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钫函谷关 寻访张钫当年大战潼关、函谷关古战场
张钫撰写的《秦陇豫复汉军东征记》、《陕西辛亥革命东征日记》(1911年10月21日至1912年2月)、《辛亥革命中潼关的三次攻守战》、《秦军东路战事日记备考》、《陕西辛亥革命东路战役的日记及函件》、《河南辛亥革命的回忆》等,都详细记述了他1911年9月任陕陕西秦陇复汉东征军大都督,响应辛亥革命起义,率东征军与清军赵倜部三战潼关,并与清军在阌乡、崤山、灵宝、函谷关、陕县、义马、渑池、张茅、硖石、英豪、观音堂等地艰苦作战,大败清军,在此战役中许多辛亥志士为此献出了生命,在1912年秋,张钫先生返陕途径潼关,还书写了感怀辛亥革命东征将士条幅,以此缅怀先烈。
在我们收集的陕西、河南文史资料、民国大事记、民国时期的重要刊物、报纸以及记载辛亥革命的许多历史书籍中,包括台湾出版的各种历史书籍中也都记载了张钫当年在潼关、函谷关大战清军的历史,因此,陕西的潼关,河南的函谷关等地名深深印入脑海,也非常想沿着张钫当年作战的地方进行寻访。
09年8月中旬利用休假专程去了潼关、函谷关。出发前上网查看了三门峡市地图,对张钫当年作战的地形有了初步的印象。8月25日我们从北京乘火车到三门峡。8月26日我们从三门峡驱车走连霍高速大约1个多小时就到了潼关。
陕西高速路收费站"陕西潼关"几个红色的大字映入眼帘。进关后我们的车子围绕潼关新老县城转了一圈,当年张钫率秦陇豫复汉东征军与清军激战的潼关东城门楼不复存在,仅看到后修建的东门,门额有"秦东门"几个字。
在潼关文史资料中记载:"辛亥革命后,任秦陇复汉东征大都督张钫,曾为潼关城楼题书门额,东城门为"屏藩两陕",西城门为"控制三秦",北城门为"霸英",上南门"览山",小北门为"镇河",唯南城门原题"风翙",与"张凤翙"名字巧合而未改题"。历经多年的战乱,张钫为潼关东南西北城楼题写的门额也早无踪影。
虽然潼关东西南北古城楼不复存在,也没有亲眼目睹张钫当年进驻潼关后题写的门额,很是遗憾。但是,我们身临其境,能来到张钫先生亲临的战场,也是颇有收获,感慨万千,尤其是对潼关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军事战略地位,有了切身体会。
它地处陕西东端,秦、晋、豫三省要冲,南障秦岭,北阻黄河,东连函谷,西拱华岳。这个以自然山川组成的军事要塞,历来被誉为"三秦锁钥"、"四镇咽喉"的天险重关,军事上进可攻,退可守,历代驻有重兵,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三月的"曹操、马超之战"、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三月的"刘裕与后秦军之战"、唐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的"安禄山、哥舒翰之战"、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十月的"黄巢、张承范之战"、明崇祯七年(1634)七月的"李自成六战潼关"以及清宣统三年(1911)的"秦陇复汉军三战潼关"古今著名的六大重要战役被载入史册。
潼关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40年代初期日寇又发动入侵中原之战,陷洛阳、过陕县,直抵灵宝十二河,距潼关仅约十公里,望关生畏不敢进关而溃退,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属绝无仅有。
从潼关出关往灵宝下高速公路,函谷关就在眼前了,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秦函谷关,在离这儿不远的北边和新安县分别还有魏、汉两处函谷关的遗址。灵宝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据记载,3000多年前周康王时就已经置关了,它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名气也最大。
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克"之称。它还因二千多年前中华文化圣贤老子在这里著写了不朽的经典著作《道德经》,故又被称为千古雄关、道家之源。
函谷关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讶尘向北空"、"双蜂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代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民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
"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以及张钫帅领的秦陇豫复汉军与清军大战函谷关、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如今的秦函谷关的关楼和城墙是上世纪90年代重修的仿汉建筑,远远望去,城墙自南向北一字排开,建于陡峭的两峰之间,高约十几米,正中留有两个门洞,洞上石碣刻着"函谷关"三字,门洞上矗立着两座三层悬山式城楼,气势还算雄伟,但远没有想像中的味道。
我们随着导游参观了鸡鸣台、望气台、太初宫等景点,也都是新建或重修的建筑,古老的东西早已销蚀殆尽了。中原的许多古迹都是这样,如果参观者缺少了联想和回忆,看的东西也就平淡无奇,反之,即便是一个小土堆、一块秦砖、一片汉瓦也足够你发思古之幽情了。
如今的函谷关,最能引发人们怀古情绪的一定是那条函谷古道。它在关楼的西面,是一条长7.5公里的峡谷,说是峡谷,其实是远古时洪水在这片高原上冲刷出的一道裂痕,两面峰岩壁立,高达六七十米,谷底宽处10米,最窄处只有2米,史书上说"车不方轨,马不并鞍"的确没有夸张。
有一典故中说,用一丸泥封住东边的函谷关,就可以关中称王,万世无忧了!在函关古道上有一块竖立的函关古道简介石碑,走进仔细查看,石碑记载了函谷关历史上著名战例,其中近代战役中记载了"辛亥革命,张钫出关,挺进中原"史料 。 之
后在参观函谷关模型室里,墙壁上把函谷关历史上著名战例按照年代都一一做了介绍,最早的战例是公元前1016年,周武王姬发继位后十一年,出关伐纣。大胜而归,"放牛于桃林",置函谷关,设立专门管理关塞的司险。函谷关自此成为重关。
之后发生了大小战争200多例。随着历史的前进,函谷关的军事地位远不如当年,但这里的战事还没有停息。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两出函谷关,与明军激战在关前的弘农涧河边,明将左良玉败退陕州。在介绍近代"张钫攻关"中写到"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秦陇豫复汉大都督张钫响应辛亥革命起义,率东征大军出潼关,在函谷关与清军赵倜部激战,获胜后夺取灵宝县城,建立政权。"
在我们将要离开函谷关时,在旅游景点又买到由张煥良主编的《魅力函谷关》一书,在书中"函谷关解读"里介绍近代函谷关战役中也写到"近代辛亥革命中,张钫陕西起义,率新军出陕西,与清军赵倜血战函谷关,打败清军,杀入中原。"
今天的函谷关已成为河南三门峡重要的旅游景点。2009年4月3日台湾宋楚瑜先生还到此参观游览,题写"两岸不争,善政无为"8个大字,以表达海峡两岸永久和平之意。
以下附相关图片以及张钫先生为纪念辛亥革命将士书写条幅。据有关资料记载,该文原是一帧亲书的横幅,于1912年秋写于潼关、灵宝,1984年在灵宝民间发现该文,该横幅影印手迹件在《潼关文史资料》
第一辑第47页里看到。原文如下:
辛亥东征感怀
张钫
"秦中起义,于今一载,最可惨而不能忘者,友人刘粹轩、钱定三,与故病之杨勉斋,亡于乱军之伍生,以及将士李长胜、辛建忠、严飞龙、戴凌云诸人。而万家岭旁之诸队官,从予战于潼之西、潼之南、潼之东、盘豆、灵宝、英豪、观音堂、硖石之诸士卒,皆磊落光明,有死无降。
至今想其人,临其地,不禁涔涔泪下也。念义气之结合,恨未得死所,以从其后。睹民国之阽危,恨不能手定,以慰亡魂。时日不再,风涛愈迫,悠悠岁月催人老,磊磊功名何处求!止乎?行乎?静吾心,养吾气,健吾体,练吾神,审时乘势,与当世英雄豪杰再作一番事业,以造福于万姓,而慰已死之友与诸将士地下。吾无憾矣!吾陶然矣!
壬子秋,自京归秦,适值纪念疮痍新复,欢呼共和,回忆往事,不禁恻然。谨志"。(谨志之后盖有"张钫"二字阴纹篆刻图章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