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为什么会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对胎儿的影响

2017-09-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怀孕30周后,由于胎儿在不断增大,而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若引起尿频,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发生尿床应警惕是否存在胎膜早破的可能性.胎膜早破是常见的分娩并发症,它有可能引起各种炎症,需要引起警惕.胎膜早破,又称破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孕龄37孕周的胎膜早破又称为早产(未足月).怀孕37周前胎膜早破的发生率约为2.0%-3.5%. 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PROM)是围生期最常见的并发症,可以对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怀孕30周后,由于胎儿在不断增大,而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若引起尿频,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发生尿床应警惕是否存在胎膜早破的可能性。胎膜早破是常见的分娩并发症,它有可能引起各种炎症,需要引起警惕。

胎膜早破,又称破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孕龄

37孕周的胎膜早破又称为早产(未足月)。怀孕37周前胎膜早破的发生率约为2.0%~3.5%。 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PROM)是围生期最常见的并发症,可以对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胎膜早破可导致早产率升高,围生儿病死率增加,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均升高。

胎膜早破的类型

1、未足月胎膜早破: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孕龄<37孕周的胎膜早破又称为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

2、足月胎膜早破:如发生在妊娠满37周以后,称为足月胎膜早破。

1、胎膜发育不良:除胎膜本身因素外,孕早期准妈妈维生素C缺乏、铜缺乏和孕妇吸烟等因素可导致胎膜发育不良。准妈妈营养不良、维生素C、D和氨基乙糖(羊膜细胞间质组成成分)缺乏,可使胎膜脆性增加,易导致胎膜早破。若缺乏铜、锌等微量元素,致使胎膜变脆,缺乏弹性,容易引发胎膜早破。

2、子宫颈功能不全:在非妊娠的状态下,子宫颈内口可以无阻力地扩大到8.0号即可以诊断子宫颈功能不全子宫颈功能不全主要表现在内口松弛和峡部缺欠。

3、宫腔内压力异常:宫腔内压力不均常见于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宫腔内压力过大常见于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剧烈咳嗽和排便困难等。

4、创伤和机械性刺激:主要分为医源性和非医源性2类。非医源性常见的为妊娠晚期的性交活动;医源性的包括多次羊膜腔穿刺,多次阴道检查和剥膜引产等。

5、生殖道炎症:阴道炎、宫颈炎容易引起胎膜感染,导致胎膜破裂。引起胎膜感染的病原体较复杂,有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尤其是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不易为准妈妈发现。

6、胎位不正:多胎、羊水过多准妈妈,由于羊膜腔内压力过高,容易发生胎膜早破。臀位、横位及头盆不称的准妈妈,可因羊膜腔内压力不均而发生胎膜早破。

7、其他因素:剧烈咳嗽、便秘及提拿较重物体等因素,可导致准妈妈的腹压骤增,也易促发胎膜早破。

1、绒毛膜羊膜炎:亦称宫内感染,发生率约在1.5%-10%之间。临床体征有发热、脉率增快至100次/分、胎心率快、子宫有压痛,如羊水有臭味则提示感染已较严重。血白细胞总数≥15×109/l,中性粒细胞≥90%.羊水培养可能阳性。宫内感染对围产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危险很大,其败血症、肺炎等发生率很高,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2、难产率增加:胎位异常可导致胎膜早破,故对发生胎膜早破的准妈妈应注意有无骨盆狭窄、头盆不称及头位异常。发生难产,产程必然延长,容易导致宫内感染,宫内感染又使子宫肌层包括剖宫产、产钳或胎吸助产等。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下降,产程停滞,手术产率增加。

3、产后出血:宫内感染可以累及蜕膜和子宫肌层,影响子宫收缩而使出血增加,严重者需切除子宫。

4、羊水栓塞:胎膜早破后静点催产素时,如催产素使用不当,可迫使羊水特别是含有胎粪的羊水从子宫颈静脉进入母体循环,发生羊水栓塞,严重威胁产妇生命。

5、胎盘早剥:可导致胎儿死亡及准妈妈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危害胎儿和产妇的生命安全,增加剖腹产率。

1、早产儿:30%~40%早产与胎膜早破有关。早产儿易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儿及新生儿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炎等并发症,围生儿死亡率增加。

2、感染:胎膜早破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时,常引起胎儿及新生儿感染,表现为肺炎、败血症、颅内感染。感染程度与破膜时间长短有关,若破膜时间超过24小时以上,感染率将大大增加。

3、脐带脱垂或受压:胎先露未衔接者,破膜后脐带脱垂的危险性增加;因破膜继发性羊水减少,使脐带受压,亦可致胎儿窘迫。如果羊水流完,可导致“干产”。

4、胎肺发育不良及胎儿受压综合征:胎儿肺发育不良常引起气胸、持续肺高压,预后不良。破膜时孕龄越小、引发羊水过少越早,胎儿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越高。如破膜潜伏期长于4周,羊水过少程度重,可出现明显胎儿宫内受压,表现为铲形手、弓形腿、扁平鼻等。

胎膜早破有一定的症状,孕妈提前了解胎膜早破的症状,在早期如发现有类似症状,应及早就医检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胎膜早破的症状。

1、胎膜早破的症状

胎膜早破的症状主要是看有或没有各种原因突然阴道排液,排液的量可多可少。胎膜早破的阴道排液通常为持续性,持续时间不等,开始量多然后逐渐减少,少数为间歇性排液。阴道排液通常与孕妇体位变动、活动与否有关,孕妈们如果在孕期剧烈运动后发送突然排液,就要考虑胎膜早破的可能。

2、胎膜早破的体征

孕妇仰卧位可能见到阴道口有液体流出,也可能无任何液体流出;如无液体流出,肛查时上托阴道后穹隆上推胎头按压宫底或孕妇变动体位可有液体由阴道口流出,这些辅助操作后可能仍不见液体流出。所流出的液体通常稀薄,可能混有胎粪或胎脂。急症住院的孕妇可能带内衣卫生巾或卫生纸来医院,医生也会对这些进行仔细检查。

如果怀疑发生胎膜早破,医生一般会要求产妇做如下检查来具体诊断:

1、阴道分泌物PH值测定

可用试纸法测定,如pH≥7,多已破膜,因阴道pH值为4.5~5.5,而羊水为7~7.5。

2、经腹羊膜腔穿刺

注入靛胭脂如由阴道流出,诊断可确定。

3、阴道液体涂片

待干后镜检,查见羊齿状结晶,用0.5‰美兰染色查见淡蓝色或不着色的胎儿上皮及毳毛;用0.1~0.5%硫酸尼罗兰染色,查见桔黄色胎儿上皮细胞,均可诊断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发生后,羊水外流的现象会持续存在,胎膜破裂后,除胎儿吞咽外,会有羊水自阴道流出,在胎盘功能正常,胎儿功能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只要羊水不是过多、过快地流出,宝宝仍可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来调解羊水量,以尽可能保证自身生存的液体环境。因此,医生会要求胎膜早破的准妈妈尽量平卧,减少羊水的流出。

但某些时候,羊水难以维持理想的水平。在羊水量极少时,胎儿肺的发育会受到影响,同时容易发生脐带受压、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使保胎结局不良。这时,医生的保胎治疗以及建议的分娩方式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足月胎膜早破治疗观察12到24小时,百分之八十产妇可自然分娩。临产后观察体温、心率、宫缩、羊水流出量、性状及气味,必要时B型超声检查了解羊水量,胎儿电子监护进行宫缩应激试验,了解胎儿宫内情况。

若产程进展顺利,则等待自然分娩,否则,行剖宫产术。若未临产,但发现有明显羊膜腔感染体征,应立即使用抗生素,并终止妊娠。如检查正常,破膜后l2小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破膜24小时仍未临产且无头盆不称,应引产。

未足月胎膜早破治疗是胎膜早破的治疗难点,一方面要延长孕周减少新生儿因不成熟而产生的疾病与死亡;另一方面随着破膜后时间延长,上行性感染成为不可避免或原有的感染加重,发生严重感染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同样可造成母儿预后不良。目前足月前胎膜早破的处理原则是:若胎肺不成熟,无明显临床感染征象,无胎儿窘迫,则期待治疗;若胎肺成熟或有明显1临床感染征象,则应立即终止妊娠;对胎儿窘迫者,应针对宫内缺氧的原因,进行治疗。

1、期待治疗:密切观察孕妇体温、心率、宫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变化,以便及早发现患者的明显感染体征,及时治疗。避免不必要的肛门及阴道检查。

(1)应用抗生素:足月前胎膜早破应用抗生素,能降低胎儿败血症及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亦能大幅度减少绒毛膜羊膜炎及产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尤其对羊水细菌培养阳性阳性者,效果最好。b族链球菌感染用青霉素;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选择红霉素或罗红霉素。如感染的微生物不明确,可选用fda分类为b类的广谱抗生素,常用酽内酰胺类抗生素。可间断给药,如开始给氨苄西林或头孢菌素类静脉滴注,48小时后改为口服。若破膜后长时间不临产,且无明显临床感染征象,则停用抗生素,进入产程时继续用药。

(2)宫缩抑制剂应用:对无继续妊娠禁忌证的患者,可考虑应用宫缩抑制剂预防早产。如无明显宫缩,可口服利托君;有宫缩者,静脉给药,待宫缩消失后,口服维持用药。

(3)纠正羊水过少:若孕周小,羊水明显减少者,可进行羊膜腔输液补充羊水,以帮助胎肺发育;若产程中出现明显脐带受压表现(cst显示频繁变异减速),羊膜腔输液可缓解脐带受压。

(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妊娠35周前的胎膜早破,应给予倍他米松12mg静脉滴注,每日l次共2次;或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2次。

2、终止妊娠:一旦胎肺成熟或发现明显临床感染征象,在抗感染同时,应立即终止妊娠。

对胎位异常或宫颈不成熟,缩宫素引产不易成功者,应根据胎儿出生后存活的可能性,考虑剖宫产或更换引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