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文字版[PDF]
第一篇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1章 绪论 1.1 环境及环境的类型 1.1.1 环境的概念 1.1.2 环境的类型 1.1.3 环境的特性 1.2 环境科学及其发展 1.2.1 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1.
2.2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 1.2.3 环境科学的任务 1.2.4 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 1.3 环境科学思想与方法论 1.3.1 整体性 1.3.2 系统性 1.3.3 综合性 1.3.4 复杂性 1.
4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学习目标与要求 1.4.1 学习目标 1.4.2 学习要求 1.5 小结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2章 自然环境 2.1 地球表层系统 2.1.1 地球表层系统概述 2.1.
2 大地女神(Gaia)假说 2.2 自然环境的圈层结构 2.2.1 大气圈 2.2.2 水圈 2.2.3 岩石圈 2.2.4 土壤圈 2.2.5 生物圈 2.3 自然环境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 2.
3.1 自然界组成与结构的多样性 2.3.2 物质循环 2.3.3 能量流动 2.3.4 信息传递 2.4 自然环境的地带性规律 2.4.1 陆生生态系统分布规律 2.4.2 水生生态系统分布规律 2.
5 小结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3章 人工环境 3.1 人工环境的类型及特点 3.1.1 人工环境的类型 3.1.2 人工环境的特点 3.2 城市环境 3.2.1 城市 3.2.2 城市化 3.
2.3 城郊过渡带 3.3 乡镇与农村环境 3.3.1 乡村环境 3.3.2 乡镇企业 3.3.3 人工种植和养殖基地 3.4 水利环境 3.4.1 水利工程 3.4.2 生态水利 3.5 交通环境 3.
5.1 交通线路与环境 3.5.2 绿色交通 3.6 人文环境 3.6.1 人文环境的特征 3.6.2 名胜古迹的开发与保护 3.7 小结 案例研究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4章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4.
1 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4.1.1 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 4.1.2 人类发展过程与环境 4.1.3 人类发展与资源消耗的平衡 4.2 人类活动与环境危机 4.2.1 环境问题的实质 4.
2.2 污染型环境问题 4.2.3 资源短缺与耗竭型环境问题 4.2.4 生态破坏与环境失衡 4.3 环境与人类健康 4.3.1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3.2 环境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
3.3 居住环境与人体健康 4.4 小结 案例研究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5章 全球环境变化 5.1 全球变暖 5.1.1 温室效应及全球变暖 5.1.2 未来全球变暖的可能情景 5.1.3 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及协调行动 5.
2 臭氧层耗竭 5.2.1 臭氧层存在的重要意义 5.2.2 大气臭氧层的形成及破坏 5.2.3 臭氧层耗竭的潜在威胁 5.3 酸雨危害加剧 5.3.1 酸雨污染的态势 5.
3.2 酸雨的形成 5.3.3 酸雨的危害 5.4 全球生态系统退化 5.4.1 森林与湿地萎缩 5.4.2 生物多样性减少 5.4.3 淡水资源匮乏 5.4.4 土地退化及荒漠化 5.5 环境安全及国际合作 5.
5.1 环境安全的概念 5.5.2 环境安全的主要内容 5.5.3 环境安全的国际合作 5.6 小结 案例研究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二篇 环境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6章 环境伦理 6.
1 不同环境伦理观出现的背景及其发展 6.1.1 中国古代朴素的“天人合一”观 6.1.2 马尔萨斯的“人地矛盾”观 6.1.3 人类中心论 6.1.4 生物中心论 6.1.5 地球整体论 6.1.
6 代际均等的伦理观 6.2 环境道德观 6.3 r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 6.4 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 6.5 r持续发展、 6.5.1 几种代表性的发展模式 6.5.2 可持续发展要旨 6.5.3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6.
6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6.6.1 中国的必然选择 6.6.2 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 6.6.3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对策 6.7 小结 案例研究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7章 环境地学 7.
1 环境地学的特点、地位与作用 7.2 人类-地球环境复合系统 7.2.1 气候系统与大气环境 7.2.2 水环境与海洋环境 7.2.3 其他圈层的地位与作用 7.3 人-地环境复合系统的整体性及各圈层间的影响与响应 第三篇 环境科学技术与方法 第四篇 环境管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