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野封神榜 蓝天野濮存昕解读人艺精神:艺术至上 戏大于天

2018-01-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今天,北京人艺60岁.1952年6月12日夜,东城区史家胡同56号(今20号)院内,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代表北京市政府宣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

今天,北京人艺60岁。1952年6月12日夜,东城区史家胡同56号(今20号)院内,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代表北京市政府宣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60年过去了,北京人艺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已经远超过一座剧院的范畴。她汇聚和培养了一批中国最优秀的戏剧人才,排演了一批反映中国生活、塑造典型人物的经典剧作,形成了具备民族特色与世界视角的“北京人艺演剧学派”。更重要的是,她始终传递着对艺术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精神核心,人艺终身院长曹禺称之为“艺术至上”。人艺的排练场里高悬着“戏比天大”的牌匾,在这里,没有什么比艺术创造更重要。值此60年继往开来之时,本报采访北京人艺第一代表演艺术家蓝天野,北京人艺副院长、著名演员濮存昕,北京人艺博物馆馆长刘章春,一起来解读人艺的传统,人艺的精神。从中也许我们可以体会到人艺60年来长盛不衰的经验所在。

蓝天野 坚守提供真善美原则

60年前,北京人艺组建了强大的领导阵容,伟大的剧作家曹禺、总导演焦菊隐还有欧阳山尊和赵起扬,“四巨头”们朝着建设莫斯科艺术剧院的目标,一边摸索,一边带领我们建设着北京人艺。我们体验生活,提高个人修养,踏踏实实地稳步向前走,这才让剧院有了一定的基础,逐渐摸索着正确的演剧之路。

我们培养演员,让演员知道“戏比天大”;办学员班,灌输大家学习“一棵菜”。一篇《演员的道德观》,要大家懂得什么叫做“德艺双馨”。焦菊隐先生提出的“深刻的内心体验,深厚的生活基础,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风格和传统都慢慢地继承下来,才形成了北京人艺如今这座殿堂。但即便是殿堂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有敬业和不敬业之分,良莠不齐是自然现象。

北京人艺到今天应该说,已经是五世同堂了。60年后回顾以往,北京人艺从来没有过不存在问题的时候。路是坎坷的,但我们还有香火,虽然这个香火并非几十年前的那炷香,但它依然在延续。可是在纪念60年的同时,我们除了守住传统还应该做什么?

回想焦菊隐先生一生的探索,就是为了人艺的演剧风格,他的主张既大胆又创新,这才有了北京人艺。而这些思想精髓也引导着林兆华、李六乙等人艺的后人们不断探索。虽然这些探索也有争议,但我们既不保守,也不封闭。唯一要坚守的原则,那就是为观众提供最好的精品,提供真善美的东西。

濮存昕 人艺信条是“戏比天大”

24年前,北京人艺第一次到上海演出的时候,当时的上海媒体写过一个标题:《人艺的旗子打多久》。那时候整个文化环境不像现在的市场化,剧场演出也不多,他们提出的质疑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