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全球十大灾难旅行地【组图】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距首都基辅只有140公里,它是原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曾经被认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1986年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辐射量相当于500颗美国投在日本的原子弹。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320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据专家估计,完全消除这场浩劫的影响最少需要800年!
一位当地人来到博物馆门口献花
国立切尔诺贝利博物馆
从基辅地标独立广场出发,先往东沿克列沙蒂克街走5分钟,然后折向北边的弗拉基米尔斯基街继续走10分钟,拐入一条小巷就能找到切尔诺贝利博物馆,它是座很小的博物馆,不起眼,却很好辨识:门口停着几辆老掉牙的“嘎斯”吉普,曾参加过切尔诺贝利事故现场的救援。它们后面停着一辆轮式装甲车,也是辆功勋车。1987年,基辅市在核事故之后的周年纪念日组织了一个名为“勇气和荣誉”的图片展,引起公众的极大关注,博物馆也由此诞生。
博物馆内收集了近7000份文件和地图,图片以及部分实物展品,从各个侧面向参观者讲述这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事故。数据表明,当年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反应堆上千吨重的钢顶抛开,8吨高浓度放射性燃料碎屑喷涌上天,撒向了正在熟睡中的大地。事故发生后,前苏联政府动用了50多万军民进入隔离区进行清理,轮班上阵的抢险队工作时间按秒计算,因为一旦超过时间,人便会受到足以致命的核辐射。几十万清理大军中,有7000多人在事故发生5年后相继离开人世,几乎所有幸存者都饱受辐射病的折磨。
印尼火山喷发
距印尼日惹市中心不远处,不时能够见到干枯的菜园、破败的村庄、填满火山灰和石头的小河,这些都是默拉皮火山喷发留下的痕迹。2010年10月26日起,默拉皮火山多次喷发,造成350多人死亡,40万人无家可归。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当地旅游公司为游客设计的新目的地。在新火山游行程中,游客可以探索距离(火山)峰顶最近的村庄,看看那次喷发究竟带来多严重的后果。
印尼火山喷发瞬间
印尼海啸博物馆
海啸博物馆
2006年7月17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南部的印度洋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沿岸部分地区海啸,造成至少668人死亡,1438人受伤,287人失踪,74100人无家可归。2010年当地时间10月25日,印尼西苏门答腊省明打威群岛附近海域晚发生里氏7.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已经造成至少40人死亡、380人失踪。为了缅怀悼念在海啸中的遇难者,印尼政府耗资620万美元,在受灾最严重的亚齐省首府班达亚齐建造了一座海啸博物馆,这座4层的博物馆面展出了地震和海啸的科学解释,向观众演示其发展步骤,还展示了牺牲者的照片、幸存者讲述的故事,以及一个电子仿真海底地震装置,可以掀起30英尺高的波浪。此外,博物馆还介绍了来自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对海啸灾民的支持情况。
美国9.11事件
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北京时间9月11日晚上)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到袭击。为了纪念此次事件和悼念在此事件中逝去的生命,美国修建了“9·11国家纪念馆”。纪念馆所在广场绿树环绕,以世贸中心双子塔楼基座为主体的两个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人工瀑布池位列两侧,瀑布池边的青铜铭牌上刻着2983名“9.11”恐怖袭击遇难者的名字,纪念馆的主体建是位于在地下的博物馆,博物馆陈列了大量一手资料和死难者遗物,其中包括之前未公布有关911的录像、双子北塔楼的天线、一辆纽约消防局的救火车残骸,该车在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灾难中计划用来疏散困在世贸中心的人们,抵达现场时大楼倒塌,车上的11位消防员也不幸遇难。此外,博物馆走廊的墙壁上贴满了遇难者的照片。
9.11国家纪念馆
卡特琳娜飓风扫过新奥尔良
被作为临时避难所的“超级穹顶”体育场
被卡特琳娜飓风扫过的地方无一不遭受毁灭行的打击,新奥尔良也不例外。新奥尔良市的形状像个碗,被周围的河流湖泊包围,地势低于海平面2.1米,所水灾时有发生。法区(French Quarter) 是新奥尔良地势最高的地方,因此受到的水灾相对轻很多,它由交错的单行街道切割成近80个街区,这里是黄金地段,店铺林立,但同时也是卡特琳娜飓风的重灾区,如今,它早已经恢复过来,除了一些遭到严重破坏的街道外,游客已经很难在这里寻觅到灾害的踪迹。
“超级穹顶”体育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体育场,它在卡特琳娜飓风肆虐的时候收容了近2万灾民。体育场占地13英田,高83.2米,于1975年5月建成,耗资17,300万美元。该体育场用于集会有97,365人的座位,观看足球赛可容纳76,791人。场内吊装有6台312英寸的电视机来重播比赛的精彩镜头。
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的一个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在这里建立了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有“死亡工厂”之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内共有3个主要营地和39个小型的营地,分布在整个波兰南部西里西亚地区。集中营内部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设有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奥斯维辛一号、奥斯维辛二号(比克瑙,英文:Birkenau)、奥斯维辛三号(莫诺维茨,英文:Monowitz)组成,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指挥官鲁道夫·胡斯供认,多达300万人死于该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国家博物馆已经将该数字修订为110万。
1947年7月2日,波兰政府把奥斯维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展出纳粹在集中营犯下种种罪行的物证和图片。包括从囚徒身上掠夺的财物,以及囚徒们在集中营进行地下斗争的各种实物和资料。只有奥斯维辛一号和奥斯维辛二号(比克瑙)的部分保留了下来供游人免费参观,其中许多杀人证据被纳粹销毁,人们根据当年的原貌又重建起来。
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维辛集中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见证这段历史,每年有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界人士前往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参观,凭吊那些被德国纳粹分子迫害致死的无辜者。
阿富汗巴米扬佛像
巴米扬佛像群位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西北的巴米扬镇东北郊不远的山崖处。这里遍布大小石窟6000余座,石窟群中有6尊傍山而凿的佛像。其中两尊巨佛,一尊造于公元五世纪,高55米,着红色袈裟,名叫塞尔萨尔;一尊凿于公元一世纪,高38米,身披蓝色袈裟,名叫沙玛玛。公元四世纪和七世纪,中国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先后到过这里,并在其各自的著作《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中对巴米扬大佛作了生动的描述。
在多年的战乱中,塞尔萨尔和沙玛玛到90年代后期已是千疮百孔,佛像的头部也不复存在。2001年3月,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更是不顾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动用大炮、炸药以及火箭筒等各种战争武器,摧毁了巴米扬包括塞尔萨尔和沙玛玛在内的所有佛像。
巴米扬佛像群如今一片凄凉。记者在山崖下看到的只是佛像形状的石窟和佛像的残骸,石窟外到处是碎石和黄土块。塞尔萨尔只剩下一个佛像的形状,佛像巨大的胳膊留下的凹痕清晰可见。佛像不见了,但仰头而望,仍不难想象当年的壮观景象。石窟下,几张巨大的灰色塑料布覆盖着塞尔萨尔的残骸,上面写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的字样。不远处,沙玛玛的境遇更惨,连一块大一点的残骸也没有了。
顺着沙玛玛一侧的台阶拾级而上,进入底部为八角、顶部为圆形的佛龛殿堂,只见殿堂内一个个空凹的佛龛。佛龛殿堂内据记载刻着的数以万计的佛像和画有艺术精湛的彩色壁画现在已无踪迹。所有殿堂内只有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里隐约可见零星兰色和红色。
英国黑奴贸易小镇
从白金汉宫附近的地铁站只要乘车8分钟就可以抵达纪念黑奴贸易的小镇布里克斯敦。地铁站出来步行两分钟就可以看到路边的一块路牌:风吹广场———奴隶贸易制度纪念地。这也是伦敦乃至英国第一块明确标示有关奴隶贸易历史的“黑色旅游”景点路牌。如今在布里克斯敦生活的黑人后代多是来自非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布里克斯敦Lambeth Town Hall
布里克斯敦并没有修建什么大型历史博物馆来讲述当年的历史,而是采用了一种更加生活化的方式,把街区各个角落都布置成纪念场所。在布里克斯敦街角的一些蔬菜水果铺门前都嵌有一块铜牌,上面写着过去几个世纪里哪些黑人曾在这里生活。其中街角的一块铜牌上写着:1981年,布里克斯敦当地黑人再次因为不满政府不愿为当年历史道歉,加上对现实生活中遭遇的歧视不满而发起大规模骚乱,当时这个商店被完全焚毁。
如今的柏林墙
德国柏林墙
在欧洲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曾经有过一道修筑最为坚固但又最为短命的长城——这便是德国境内的“柏林墙”。柏林墙与朝鲜半岛上的“三八线”一样,均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产物,又都为水泥所筑,可称得上是欧亚大陆上的两条“姊妹墙”。柏林墙是东德政府根据人民议院1961年8月12日通过的法令,于8月12~13日夜间修筑。目的是制止东德居民包括熟练技工大量流入西德。原为铁蒺藜围成的路障,后改筑成两米高、顶上拉着带刺铁丝网的混凝土墙。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线的观察塔楼上设置警卫。1970年,虽然东西德之间关系有所改善,东德政府还是把柏林墙加高到3米以阻止居民逃向西方。到1980年,围墙、电网和堡垒总长达1369千米。除筑墙外还严格限制西柏林与东德之间的人口流动。后根据东、西德政府1971年12月20日签署的协议,限制略有放宽。1989年下半年,东欧各国政局剧变。民主德国在向德国西部移民浪潮的冲击下,于同年11月9日,将存在28年零3个月的柏林墙推倒,促进了德国的统一。
德国鲁尔区
鲁尔区位于德国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处于莱茵河、鲁尔河、利伯河之间。鲁尔区拥有德国3/4的煤炭资源,19世纪下半叶开始,从采煤业为开端,逐渐发展起了煤炭、钢铁、机械制造等产业链,将区内50多个城市紧密连接起来,成为“德国工业引擎”。
德国鲁尔区
马路上车辆稀少;厂区烟囱、铁塔林立,地面长满杂草……这就是昔日鲁尔区重镇埃森,但如今,鲁尔区早就不仅仅是一座“煤窑(Kohlenpott)”了,它已经更多地成为了拥有公园、花园、运河和湖泊等的风景区。这里有欧洲最长的购物街、独特的展览馆和博物馆、休闲公园以及音乐剧、话剧和音乐会这些五光十色的世界。当然还有运动,如被称为“运动之王”的足球、现代时尚运动甚至室内冬季运动。
现在人们可以骑自行车循着煤与铁的踪迹去发现工业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状况。重建的矿山居住区如位于埃森的马尔格利特霍厄以及它对面属于克虏伯家族宫殿似的别墅,这座别墅展示了那个时代工业巨头的生活环境。皇帝、国王、许多国家的政府首脑和政治家都曾在许格尔别墅作过客。人们可能从未想到过,那里面竟然有一大片绿洲。游客还可以乘坐豪华游船在此地区旅行。大约二百公里充满惊喜的水道纵横交织,正等待着人们驾驶运动摩托艇或惬意地乘着游船去体验它。在一些城市,人们可以乘坐古老的有轨列车穿行于城市和田野之间。在这些地方,可以获得关于城市历史、建筑和当地采矿史中那些值得了解的知识。
韩国崇礼门
崇礼门位于韩国首都首尔市中区南大门路4街9号,它是韩国第1号国宝,一般叫作南大门。南大门在诸多城门中规模最大,以平滑的巨石堆砌而成的石阶中央有一个拱形的入口,石阶上有柱子和屋顶,分上下两层。东西两边也有可以互通的门。台上两边有绿草坪,标志着已不复存在的城墙的痕迹。同时它邻近平民化的南大门市场,为首尔以至韩国的一个主要地标。崇礼门是早年汉城四座城门之中规模最大的城门,亦是首尔留存历史最悠久的木造建筑物。
德国鲁尔区
2008年2月10日晚8点50分左右,一场大火突如其来,持续燃烧5个小时,2崇礼门一层和二层的楼阁倒塌,化为灰烬。至今仍未修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