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方阵 说马其顿方阵无敌 秦军军阵也不惶多让
如果楼主知道罗马人是如何击败马其顿方阵的,你就可以从中得到击败这个方阵的办法。
马其顿方阵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完整队形强大的冲击力,但缺点也不少。
第一:方阵过于庞大,其机动能力差。在马其顿在于波斯的战争中,细评各战役,我们不难发现,亚历山大击败波斯军队的不是其名气很大的马其顿步兵方阵,而是其骑兵和那个胆小如鼠的波斯王。在马波战争中,亚历山大的第一次胜利,却是在马其顿方阵被波斯军击败的情况下,亚历山大突率骑兵从背后杀入,打乱了波斯军阵形,马其顿军才得以反败为胜的。
在著名的高加米拉战役中,是亚历山大亲率骑兵吸引波军注意,自己利用其骑兵强于波斯骑兵的机动力和为对方骑兵设下的圈套,又突然出现在波斯王面前,波斯王在胜负未分之时,却自己丢下军队率先逃跑,令波斯军军心溃散而致大败,凭马其顿方阵那种移动速度,如果不是马其顿骑兵的作用,亚历山大也无法取得那么大的战果,马其顿方阵步兵是追不上溃逃的波斯军的,其结果只不过让波斯军逃跑,却不会造成重大的伤亡。
第二:方阵缺乏对远射兵器的防御能力。像楼主所举例的那个所谓马其顿方阵的第一张图是不准确的。由于马其顿方阵的长矛过长,要想发挥作用,除了那个长矛,持矛士兵是拿不了盾牌的,事实上马其顿步兵方阵它只配备了小型盾牌(那种只能护住手臂和胸口的盾牌,而且还设专人手持,而非长枪兵手持),马其顿的一个方阵里并非只有单一的长矛兵,同样也夹杂了盾牌兵和近身作战的兵种。
认为那些方阵都是拿长矛的,那完全是楼主你无知,只有罗马的三列阵是这样,但那不是什么方阵,三列阵各列也是到马略改革后才统一了武器。
方阵的典型就是希腊斯巴达方阵,马其顿人不过是用了更长的矛,其本质不变,一般斯巴达方阵的特点就是前排是持矛和盾的重步兵(奴隶主),后面的全是持其它武器的奴隶兵,他们负责为前面的主人拿备用武器,保护和救援主人,不是作战的主力,他们共同组成一个方阵。
在马其顿方阵与罗马人作战中,罗马军队正是首先通过轻步兵的投石和投矛,对马其顿方阵进行远射攻击,杀伤其人员、破坏其阵形,在马其顿军阵形出现缺口时,由步兵快速突入马其顿方阵进行近身格斗,而非影视作品中那样结阵攻击,大败马其顿方阵。
相比于罗马军队那种落后的投石和投掷短矛,秦兵的强弩不知强了多少,在秦兵强弩面前,马其顿方阵对远射兵器脆弱的防御能力是不够的。其在出现缺口之后,秦步兵因为不着重甲,所以其快速突击的速度远过罗马军队,而马其顿方阵步兵也是不着重甲,又因为使用的长矛过长,在近身格斗方面,其方阵步兵没有什么战斗力。
第三:方阵对地形的要求很高,但战场是不断变化的,不可能总能保证在有利于方阵队形展开的地形上作战,其对地形的依赖过高,无法适应不同地形作战的需要。如果要说冲击力,马其顿方阵再强也不会强过骑兵,而秦军步兵却可以利用其严谨多变的方阵击败匈奴骑兵,可见秦军军阵的威力。
兵种多,是提高了指挥的难度,但不代表不能指挥,这更可以体现出统兵将领的指挥能力和其整个指挥系统的高效率,秦军凭这种阵形一统天下,可见秦军将领的统兵能力远非西方那些仅指挥简单军阵的军事将领可比的。
秦军军阵是一种攻防兼备的军阵,其即可近战,也可远战,即可野战,亦可阵战。楼主对秦军军阵的理解很肤浅,也过于简单。马其顿方阵不是由一个独立的方阵形式出现的,而秦军的军阵同样如此,光凭一个一号坑根本反映不出秦军军阵的全景,是以偏概全。
秦军军阵椐我所知道的布置如下:
一、其中央方阵中,前、左、右的前三排为弩机手,这样就可以在三个方向对来犯之敌方进行远射攻击,由于是三排,加上弩机的装填速度明显快于普通的弓箭,秦军可以比其他各国的军队发射更多的远射火力,其对敌人的远程杀伤的效果明显强于各国。美国人曾仿制了秦兵马俑坑中发现的弩机,经过测试,其不论在穿透力和射程方面都超过了罗马人的那种投石、短矛和其后西方大部分的弓箭,精确度也更高。
在弩机手的后面是几排持长矛或戈的步兵,秦军还有持比马其顿长矛略短一些的铍的兵种,铍比一般的长矛要长,这是在敌军逼近后,弩机手撤至军阵两侧,由长矛兵接战,其战法就和大部分的长矛方阵相似,而在长矛兵的后面便是秦军的近身格斗长剑步兵,这种布置,就是在前面的长矛兵于敌军交战后,敌军的阵形必然难以保持,近身格斗步兵此时正可贴身近战,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近身格斗步兵的后面是秦军的战车兵,很显然,这是一支攻击力极强的力量,按战国时期的战车兵的情况,秦军每辆战车除车载的三名军士外,还有随车步兵70余人,这支力量当敌军阵形混乱之后,发起冲击,无遗将是摧枯拉朽。
秦军撤至两翼的弩机手,在脱离与敌军的正面接触后,仍可以从两翼攻击敌人,遮断敌人的后继兵力。
二、在中央方阵的两边,秦军还有两个车骑方阵,秦军骑兵一律持弩,是一支机动能力强的弓箭骑兵,而车兵也是机动力强的攻击兵种,中国战国时期的车兵,是东、西方其他任何一支战车兵无法比较的,相较于他们,中国战车是绝对的重型战车,其驾驭的平稳度是他们无法比较的,冲击力也是绝对强大的,而且它同样的攻防兼备。
马其顿骑兵没有马鞍却披重甲,其驾驭马匹本身就比较困难,加上重甲,其机动能力就比不上秦军骑兵,冲击力更不如战车,在机动作战的能力上是不如秦军的,如果其还想玩对付波斯人的那一套,不说吸引秦军骑兵了,其那里跑的过,只不过是来送死而已。
秦军骑兵的战术完全和草原骑兵一样,那是他们长期和草原弓箭骑兵作战形成的特点,而这一特点,正是后来蒙古铁骑横扫亚欧的制胜法宝,面对这样一支骑兵,欧洲那些比马其顿骑兵更重装甲、马具齐备的重装骑兵也无可耐何。
秦军骑兵的这一特点,也使它具有秦军弩机步兵一样的攻击能力,当弩机步兵失利时,他们仍能发挥远射攻击的作用,且载弹量更大。
而希腊重步兵的失败,更不是马其顿方阵的功劳,在亚平宁半岛上,那是个多山的地形,马其顿方阵过于庞大的阵形并不真正适用,还是马其顿骑兵在这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相对于没有多少骑兵的希腊军队来说,马其顿军在这一方面是有明显优势的,马匹的机动力和远超过步兵的冲击力,才是希腊人失败的根本原因。
从亚历山大一直直接统领马其顿骑兵作战,我们就看的出,马其顿步兵方阵只适用于正面硬碰硬,它的作用更多是用来正面吸引敌军的注意,正面冲击力也不错,是个挺吓人的东西,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真正体现亚历山大指挥才华的,其实是他对骑兵的运用,步兵方阵起到的实际上只是辅助作用,但也是他可以运用骑兵机动作战的基础。
而且马其顿军队仍雇佣了大量的希腊步兵作战,它的骑兵也大量来自不同的民族。而后来亚历山大的后代们,居然没有认识到其方阵的缺点,还盲目扩大了步兵方阵的规模,让它的缺点更明显。
也许有人会提到中国的马匹不如西方的问题,但实际上,欧洲当时的马匹并不好,是后来西方人引进了阿拉伯马改良之后的结果,但当时的马其顿骑兵没这个机会。由于当时还没有马鞍,马其顿骑兵真实的作战能力也是存疑的,尤其是它使用的不是弓箭,而是矛和短剑,在使用这些武器时是需要更大力量的,但骑马本身已经是很费力的事了,在使用过程中,一个不注意,人更容易从马上掉下来,其骑兵所可能采取的攻击动作将主要是近身去刺或投射,而不能挥舞。
秦军骑兵就方便多了,他们用脚为弩弓上弦,只用端着弩弓扣板机就可以了。可以想的到,当马其顿骑兵持矛或剑追着去刺秦军骑兵时,秦军骑兵只是让自己与对手保持一定距离,端弩射箭,马其顿骑兵只能追,却无法攻击,秦军骑兵却安然的将对手一个个射下马去。
而战车滚滚而来,比冲击力,马其顿骑兵也只好躲在一边,比投矛,战车上有比他射程更远的弓箭,有持盾武士防御,比近战,战车上有手持长戟的武士挥戟,马其顿人的小短剑根本发挥不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