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申乾隆 【CAFA讲座】傅申:乾隆皇帝《御笔盘山图》与唐岱
2015年4月27日下午两点半,台湾学者傅申于中央美术学院红椅子报告厅进行专题演讲,主题为“乾隆皇帝《御笔盘山图》与唐岱”。
研究聚焦于明清两代的傅申先生认为,二十年前清代宫廷艺术未受人们重视,收藏界也不愿购买乾隆的书画,其时台北故宫的研究员,尚且以讥笑讽刺的眼光看待乾隆如面条的书法,以及如打油诗的古典诗作;近年其作于拍卖市场的价格已不可同日而语,越来越多的学者也以他为研究对象。
由于他并非诗人或鉴赏家,其努力却超越史上的诗书家,其诗书画作亦具有作为历史材料的研究价值,未来应得如红学之于红楼梦,将乾隆及其相关文物发展为一门“乾隆学”。
书画界历来视《御笔盘山图》为乾隆的重要作品,傅申先生经过多重比较与鉴定之后,得出“此画并非乾隆所作”的结论。并在演讲中抽丝剥茧地展开图像比对与推论。该研究透过深入个案分析的方式,在时代大风格中辨析个人风貌。
《石渠宝笈》记有此画,其中,记载乾隆“属笔于四月上旬,成于七月上旬”,游历此山一次,便题一诗于画上。由画中可见,画面主体的上方钤有一印,印文为“静寄山庄”,另有多首题画诗,或大或小地占据留白的版面。静寄山庄为乾隆曾建私人行宫,位于今日天津市蓟县的盘山之上,位处北京与东林中间,自北京城出发至此约五日路程。今已不复见,旧址上仅存两口古井,山上满布松泉奇石,可见长城。
乾隆早年习画工笔花鸟,仿宋人,求逼真精工;书迹则深受《快雪时晴帖》影响。藉由参照目前已被断定为乾隆之作的其他作品,包括手卷、册页,知其登基之后,作为一位忙碌的皇帝,他仍多有临摹元明人之书画,用笔风格不似前期缜密,而是笔墨稚拙、皴法简单,追求率性自真,并充分体现于他的人物、山水、花鸟画作中。
由此归纳,洞见了乾隆的行笔特色,并显着地说明用笔繁复,构图交错、树木参差的《御笔盘山图》,不应隶属于同一位作者。
如是,《御笔盘山图》真正的作者将是?傅申教授指出,当时宫廷画中,常见多位画师共同合作,或与皇帝合作完成一幅作品的现象,例如其时流行“画中有画”,画师画乾隆卧坐榻上观看自己的肖像图,后方屏风的山水则由乾隆亲笔完成。
他举出其他亦归于乾隆名下,却不似其风格的多幅画作,与当时相关的宫廷画家交叉比对,并聚焦于山水画一类,检视这些画家的描绘山水的造型、皴法与构图,发现皆与《御笔盘山图》同样地构图繁复,应是跟随皇帝四方巡行时,为求纪录山川大景而作,其功能性远高于个人的抒情遣怀。
透过以上比较,发现唐岱之作中,山石具阴阳面、松树高而细长、树叶呈伞状,该特殊造型与《御笔盘山图》中的石木最为相似。唐岱习自王原祁,王原祁仿王蒙画山石之法,傅申从山水画的发展轨迹,比较其他署名为唐岱的作品,归纳其特殊符号──山石、松木的运用方式。
在谜底揭晓,得出结论之后,傅伸进一步列举出其时宫廷画师之间的合作具体情况,以对此画的现象作出更有力的证明。由纪录清画家一日工作内容的宫廷档案中,可知如乾隆所赏赞的郎世宁,工作量繁浩,常常仅亲笔完成一幅画中主要人物的面容,其余配景、山石则交付其他画工。
郎世宁与唐岱常有合作,郎氏署名的人马画中,可见唐氏特殊的树石配景,其披麻皴较往日更为立体,则是受到郎氏的影响;此外,唐岱亦代郎世宁落“郎世宁”款。其他宫廷画家之作中,画内的远山树石亦见唐氏身影。
此类共同创作皆来自乾隆的指定,时而皇帝自身亦参与其中,例如,他曾起草一横批,并命唐岱将之放大成画。由此看待《御笔盘山图》中的作者谜题,足以说明,应是多次亲自游历盘山的乾隆所构想或提供山林的位置、格局等讯息,并由未曾亲临此地的唐岱实际执笔,故不见乾隆之笔墨,却是为二人合力之作。
此论为傅申先生早期的著作,透过一次个案分析,他向现场有志于从事书画鉴定的听众表示,画作之真伪乃是奠基于大量相关文献材料的阅读与整理,并应养成亲临博物馆,面对原作的习惯。计算机数据将提供研究者更大的可能性,然而透过计算机扫描的画作,却像“婚纱照中的新娘”,无法使人们准确地感受到原作的大小、质地、笔触,以及缘之而生的丰富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