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伦威尔死后头颅遭拍卖 人物正反两面评价
克伦威尔一生政绩卓越,但是由于后期局势动乱,他也犯过独裁的错误。有趣的是克伦威尔死后头颅被查理二世割下游行示威,之后他的头颅居然辗转拍卖,流落市面,具体的情况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克伦威尔个人资料:
中文名称:奥利弗·克伦威尔
外文名称:Oliver Cromwell
国籍:英国
出 生 地:剑桥郡肯丁顿(Huntingdon)
出生日期:1599年4月25日
逝世日期:1658年9月3日
职业:护国主、政治家、军事家
主要成就:击败保皇党,出任护国主,开辟了资本主义发展新时代
毕业院校:剑桥大学的雪梨苏塞克斯学院
信仰:清教徒
葬处:威斯敏斯特修道院
奥利弗·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是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克伦威尔生于亨廷登,曾就读剑桥大学的雪梨苏塞克斯学院,信奉清教思想。
在1642年一1648年两次内战中,先后统率"铁骑军"和新模范军,战胜了王党的军队。1645年6月在纳西比战役中取得对王党的决定性胜利。1649年,在城市平民和自耕农压力下,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宣布成立共和国。1653年,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自任"护国主"。2004年,克伦威尔入选BBC评选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第10名。
1649 年 10 月 2 日,克伦威尔带领 6000 人、8 门攻城炮和 2 门迫击炮到达韦克斯福德郡 (Wexford)。随后双方进入谈判,在谈判仍然在进行之际,英国君主派头领思达福特开城门投降,而克伦威尔的新军乘机发动进攻,使得爱尔兰联盟军队四处逃散,克伦威尔军队追杀到大街小巷。
克伦威尔自己估计杀死两千多城镇的防守者,城镇和港口被焚烧和洗劫一空,大约 1500 平民死亡。由于城镇毁坏太严重,克伦威尔的军队自己都不能使用。克伦威尔报告说,剩下的百姓都跑光了,请求英格兰方面再送士兵,重新繁殖人口和重新开港。同年9 月 3 日,克伦威尔带1,2000 人和 11 门攻城炮到达德罗赫达 (Drogheda)。攻下德罗赫达后,克伦威尔在作战报告中描述: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我禁止士兵放过镇上任何一个带武器的人…当天晚上,他们击毙了约两千人。11 月 16 日,克伦威尔汇报说:我认为我们击毙了全部反抗者。我认为逃生的不超过 30 个,有活下来的,都被牢牢关在巴巴多斯岛。他特别列出了君主派的伤亡人数:60 位军官;220 位骑兵;2500 位步兵。据估计,克伦威尔屠杀了德罗赫达城内约 3 万爱尔兰居民。
对于德罗赫达的屠杀,克伦威尔自认为是为了报复 1641 年爱尔兰乌尔斯特地区基督教英格兰派(新教徒)定居者遭受的屠杀。他认为德罗赫达屠杀,是上帝对野蛮恶棍进行的正义审判,他们手上沾满了无数无辜的鲜血。事实上,德罗赫达并没有被爱尔兰方面的人控制。乔伊斯-詹姆斯,在他的小说 [尤利西斯] 第 12 章提到克伦威尔在爱尔兰德罗赫达的大屠杀:你可知克伦威尔的伪善和冷酷?他一边念着圣经的话:上帝是爱,一边开炮杀戮德罗赫达的妇幼。
在美国革命战争之前,大约有 15 万苏格兰人移民美洲。
1654 年,克伦威尔将 500 名苏格兰战俘送到加勒比奴隶市场和奴隶种植园,苏格兰流刑犯和宗教异端(苏格兰信约派)也被一同送到该地区,后来又送了几千人到伊丽莎白女王城和新英格兰。在爱尔兰起义 (1641-1652) 的十二年期间,55 万以上的爱尔兰人被英格兰人杀害,30 万人被贩卖做奴隶。爱尔兰的人口从 146,6000 人遽降到 61,6000 人。爱尔兰降兵被流放,而其妻女不得跟随,也被作为奴隶被贩卖。
1650 年之后,在克伦威尔十年恐怖统治期间,信仰基督教拉丁派(天主教)的,其子女作为奴隶卖到美洲加勒比、伊丽莎白女王城和新英格兰。被贩卖的爱尔兰童奴年龄 10-14 周岁,人数在 10,0000 以上。
爱尔兰奴隶并没有屈服于克伦威尔的淫威。1649 年,爱尔兰奴隶发动起义。起义被镇压,奴隶被分尸 (hanged, drawn and quartered),头颅用长矛挑起,挂在巴巴多斯桥头镇 (Bridgetown) 的城头示众。1651 年,克伦威尔两攻荷兰,垄断了奴隶市场。荷兰退出北美。四年之后,他又从荷兰人手里夺取了牙买加。牙买加很快成为英格兰奴隶贸易中心。1652 年 8 月 14 日,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实施种族清洗,下令将爱尔兰人流放海外,1,2000 名爱尔兰囚犯则被卖到加勒比巴巴多斯岛。
在王朝复辟后,查理二世下令把护国主克伦威尔的遗体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墓地里掘了出来,并命人拖着它穿过伦敦城。然后,遗体被送到了日常处决普通犯人的泰伯恩行刑场,在那里被吊上绞刑架,与其他两具尸体一同示众一整天。执刑者把吊尸体的绳子砍断后,就把克伦威尔的头颅砍了下来,并把那颗头颅挑在长矛上游街示众,而尸身则被扔进了坑里草草掩埋。伟大的护国主自此和前国王一样身首分离,再难团聚。克伦威尔的头颅被挑在长矛上四处游街。最后,克伦威尔的脑袋被一根长钉子钉在了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屋顶上,在上面一呆就是25年。后来一场风暴把它刮了下来,这时它已经完全干燥,胡子仍然长在下颌上。后来克伦威尔的头颅不知怎么流落民间,竟成了私人收藏品,并且一度被颇懂生意经的英国人拿去作了古董辗转贩卖。
18世纪后期,罗塞尔家族开办了一个小小的博物馆,克伦威尔的头颅成了这个小小博物馆的中心展品。14年后,一个名叫约西亚·亨利·威尔金森的人花230英镑买下了这颗头颅,并开始抱着它到处炫耀。当时看过这个人头的玛利亚·艾吉沃斯写道:“威尔金森先生是这个人头现在的持有人,他一直以此为荣。那是个极可怕的人头,头上面盖着干透的黄皮,就跟别的木乃伊一样,上面还有栗色的头发,眉毛和胡须都保存得很好,那颗头颅依然插在一个铁杆上。”艾吉沃斯还描述说,客人们可以排着队轮流到窗边抱一抱那个东西。人们可以在它的脑后部看到笨手笨脚的刽子手留下的“斧砍的痕迹”,“有一只耳朵已经按要求砍掉了,他头颅左眼上面还有[[克伦威尔的独特标志——个硕大肉疣的痕迹。”直到多年后的1960年,克伦威尔的头颅才离开了巡回展览,由克伦威尔的母校剑桥大学的锡德尼·苏萨克斯学院收回,埋葬在牛津地区的一座小教堂旁。一个流浪的灵魂总算有了一片栖身之地。
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一身二任的矛盾性人物,共和国成立前的克伦威尔应基本肯定,后期应基本否定。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阶段,克伦威尔可以算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他贡献突出,用武力击溃了王军主力,镇压王党叛乱,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制。
共和国成立后,克伦威尔逐渐走向反动,远征爱尔兰,并对爱尔兰进行大肆掠夺,在远征爱尔兰的问题上不存有两重性的问题。克伦威尔的护国政治是走向复辟的过渡形式,因此谈不上是新制度的探索者。他镇压民主派运动,发动一系列的商业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他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政治激荡中,对过去是激进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权论者;对未来则是保守的,主张王权,不是激进的共和主义者,是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
1、组建一支骑兵队,参加议会军作战(1642)
2、取得马斯顿荒原战役胜利,赢得"铁骑军"称号(1644)
3、以铁骑军为核心,组建"新模范军"(1645)
4、指挥纳西比战役,全歼王军主力(1645)
5、指挥议会军参加第二次内战,平定了王党叛乱(1648)
6、敦促审判并处死查理一世,结束封建王权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649)
在克伦威尔死后的300年间,他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一些人认为他是个伪君子。他总是宣称承认国会的权利,但他是一个真正的独裁者,他所建立的是一个军事独裁政权。但更多的人认为,克伦威尔对民主的追求是真诚的,他不得已实行独裁统治,这主要是由于局面无法控制所致。他很坦诚,他拒绝加冕,并且从未试图建立永久的独裁统治。他的统治是温和而又宽容的。
我们如何来评价克伦威尔在历史中的作用呢?当然,他最主要的贡献,是在英国内战中击溃保皇党人的力量。在战争初期,议会军节节败退,是克伦威尔领导的骑兵队,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中取得大捷,从而扭转了战争局面。如果没有克伦威尔,议会军最终的胜利就不可能到来。这一胜利的结果是民主政府在英国的确立和加强。
克伦威尔对历史的总的影响,他的重要作用就在于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在英国内战中打败了保皇党军队。既然在克伦威尔初露锋芒之前的战争的初期,议会军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失败,看来要是没有他,这支军队完全有可能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克伦威尔胜利的结果使民主制在英国得到了确立和巩固。
这种结果不能被视为任何事件中都能产生的。在17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都正在朝着君权更加神圣的方向发展;而民主制在英国的胜利,却打乱了这一进程,在随后的时间里,英国民主制的榜样对法国启蒙运动、法国革命和最终在西欧建立民主制都是一个重要因素。还有显而易见的是,民主势力在英国的胜利,对于在美国以及英国先前的殖民地,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建立民主制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英国在世界上所占领土很小,但是民主制却从英国涌向世界的其他的一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