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搞笑又残酷的印度神片!竟然拍出了中国教育的痛!可怜天下父母心

2017-07-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印度电影一直是世界影坛一个神奇的存在. 即使贫穷和落后,印度"阿三"这些字眼总是围绕着这个神奇的国家, 提及印度的教育.文化在我们的固有思想中也一直与封闭.落后,荒诞不经有关联.印度的电影也总是毫无营养的唱啊跳的歌舞片, 但近些年来,印度电影却用事实证明了,我们并不能以固有印象去看待他们的电影. 近年来印度电影以深入国情的内容.针砭时事的深刻性.幽默搞笑的歌舞片剧情于残酷的社会现状结合的<三傻大闹宝莱坞>, 燃情热血的积极女权思想的<摔跤吧,爸爸><神秘巨

印度电影一直是世界影坛一个神奇的存在。

即使贫穷和落后,印度“阿三”这些字眼总是围绕着这个神奇的国家,

提及印度的教育、文化在我们的固有思想中也一直与封闭、落后,荒诞不经有关联。印度的电影也总是毫无营养的唱啊跳的歌舞片,

但近些年来,印度电影却用事实证明了,我们并不能以固有印象去看待他们的电影。

近年来印度电影以深入国情的内容、针砭时事的深刻性、幽默搞笑的歌舞片剧情于残酷的社会现状结合的《三傻大闹宝莱坞》,

燃情热血的积极女权思想的《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被赞为印度版“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以及最近这部结合了印度乃至整个亚洲教育现状的兼幽默与犀利的电影《起跑线》。

《起跑线》讲述了一个依托于现实又有着戏剧渲染的故事,

一对印度的中产阶级夫妇:服装店老板与太太米塔为了让年幼的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想尽了各种办法。

他们不惜花费重金找中介、搬家到学校附近、买大量的奢侈品装扮自己、举办派对只为结识更多上流社会的人。

甚至自降身价住到贫民窟只为换得一个贫困生的身份。而当他们终于费劲心思要将女儿送进名校时,事情却又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近来年的印度电影可谓是风生水起,

《三傻大闹宝莱坞》调侃了古板、僵硬的教育理念,

《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则批判了重男轻女的传统…..

这一个个提起来因为根深蒂固、难以解决而让人伤心的问题,一个个原本沉重的话题,

却被印度人机智的用充满喜感的剧情包装起来,让整个故事既有启发意义,又轻松、幽默,

不同于某些将沉重大道理以说教的形式强加给观众,使得观众厌恶的方式,

印度电影总能将残酷现实的社会问题以一种幽默风趣又一针见血的方式展现给观众,很有观赏性。

《起跑线》在剧情设定和表达方式上也结合了这样既有现实主义严肃、又有戏剧化的喜剧幽默效果,

这使得观众们在看整部电影的时候笑中带泪,营造出了一种观感轻松、看时又有深刻思考的绝佳效果。

比如拉吉第一次为女儿报名时,缺乏经验,凌晨五点才到达现场,结果排在了队伍后方,

因为很多家长都是提早排队,有的甚至凌晨12点就来了。

这一段本来是犀利的讽刺了印度眼里严峻到近乎变态的私立学校申请制度。

导演却机智的在其中加入了幽默因素:

前方的家长一脸习以为常还带着一丝炫耀的举起了矿泉水瓶中的小便。

这样的幽默元素一加入,其实更深刻的让观众们感到可怜天下父母心,和印度求学的惨烈现状。

中产阶级的拉吉夫妇为了可以使女儿入学最好的学校,不惜花重金搬进了学区房,并开始了一系列假装上流人士的行动。

他们一系列荒唐可笑的举动,其实是导演饶有心思的以另一种视角批判印度人日渐阶级固化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明明是一个国家的人却存在着各种各样残忍的鄙视链,天性本该单纯快乐的孩子却因为成年人的世界变得世俗刻板,人人趋炎附势企望向上爬的丑态、势力。

皮娅在和小朋友玩耍时竟然因为不会说英语被隔阂,

成人世界的阶级鄙视链竟然从孩童时代就被茁壮培养起来。

在拉吉夫妇准备的上流社会趴体上,幼小的女儿皮娅兴致勃勃的拉着爸爸的衣角,在众人面前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歌舞本是印度自古以来的特色,却被一心一意追求西方文化的印度民众们当做可耻低级的笑点,

一群尊贵的客人捂着嘴站在趴体里看着皮娅和父亲翩翩起舞的姿态,让人感到心酸。

印度电影中简易、密集的笑点在这部电影中依旧被熟练运用。

不同于我国《父子雄兵》《屌丝男士》《别闹了,兄弟》这类总是扯到低俗点、打着各种擦边球的玩笑、恶俗化女性的媚俗喜剧电影。

《起跑线》中的笑话都是既能戳中观众们的笑点也有着犀利严肃的讽刺意味的。

拉吉夫妇为了可以融入上流社会的生活,跑去奢侈品店疯狂采购了一番。

一连串长镜头将两人带入我们的视线,夸张的DIOR耳环、闪着光的PRADA墨镜、故意翻起立领露出大衣后领的巴宝莉标志……

夸张闪烁的打灯,放慢的长镜头,拉吉夫妇自信阳光的表情,各个品牌镜头的特写……

让观众们不仅对这对“土大款”忍俊不禁,这样夸张流畅的长镜头运用起来效果极佳。

造就了视觉和心灵的双重幽默效果,并且深刻又通俗易懂的讽刺了印度阶级固化、人人趋炎附势的利益至上的风气。

后半段拉吉一家为了得到贫穷生名额不惜入住贫民窟的桥段,

既满足了电影剧情上铺垫—发展—高潮—延宕—高潮—结尾这样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也更加直观的展示了印度阶级固化现状下贫富差距,

和穷人们虽然生活在肮脏贫穷的生活环境中,却拥有一颗颗善良、大方的心。

穷人们在拉吉一家刚来到贫民窟就大方的分给其甜点、主动地帮忙抬起行李;

他们愿意和朋友分享自己微薄的工资,甚至不惜以生命的代价碰瓷只为了拉吉的女儿可以上到梦想中的学校。

穷人像穷人,穷而有骨气。在贫民窟的一段戏温馨温暖,可以让人感到穷人们自立自强,互相帮助,热情善良的生活态度。

一前一后的冷眼势力与平和安详作为对比,跌宕起伏的电影情节,以及最后十分钟的片子的正能量演讲都十分套路。

但《起跑线》却处理得非常好,将印度乃至全亚洲竞争激烈、甚至引起人民思想行为过于利益至上的丑态表现的无疑。

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教育的套路式呈现,还在片中引入了印度特色的歌舞、自嘲印度的挤公交文化;

大胆批判了印度的教育制度和阶级固化;

甚至深入了现代人的内心,似乎当下所有人都是利益至上,不择手段的为了地位、未来、权势、金钱改变自己的生活和身份。

却不会像贫民窟的那些穷人们一样,拥有对陌生人的善意和热情,对朋友、家人的信任与关爱。

《起跑线》是一部观起来轻松,观后让人产生反思的电影:

什么时候我们忘记了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的?我们是否跟着这个浮躁的社会随波逐流了太久。

这部《起跑线》不仅描述了印度的教育现状,也是实实在在扎到了中国观众的心中。

笑中带泪,轻松又深刻,《起跑线》是一部富有印度特色的优秀电影。

也是当代印度电影奋起抢占亚洲乃至世界市场的注脚。

虽然当下,我国的《战狼2》《红海行动》这类军事爱国主义热血电影奋勇至上,但是这类深刻社会现状的优秀电影还实在是少数。

中国教育的痛,居然被印度电影呈现了出来。

这也激励了中国的电影人们,我们再不努力,可真要被别人甩出一大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