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是怎么回事 治疗方法有哪些
遗尿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在睡眠中不知不觉地将小便尿在床上,又称尿床。3岁以下的小儿由于脑髓未充,智力未健,或正常的排尿习惯尚未养成,而产生尿床者不属于病理现象。遗尿症必须及早治疗,如果迁延日久,就会妨碍小儿的身心健康,影响发育。有些孩子尿床有遗传因素,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男孩中,孩子的父亲小时候也往往尿床,这种情况引起的尿床,有时可到青春期才自愈。
引起尿床的疾病有:蛲虫症、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等,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大多数孩子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
小儿遗尿这种症状有的甚至会续发数年之久,有的在平时表现为比较会出汗,或是在睡觉时,昏沉难以叫醒等,或是一夜要起来尿好几次。
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
平时易出汗:尤其夜间出许多,睡觉姿势多为爬或蜷卧式,脾气古怪、胆小怕事、性格内向,冬天或阴雨天加重。
睡眠昏沉,难以叫醒,醒后不知:入睡后不自主排尿,常发生在夜间相对固定的时间,上半夜比 较多,有时一夜数次,甚至午睡也尿床,可持续数年。
生殖泌尿系统:男女差别甚大,甚至尿床的比例也有所不同,在四至六岁男女皆相似。但到七岁后男孩却大于女孩子,十一岁时男孩尿床的比例比女孩高两倍,女孩的生理成熟b比较早,继发性遗尿比较少,如厕训练反抗性较少的原故。
小儿遗尿只要父母有细心耐心教导,和配合一些中药治疗是有治愈的可能,所以父母不必要为此而担心,那么要如何帮助小儿克服一些心理问题,对治疗遗尿是否有帮助。
如果5岁以后的孩子晚上睡觉时还尿床,而且次数达到一个月两次以上,医学上称为夜间遗尿症。建议:先检查是否有隐性脊柱裂的可能,注意白天不要过于劳累,否则夜晚如果睡得太深有尿液不容易被觉醒也会尿床的,当然还要注意避免夜间睡前喝过多的水分,减少夜间尿量。
主要是通过耐心的教育,解释和劝慰来纠正小儿遗尿症状,有一些轻度的功能失调现象,帮助消除精神负担,配合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另外治疗的方法还是首选中草药,但一定是坚持服用一段时间,才能教导效果。
小儿遗尿不是属于什么大病,所以妈妈们不要担心,只要在平时妈妈帮助小儿训练等方法,来达到小儿能自行控制遗尿的现象,那么方法有哪些呢!
通过行为治疗:行为治疗主要是采用膀胱功能训练和唤醒疗法。
膀胱训练:指导儿童在白天尽量多饮水,使膀胱容量扩张,当患儿要排尿时,嘱其尽量憋尿,直到不能忍受为止,增大膀胱容量。另外患儿在白天排尿时,排尿过程尽量分多次进行,加强尿道外括约肌和腹内肌对排尿的控制,以控制膀胱颈部下垂,达到夜间控制遗尿的目的。
唤醒治疗:使用尿湿报警器或闹钟,将湿度感应器放在患儿内裤上,一排尿则报警唤醒患儿, 以训练患儿对膀胱膨胀的敏感性并及时苏醒。
药物治疗是以控制遗尿为目的,那么药物治疗方法有哪几种!甲氯芬酯既有唤醒功效,也无副作用,同时还可以改善小儿的记忆力。
研究发现,血管加压素除有抗利尿作用外,还有改善睡眠障碍,促进觉醒的作用。抗利尿激素能够浓缩尿液,减少尿液量和血管内压力,使膀胱颈下降,逼尿肌收缩减少,遗尿症得到改善。
抗胆碱能药物:奥昔布宁是目前遗尿症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胆碱受体阻断剂,治疗机制在于能解除膀胱平滑肌痉挛,松弛逼尿肌,减少其收缩频率,起到治疗作用,是合并有不稳定膀胱的遗尿症的首选药物。
甲氯芬酯为中枢兴奋剂:可兴奋,有利于唤醒作用。近年的研究认为,有促进脑代谢、改善记忆的作用。
渗透水性抑尿核素是高科技生物提取的特效成分,可以抑制毒素蛋白合成,将膀胱内的茧状毒斑分解、消融,随尿排出体外,从而增加膀胱弹性与容量,提高大脑神经对尿感信号敏感度,自由控制尿排出。而且DYR益智平衡肽使大脑通调五脏津的功能加强,促进大脑抗利尿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增加,不但能减少尿量,而且能达到有尿能醒,开关自如。
可以提高神经器官对膀胱充盈和收缩的敏感度,经人体内循环系统直达泌尿神经,增强排尿中枢兴奋性,形成有规律性的排尿生物钟,恢复人体小脑神经对排尿活动的指挥权,醒脑开窍、控制遗尿。
小儿遗尿是属于正常现象,所以在小儿遗尿时,父母不要大骂,或责怪。其实只要平时多加训练排尿时间段,或加以治疗就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一般治疗:不要责难和打骂儿童,应给予鼓励,使患儿有治好遗尿的决心。父母对患儿给予高度关心和爱护。在晚饭后禁止饮水,放睡前排尿,夜间唤醒患儿起床排尿1~2次。
膀胱训练:在日间嘱患儿尽量延长排尿间隔时间,逐渐由每1/2~1小时1次延长至3~4小时1次,以扩大膀胱容量。
条件反射训练:用一套遗尿的警报装置,训练患儿在遗尿前惊醒。在患儿身下放一电子垫和一电铃相连接,一旦电子垫被尿湿时,接能电路而使电铃发现声响,惊醒患儿起床排尿;如效果不佳,可加用丙咪嗪以减轻睡眠深度。一般经1~2个月的训练可以使70~80%原发性遗尿获得治愈。
遗传因素:30%遗尿孩子的爸爸和20%遗尿孩子的妈妈,在小时候也曾犯遗尿病。反过来讲,爸妈均有遗尿史,他们儿子有40%会遗尿,他们的儿女有25%也患此病。另外在双胞胎、单卵双胎兄弟同时遗尿的要比双卵双胎高出2倍,可见遗尿有遗传倾向。
睡眠过深:这类小儿常常在睡前玩的较疲乏,睡得很深,不容易唤醒,也多在梦境中尿床。如果睡前饮水比较多,更容易发生尿床。
膀胱功能成熟延迟:有些患遗尿症的小儿的膀胱容易比正常孩子小,这些孩子平时排尿次数相对比较多,但尿量不多。由于膀胱内的尿液没有多少,它就收缩排尿。
精神紧张:据临床统计,家庭不合、父母离异、失去双亲,惨遭虐待、升学考试前,孩子发生尿床的机会明显增多,但这种遗尿常是暂时的,过一段时间,精神情绪会逐渐消失。
一般父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有合理的饮食,在白天尽量保持小儿心情放松,不要让小孩觉得有压力感,在晚上睡觉前尽量不要让小孩过于兴奋,或玩剧烈的游戏等。
调整饮食:每天下午4点以后少饮水,晚饭最好少吃流质,宜偏咸偏干些,临睡前不要喝水,也不宜吃西瓜、桔子、生梨等水果及牛奶,以减少夜里膀胱的贮尿量。
合理的生活制度:应该使孩子的生活、饮食起居有规律。应避免孩子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最好能坚持睡午觉,以免夜间睡得太熟,不容易被大人唤醒起床小便。
睡前不宜过分兴奋:应养成孩子按时睡眠的习惯,睡前家长不可逗孩子,不可太兴奋,不可让孩子剧烈活动,不可看惊险紧张的影视片,以免使孩子过度兴奋。
上床前把小便排干净:要养成孩子每天睡前把小便排干净彻底的习惯,以使膀胱里的尿液排空。有,或在临睡之前给孩子洗澡,能舒适入睡,这样可减少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