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人
责任感是人们对自己的言行带来的社会价值进行自我判断后产生的情感体验。责任感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基础,对于孩子来说,还不需要对于自己的行为负太多的责任。但是孩子是会长大的,他们终究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起责任。但是,孩子做事往往更多地重视行为的动机和过程,而不太重视行为的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在亲子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必须让他们养成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的习惯。
和孩子一起制定做事情的规则,让孩子知道事情应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孩子做事往往是凭兴趣的,在自己兴趣过后就会停止行为,扔在一边。这个时候必须清楚告诉他做事的要求,坚持让他把整个事情完成。如果事情还没有完成,就不能进行下面一项的活动,比如玩游戏或者看动画片等,直到孩子做好才可以。
让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引以为荣,对于孩子负责任的行为要给予鼓励。有位9岁的小女孩,她负责倒家中的垃圾已经4年了。在她5岁那年,她突然对倒垃圾产生了兴趣,听到外面收垃圾的铃声就提着垃圾桶去倒。父母对她倒垃圾的事予以表扬,夸她能干,还经常在外人面前称赞她。这样就激发了孩子主动倒垃圾的自豪感,慢慢地形成了习惯,把这种责任看成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记住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有的家庭要求家人洗澡后把换下的衣服放进洗衣机,可贪玩的孩子很容易就会忘记,妈妈在浴室的旁边贴了一张纸条,写上洗澡后该做什么事,提醒他不要忘记。这样在孩子洗澡的时候,他看到纸条,就会主动地把衣服扔到洗衣机里面。这样过一段时间,即使把纸条拿走,孩子也不会忘记了。
孩子因为对于事件的结果不是特别在意,有时候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虽然家长应该去处理这些事情,但也要让孩子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里面去做一些补救。比如自己的孩子损坏了别人的玩具,家长要出钱,但是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买回来还给人家。也许对方会认为损坏的玩具没多少钱,或认为小孩子损坏玩具是常有的事,或者不好意思收下孩子的赔偿。但家长应坚持让孩子去做完这件事情。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谁造成不良后果,就需要进行补救。同时,父母在家中也要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言必行,行必果”,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模仿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