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鸽为何不投资马云 个人简历背景及老婆资料曝光
熊晓鸽是IDG资本创始合伙人,拥有雄厚的资金,毕业于波士顿大学。2015年12月21上央视《开讲啦》。个人资料和简历背景遭扒。熊晓鸽为什么没有投资马云,熊晓鸽的老婆是谁?带着种种疑问,先来了解一下熊晓鸽的详细资料吧。
熊晓鸽,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IDG资本创始合伙人。1993年,协助IDG创始人兼董事长麦戈文先生在中国创立太平洋风险技术基金(现更名为IDG资本),在中国管理着25亿美元以上的创投资金,成为最早将西方技术风险投资实践引入中国的人。“赢在中国”栏目策划人和连续三年评委。波士顿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研究生、湖南大学外语系学士。
熊晓鸽个人资料
中 文 名: 熊晓鸽
国 籍: 已加入美国国籍
民 族: 汉族
出 生 地: 湖南湘潭
职 业: 投资家
毕业院校: 湖南大学、波士顿大学
主要成就: 设立熊晓鸽奖学基金
设立熊晓鸽亚洲报道年度记者奖
设立熊晓鸽新闻终身成就奖
代表作品: 协助创建IDG创业投资基金
《熊晓鸽点评创业》是2008年6月1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熊晓鸽。共有300页。在创业路上迷茫的人不妨去阅读一下,也许能从中找到启发也不一定呢。下面是内容简介。
《熊晓鸽点评创业》讲述创业和成功的梦想隐藏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但它需要智慧和勇气。即使没有登上最高峰,一路上也还有众多小型基金对你夹道欢迎;更重要的你可以提前和众多成功的企业家面对面,分享其宝贵的创业经验和人生智慧。《赢在中国》是一档寻找商业领袖的节目,也是一个让具备商业才能的英才横空出世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机会均等——你的年龄、学历、性别、籍贯、都不是你被选中的必要条件,条件只有一个:才能。在雄心、能力、情商的PK台上,你将面临无数竞争对手的挑战,以及评委苛刻的目光。如果你一路过关斩将,那么,等待你的,是国际风险投资机构丰厚的创业资金。
熊晓鸽是一个投资行家,说起他的简历,简直一天都说不完。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实力与努力。闽南语有句话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熊晓鸽靠的就是这种精神。想了解他的成功之路,就要先了解他的个人履历。下面是熊晓鸽的简历,看完小编只有两个字“惊人”。
1973-1977年,钢铁厂当电工;
1977-1981年,湖南大学求学;
1981-1984年,在机电部任翻译和英语教师;
1984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英语采编专业研究生;
1986年秋,获波士顿大学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英文名:Hugo Shong);
1987年底,进入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攻读国际经济与商理博士学位。其间任《电子导报》亚洲版主任编辑;
1991年秋,获美华协会“99最佳新闻报道奖”和“留美最杰出青年”称号;
1993年,代表IDG集团,与上海科委合作,投资2000万美元成立中国第一家合资技术风险公司,并任总经理;
1984年,熊晓鸽从湖南大学外文系毕业,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英语采编专业。
1986年,到新华社实习,当时的梦想是成为新华社外派的战地记者。
1986年,怀揣38元美金去了美国,拼命苦读,只用了8个月就拿到波士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硕士学位。
1987年进入美国历史悠久的卡纳斯出版公司中国版《电子导报》任主任编辑。期间荣获美华协会“99最佳新闻报道奖”和“留美最杰出青年”称号。
1991年,进入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工作。在他全权接手亚太区事务后,IDG在亚洲多年亏损的项目开始全面盈利。
1993年,代表IDG集团投资2000万美元与上海科委合作,成立中国第一家合资技术风险公司,兼任总经理。随后又在广州和北京成立了类似的公司。
如今他已成为IT国际资本引入中国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现任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副董事长。
2015年12月16日,出席了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担任嘉宾。
熊晓鸽是一个成功的投资家,做过不少演讲,他的事迹也令很多佩服,就拿最近的一次演讲来说吧。2015移动互联网岳麓峰会上,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全球常务副总裁、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作“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投资机会与思考”主题演讲。熊晓鸽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而所有人都处在同一起跑线,这给了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年轻人很多机会。
说投资:心理负担重,难逃脱“28定律”
从1993年开始,IDG成为国内最早的风投公司,到现在掌控各类风险基金约50亿元,20多年间共投资了400多家公司,其中60%以上是与互联网相关,有80多家成功上市。
“做投资,很多好的项目看起来都很不错,但是投多少钱,什么样的估值投下去,什么时候退出,其实心理负担很重。”熊晓鸽说,做风投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样简单,投钱比赚钱更难。他进一步解释,因为没人愿意赔钱,但是大家又都难以逃脱“28定律”,即20%的项目赚回80%的钱,也就是说投10个项目,争取有两个挣大钱就很不错了。
IDG这些年赔本的投资究竟占多少?10%左右,熊晓鸽给出这样一个数据。但是在他看来,这些失败得出的教训比金钱更重要,因为他会将这些教训告诫他的团队,同时告诫下一个被投资对象,避免犯类似低级的错误。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投资人熊晓鸽。成功帮助超过80家企业上市,现在他选择90后,投资一亿美元成立90后基金。在这场有关趋势的选择中,他究竟发现了什么?他又要对90后说些什么?下面是20151221期开讲啦,熊晓鸽对的部分演讲。由于演讲稿实在太长,这边就分给大家分享一下他的开场白。
可能刚进大学的人都会想:我怎么样度过这大学的几年?很多人也在想要创业。我听到很多人说,我们现在创业是不是已经晚了?不像当年,马化腾、李彦宏创业那么容易,人家都做那么大了,我们还有什么机会呢?
创业说起来是非常好听的一个事情,但是实际上,在创业的过程中有非常多的艰难困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失败一定是会多于成功的。我这个人特别迷信“二八定理”,就是说,不管你投多少公司,做多少事情,最后的结果永远是百分之二十成功的公司,赚了百分之八十的钱。我们投了快四百家公司,有八十几家上市的公司,也是“二八定理”。那么我们看过的一些公司,没有投的公司,还有很多的可能是失败的公司,没有一个人愿意失败。没有一个人觉得我想创业,我会失败。但是,你要知道失败是个大概率的事情,而成功是个小概率的事情,也就是说,失败的一定是多数。
熊晓鸽的微博昵称是“熊晓鸽2,目前粉丝数是254.7万。想要成功吗?想要更好的投资吗?那不妨关注一下熊晓鸽的新浪微博。。熊晓鸽经常会做爱微博上分享一些短文和新闻,而且都是有学问的。可以说,每个人的成功的方法不同,但是对成功的坚持是一样的。关注熊晓鸽的微博,了解他的心路历程。了解他的思维。为你的成功道路添加一盏明灯。
熊晓鸽微博地址:
2015年12月23日,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熊晓鸽在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表示,中国互联网行业现在面临的最大瓶颈是:不能支持好的互联网公司上市。同时他也表示,没有投资阿里,是他最大的失败,那么,熊晓鸽为什么没有投资阿里呢?下面是他演讲的内容。
没有投阿里,这是我最大的失败,还包括建章的携程
最近,我正好在过去三个月中间到德国、欧洲待了一段时间、在美国待了一段时间,跑了很多地方。我发现在美国很多人给我打电话的时候,用美国的电话没有那么清晰,我说你打我中国电话,中国电话更清晰。所以,我的意思是说,在互联网时代,在基础的技术和设施方面我们跟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比都不会差,甚至很多方面都是领先的,这是一个好的地方。
不好的地方或者需要加强的地方在哪里?也许是投资的机会,我们这些互联网公司,包括BAT也好,当然我们很荣幸投了BAT中间两个公司,一个百度、一个腾讯。
没有投阿里,这是我最大的失败,还包括建章的携程。我们现在有一个奇怪的东西,这些公司它的客户应该说差不多百分之百都是国内的,可是我们这些公司上市,它的主要股东和股民都是老外、都在国外。像这种消费类的互联网公司,我认为他们应该最好是就在国内,上市在国内的市场上。
所以,你看到很多的公司拿回来、拆了结构做这个事。我们在五年前融了一个人民币的基金,我们拆了一个原来用美元投的叫暴风科技的公司拿回来做的,这个基金于今年3月份在国内上市了,IPO的,现在股市下来了,还是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回报。更多的一批消费类的互联网公司,可能应该拿回来在国内上市,我觉得这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熊晓鸽能有如今的成就离不开老婆罗燕的支持,有人说,谁能被熊晓鸽看上,就相当于走出胜利的一步。因为在他那你可以学到很多。但是这样成功的熊晓鸽,在老婆面前还是一个温情男子。下面是熊晓鸽老婆罗燕的详细资料。
1957年罗燕出生在上海市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她被寄养在爷爷家里,“文化大革命”爷爷被抓走了,她开始自谋生路。中学没毕业就到纺织厂当了档车工,业余时间参加工人文化宫的活动。1978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1982年毕业后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当话剧演员。1983后在《非常岁月》中出演女主角许荣英,接着在史蜀君导演的影片《女大学生宿舍》中饰主角匡亚兰,一位经历了苦难的生活但不为命运所屈的青春少女。表演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熊晓鸽是波士顿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他的投资案例很多被大型公司看好。也因此他经常受邀演讲。下面是熊晓鸽的个人经典语录。
1、我一向以为,要投资一个行业,一定要亲自试水,否则永远只能在浅滩徘徊,无法享受大海弄潮的终极挑战和快乐。而对一个行业的深入了解,也往往会成就日后投资的神来之笔。一个优秀的投资人,在追求可观的资金回报之外,不能放弃的,还有梦想和激情。——摘自熊晓鸽个人微博
2、如只想挣钱,风险投资宁愿投资电影公司,也不会投资单部电影。原因很简单,一锤子买卖,风险太大。而我认为,对一个成长潜力无限的产业和市场而言,一定要敢于“走险”。——摘自熊晓鸽个人微博
3、在微博上“潜水”的阎焱昨晚问我,最近几周怎么不见你发微博了?我回答:太忙。今晨闲翻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一段话令人深思,原文摘录与众共享:“在哲学的观点上看来,劳碌和智慧似乎是根本相左的。智慧的人绝不劳碌,过于劳碌的人绝不是智慧的,善于悠游岁月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摘自熊晓鸽个人微博
4、中国现在有一个让全世界嫉妒的事情,就是很有钱,民间也有很多钱,国家也有很多钱,这个钱怎样高效率的使用起来。举个例子,上次金融危机的时候,如果我们有一个基金可以在国外投,其实最好的办法不是抄国外公司的底,而是就买腾讯、买百度的股票,收益一定会很好。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聪明人不少,但是很多制度把自己的手脚给束缚住了。——摘自熊晓鸽《PE行业融资效率太低是最大的问题》博文
5、我一向认为中国的市场可能是历史上最难能可贵的市场。这里不仅仅是创业者的天堂,也是投资者的天堂。因为有太多的机会,而且国内的证券市场,包括国外的证券市场,都非常看好中国公司。
6、信心爆棚,这是目前我最大的担心。因为钱多了,你会觉得什么都不怕,这是最容易犯错误的时候。如果要我和同行说点什么,我觉得市场冷的时候,你永远不要丧失激情以及对市场的信心,因为这个时候可能是最好投资的机会。市场冷的时候,你的心必须热;而市场热的时候,你必须要冷静地看待机会。这是一个辩证的道理。美国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态度决定一切。我觉得作为一个好的VC或者PE的投资管理人,要永远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保持一份很正常的、很健康的、很理性的心态。——摘自熊晓鸽在2010年新浪金麒麟论坛上的演讲。
7、我觉得在中国最激动人心的一点就是,你能够摸索出中国市场上的需求,同时把国内、国外学到的东西,找到很能干的人让它变为现实,实现梦想,我觉得这是中国市场上最激动人心的地方。——摘自熊晓鸽在2010年新浪金麒麟论坛上的演讲。
8、中国有句俗话,驴多乱叫、马多乱跳、人多乱套。我过去一直说,中国金融服务跟美国相比,美国人才太多了,人多成灾。而且他们很聪明,大家都在那里竞争,就都去创新,创新过度就泛滥成灾了。而我们中国这样的人才又太少。
可是中国需要管理的现金却比美国不知道多多少倍,怎么来管理这些钱,就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所以我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过,希望海外从事金融业的华人回国工作,因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中国才是金融服务的天堂。——摘自熊晓鸽《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机会》博文
9、任何一个投资公司想要的是,创造一个很成功的公司。帮助这个公司上市,帮助其取得更多的资金来发展,然后我们退出。退出以后,这个公司还要能够持续地发展,不仅仅是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才谈得上成功。——摘自熊晓鸽《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机会》博文
10、我的工作就是做投资,只琢磨3件事:一是市场,二是产品,三是管理团队。实际上,最根本的就是琢磨人。琢磨一个项目进入的时机,还要观察项目的团队对资本的复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