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成语故事里主人公的身份及事件经过(十二)
一败涂地用来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其主人公指的是汉高祖刘邦。
秦朝时候,作为沛县泗水亭长的刘邦押送一批老百姓到骊山做苦工;不料走到半路,接二连三地逃走了很多,刘邦想:这样下去,不等到骊山,就一定会逃光,自己免不了要被治罪,他想来想去,索性把没有逃跑的都释放了,自己和一些不想走的人躲在芒、阳二县交界的山泽中。秦二世元年,陈涉在大泽乡起兵反秦,自称楚王。沛县令想归附,部属萧何和曹参建议他说:“你是秦朝县令,现在背叛秦朝,恐有些人不服,最好把刘邦召回来,挟制那些不服的人,那就好办了。”沛县令立即叫樊噜去请刘邦。可当刘邦回来时,沛县令见他领有近百人,恐他不服从自己的指挥,又懊悔起来。于是下令紧关城门,不让刘邦进城。刘邦便在城外写了一封信,绑在箭上尉给城里的父老,叫沛县父老们齐心杀了县令,共同抗秦,以保全身家。父老们果真杀掉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进沛县,并请地做县令。刘邦谦虚地说:“天下形势很紧张,假若县令的人选安排不当,就当“一败涂地”,请你们另外迟择别人吧!”但最后,刘邦还是当了县令,称做沛公。
学富五车用来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其主人公指的是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惠施。
战国时期,宋国惠施的学问广博,他的文章斡旋五国兴衰,道术杂乱无章,言辞多有不当。他分析事物之一,说:“大到极点而没有边际的,称为大一;小到极点而没有内核的,称为小一。没有厚度,不可累积,但能扩大到千里。天和地一样低,山和泽一样平。太阳刚刚正中的时候就偏斜,万物刚刚生出就向死亡转化。大同和小同相差异,这叫‘小同异’;万物完全相同也完全相异,这叫‘大同异’。南方既没有穷尽也有穷尽,今天到越国去而昨天已来到。连环可以解开。我所知的天下的中央,在燕国之北、越国之南。泛爱万物,天地合为一体。”
一箭双雕用来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其主人公指的是南北朝时期的神箭手长孙晟。
南北朝时,北周有个叫长孙晟的武将,善于射箭,又智谋超人。他曾被派遣护送公主到西北突厥族去成婚。突厥族国王摄图很器重他,把他留了下来,常让他随自己一起去打猎。有一次,摄图看见两只大雕在空中争夺一块肉,便交给长孙晟两支箭,请他将雕射下来。长孙晟跨马前奔,拉开弓,只听嗖的一声,一箭竟穿过两只大雕的胸脯。雕顿时双双落下。
一曝十寒用来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其主人公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
战国时代,孟子是当时的一个着名辩士。有一次,孟子对齐王的昏庸无能、做事没有毅力、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大王您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然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您却把它放在阳光下晒一天,再放在阴寒的地方冻十天,它哪里还活的成呢!我跟大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大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您,那些奸臣又来哄骗您,您又会听信他们的话,我又能怎么办呢?”接着,他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的。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想着有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它。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
移花接木用来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其主人公指的是战国时期的楚国权臣李园和他妹妹。
战国后期,楚考烈王没有子嗣,心急如焚。赵国有一个叫李园的人,虽出身平民,诡计却很多。当他听到楚王为没有子嗣而焦急的消息后,便想把自己的漂亮妹妹献给楚王,以便攀龙附凤,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楚王后宫至今只生女,李园便心想,如果妹妹在入官前能怀上身孕,起码生男生女的机会各占一半。如何让妹妹暗结珠胎后再献给楚王呢?李园想出了一条妙计。这天,李园以其能言善辩的特长,求见春申君。他先表现出怀才不遇、满腹牢骚的悲愤心情。转而大吹特吹春申君礼贤下士的美德和遍选天下能人奇士的传闻,使春申君收下他做门客。之后李园便假若无意地向春申君举荐自己的妹妹,春申君见后当即留下她作侍女。这天夜里,便占有了她。不久李园的妹妹就怀上身孕。李园知道以后,便和妹妹合谋入宫之事。于是,李园的妹妹向春申君吹起了枕头风,先说楚王至今无后,假若楚王去世,春申君难保有杀身之祸。接着表示自己侍奉时间不长,怀孕之事别人尚且不知,假若自己此时进宫,到时生下男孩继承王位,到时这天下岂不就是黄家的了。春申君听后大为感动,第二天便开始着手部署,然后向楚王进谏,将李园之妹送入宫中,不久,李园的妹妹果真生下男孩,楚王非常高兴,当即封他为太子。
游刃有余用来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其主人公指的是战国时期的一名厨师。
战国时候,有个厨师宰牛的技术非常高超。有一次,他给梁惠王宰牛,梁惠王见他宰得又快又好,惊奇地问道:“你的技术怎么能够达到这个地步的呢?”厨师回答:“我开始学宰牛时,眼里只看到整个牛,不知道从哪里下刀才好。以后经过摸索,我才逐渐掌握了牛的身体结构,哪里有肌肉,哪里有筋脉,哪里是骨头,哪里是骨节间的缝隙,心里都弄得清清楚楚了。这样,我再宰牛就顺骨缝进刀,慢慢转动那薄薄的刀刃,宰起来就觉得不费什么力气,里面还挺宽余呢(原文是‘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所以我的刀子用了十九年,宰了几千头牛,还好像是新磨出来的一样。”厨师又说:“即使这样,遇到那些筋骨交错,非常难办的地方,我还是非常重视的。不过,当我宰完一头牛之后,我提起刀来,向四周看看,那时候我真是感到痛快,感到心满意足啊!”梁惠王听了,连连称赞说:“我听了你的话,也受到很大启发啊!”
声东击西用来形容以假动作欺敌,掩护主力在第一时间击其要害。其主人公指的是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班超。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但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于是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自己的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故意放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大喜,误认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便想趁此机会,追杀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他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被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走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稍重的报告,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
扑朔迷离用来比喻事情模糊复杂,真相难辨。其主人公指的是北魏时期著名人物花木兰。
北魏时,有一户姓花的人家,老父叫花弧。花弧有一个女儿,名叫木兰,她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武艺十分高强。那时,北魏经常和外族打仗,朝廷下令征兵,木兰的父亲年纪太大,弟弟又小,于是木兰就想装扮成男子,替父从军。她穿上父亲当年穿过的盔甲,威风凛凛地去见父亲,表明自己的决心。花父很感动,但是并不放心。于是,花木兰要求与父亲比武,如果胜了就让她去从军。花弧向来不服老,就答应了。父女俩就在花园里比剑,你来我往。花弧毕竟年老体衰,终于支持不住,败下阵来,只好同意木兰代替他去从军。木兰武艺高强,智勇双全,打了很多次胜仗,立下了大功。出征十二年,但是谁也不知道她是女子。敌人终于投降了,木兰凯旋,换上女装。战友们惊叹道:“我们同行十几年,都不知道你是个女子!”木兰捉来一对雌雄兔子,然后笑着说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意思是说我女扮男装,就像在地上走的兔子难以分辨出雌雄一样,根本看不出来我是男的还是女的啊。
斗酒百篇用来形容才思敏捷。其主人公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
唐玄宗时,大诗人李白供奉翰林。有一天,玄宗在宫中欣赏歌舞音乐,可听来听去,全是些听腻了的老歌词,他感到十分乏味,于是就下令宣李白进宫作几首新歌词,以供娱乐。侍从们赶紧去叫李白,却怎么也找不到他。最后,好不容易在大街上的酒馆里找到了他,但是他已经喝得醺醺大醉了。听说玄宗宣他进宫,他乜斜着醉眼说:“我是天上的酒仙,皇帝哪里管得着我!”宦官们好说歹说,他才敞着衣襟,登上了进宫的大船。到了宫中,刚才的酒力发作得更厉害了,李白大醉不醒。玄宗皇帝又气又急,只好让宫女们用凉水将他喷醒,还是非要让他作诗不可。李白勉强睁开眼,拿过递上来的笔,一会儿便写出了十多首能唱的新诗。唐玄宗接过去,一首一首地看着,每看一首,都赞不绝口。后来,杜甫听说了这件事情,便写了《饮中八仙歌》。诗中除描写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七位当时著名的豪饮诗人之外,特别描述了李白这一段酒后豪情,记录了他对玄宗之命令视若儿戏,醉中所作新诗句句珠玑,深得玄宗赞赏的故事。诗中写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