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进入多死社会 平均每天死亡300人
![](https://pic.bilezu.com/upload/0/75/075e5cc2281ecefec1482340556b699e_thumb.jpg)
多死社会,已成为日本舆论的热词。由于高龄少子化的影响,日本目前正迎来一个死亡人数增多,人口锐减的社会。探寻相应的处理机制和解决方案,对日本民众而言已迫在眉睫。据官方公布数据,2015年日本的死亡人数突破130万人。而这一数字将在2039年达到峰值,死亡人数将攀升至167万人。
排除战争等特殊情况,这种短时间内死亡人数激增,在世界范围内实属罕见。因此也给日本社会带来很大压力。根据8月16日日本东京电视台对《日本经济新闻》编委的访谈,进入“多死社会”后,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承压明显。
![](https://pic.bilezu.com/upload/7/3a/73a0460ac108a6d15ac468a750de9487_thumb.jpg)
目前,日本殡葬业已经开始出现压力。据东京都内某殡仪馆职员透露,由于死亡人数过多,经常会有人去世后,等待一周以上才能处理。这种无法按照希望时间了结身后世的民众,被日本媒体形象地称为“火葬场难民”。据东京都福利保监局统计,东京都内每年死亡的人数大约为11万人,即平均每天有300多人死亡。但都内火葬场仅有26处,冷库也已经是遗体满载的状态。殡仪馆Ground Ceremony的负责人佐藤隆博就对媒体坦言,在年迈者身体情况较差的冬季,也就是每年12月到次年1月这段时间,殡仪工作是最混乱的。
![](https://pic.bilezu.com/upload/5/c7/5c7d6a238b317a2f243fd83a7c418330_thumb.jpg)
在现有火葬场不能满足要求的现状下,新火葬场的建设也举步维艰。即使建设火葬场的计划被批准,但在当地居民以“破坏土地”为由而反对后,无法开工的实例很多。例如,拥有59万人口的埼玉县川口市没有一家公营的火葬场。因为当地居民不断反对在家附近修建火葬场,最终只能将公园和高速路停车场地址划归建设。宫城县岩沼市也是一样,由于当地火葬场不能满足需求,在公开招标建设计划时,选址也遭到当地居民的强烈排斥。当地居民一纸诉状递到法院说新地址违规,最终导致建设计划沦为废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