人较力一次性用力超过身体承受范围也是强力;过度纵欲也是强力;熬夜也在强力的范畴内……)
肾为人体的先天之本,为人体生命的‘体’,有了它才有了后天的生命活动,也就是人体生命的‘用’。‘体’之不存,‘用’将不再。
人身寿命短长之匙在乎人体肾气,‘俭’用肾气就是寿元增长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