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贤诺贝尔奖 记者采访30位诺贝尔奖得主 中国科学家如是说

2018-01-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奖颁给了X光发现者伦琴,他的发现让人类医学在20世纪发生重大变革. ■2001年,诺贝尔奖走过一个世纪. 曾两

■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奖颁给了X光发现者伦琴,他的发现让人类医学在20世纪发生重大变革。 ■2001年,诺贝尔奖走过一个世纪。 曾两次参与诺贝尔颁奖活动的中科院赵忠贤院士说:100年来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奖名录,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是20世纪科学发展历程的缩影。

■在诺贝尔奖第100次颁奖到来之前,本报与发现图形科普杂志联合推出“IBM诺贝尔奖百年北京青年报记者全球行”活动———即日起派出记者分赴世界各地采访30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

文章将于7月陆续刊出。 ■每一个诺贝尔奖背后,都将是科学家探索和发现的精彩故事。 ■“诺贝尔奖”为何如此魅力四射 从宇宙的历史来看,人类的进程只是一瞬间,20世纪文明的历史更是电光石火。

在这短暂又不平凡的百年中,人类进出海洋和宇宙,渐渐深入理解宇宙、地球和生命。“诺贝尔奖”设立的百年,有幸目睹了20世纪量子力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惊天动地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在回顾这100年的科学发展史时讲到,1900年普朗克在研究电子时发现了它与传统理论的矛盾,提出普朗克常数,这就是著名量子论的起点,它使普朗克成为1918年的诺贝尔奖得主。

1905年,爱因斯坦首先把量子理论的概念运用到光电效应中,又获诺贝尔奖。

量子理论的出现、相对论的出现、诺贝尔奖得主给人类带来的新能源核能和DNA双螺旋的确定,无疑都标志着本世纪科学的发展和变化。 中国科学院赵忠贤院士在1991年和1999年两次去瑞典参加颁奖活动,他介绍说,总的来讲诺贝尔奖所奖励的原始性创新科技,对人类整个文明和社会进步都起了重大作用。

100年来的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奖名录,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是20世纪科学发展历程的缩影。

■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亲身采访诺贝尔奖获得者,意义十分深远 据统计,平均一个国家在建国30年后就有第一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中国成立50周年了为何竟没有一位中国本土科学家戴上这顶科学皇冠?1999年,毋国光、陈佳洱、杨家福和朱清时四位院士一起提出“中国需要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对中国科学家的意义有多大?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认为,20世纪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步伐,成为人类文明进步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量。

建立于20世纪初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和生理学/医学科学奖,在其百年历史中奖励了许多因为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做出了具有原始性突破性贡献的科学家,使其成为众多国际性科学奖项中最具权威的自然科学奖。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发展时期,中国将在21世纪最终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中国不仅将迎来经济上的腾飞,而且必将迎来科学技术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路院长认为,在这样的形势下,北京青年报和发现图形科普杂志社组织“IBM诺贝尔奖百年记者全球行”活动,其意义十分深远。亲身采访诺贝尔奖获得者,介绍他们的辉煌业绩,我们不仅可以普及现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同时可以学习这些科学泰斗们身上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以此提高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培育现代科学意识。

中国科学院赵忠贤院士也说,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得奖的意义在于鼓励大家在基础研究方面进行原始性创新,“诺贝尔奖”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大作用,我国科学家也应作出应有的贡献。

■“诺贝尔奖”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原科技部部长朱丽兰教授也强调,“诺贝尔奖”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说中国需要“诺贝尔奖”,但这不是最高目标。

“诺贝尔奖”获得者也说,谁要把获奖当目标,谁就得不到“诺贝尔奖”。我不赞成“中国的诺贝尔”这样的称呼,朱丽兰教授说。“诺贝尔奖”并不是唯一的科学标准,并不能把它当做科学研究的唯一目标。

因为大量工作都在探索宇宙规律,必然要进行科学研究,但不是所有的研究取得了成果就能拿到“诺贝尔奖”,专家认为,获奖不是一个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认为从事科学研究不得“诺贝尔奖”不行,这就不对了。

朱丽兰教授认为吴文俊、袁隆平等科学家的贡献都不比“诺贝尔奖”获得者差。吴文俊教授的许多成果都是拓扑学中的奠基性工作,他创立的“吴文俊方法”有广泛的重要的应用价值。袁隆平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只是个低级职员———我们差距在科学方法和科学环境上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泽研究员认为,“IBM诺贝尔奖百年北京青年报记者全球行”活动,在宣传“诺贝尔奖”科学技术内容的同时,更多的要宣传“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

他说,重要的是要营造一种使“诺贝尔奖”这类成果得以产生的软环境。

从事纳米技术研究的张泽研究员说,目前我国在科研硬件上投入很大,许多开放实验室的实验设备都是国际一流,在张泽研究员的实验室里记者就看到一台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显微镜。这对开展世界前沿性课题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物质条件。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同样重要的条件需要重视。就全社会而言,我们同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些主要表现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环境”。 过去,我们往往注重与国外的物质条件方面的差距,认为美国之所以能造就这么多的诺贝尔奖得主,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科研经费雄厚。

其实不一定如此,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当时是瑞士伯尔尼专利局的低级职员,并无专项研究经费;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研究小组的经费消耗据说也只有数百英镑;魏格纳的大陆板块与漂移学说的提出也主要得益于他的创新科学思想。

张泽研究员认为,在我们国家,学术气氛还不能适应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大胆创新,前辈的观点必须被尊重;但有些国家对已有的成果并不是墨守成规,视为金科玉律,而是敢于挑战旧学说。

张泽研究员希望采访“诺贝尔奖”的记者注重产生“诺贝尔奖”的软环境方面的基础条件的报道宣传。 ■策划/发现工作室 ■采写/吕长宏解源■摄影/吕长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