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辅义成都农商银行 蜕变赢得尊重 成都农商银行获评卓越农商行
蜕变赢得尊重 成都农商银行获评卓越农商行
文/重石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自2011年末,成都农商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来,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稳步推进转型,风险管控能力、队伍素质、品牌影响力均显著增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五载砥砺前行。成都农商银行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不论是基础业务指标,还是总体经营规模;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竞争实力;不论是员工整体素质,还是企业品牌形象,都有了质的提升。
截至2015年末,全行资产总额6446亿元,在全国农商银行系统排名第二,较2011年末增加4614亿元。各项存款余额4093亿元,在成都市金融机构中排名第二,较2011年末增加256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771亿元,较2011年末增加785亿元。实现净利润42.97亿元,较2011年末增加47亿元。不良率1%,与2011年末高达11%的不良率相比,风险管理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实力赢得尊重,基于种种成绩,成都农商银行获得《21世纪经济报道》评选的2016年卓越农商行大奖。
近年来,成都农商银行在四川省率先推出农村房屋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质)押贷款,并在多地进行试点,取得了突出成效。截至2015年末,农村产权直接抵押贷款余额31.68亿元。
据成都农商银行三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多年努力,成都农商银行建立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15年末,涉农贷款余额由2011年末的692亿元增加到1244亿元,涉农贷款占比超过70%,占比在全国农商银行中排名前列。
为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成都农商银行创新推出“三个一”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在成都市每个行政村设置一个助农取款服务点、配置一名金融服务联络员、建立一套金融与村级公共服务联动的机制,目前已建成助农取款服务点2065个,配备金融服务联络员600名,乡镇网点覆盖率超过90%,金融服务便捷度进一步提升。
在深耕农村金融服务的同时,成都农商银行在“支小”上出实招,创新推出“惠小·税金贷”、“天府随心贷”等特色“支小”产品,积极运用“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定向支持“万家千亿”、新三板等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由2011年末的330亿元增加到667亿元,申贷获得率92.3%,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持。
在“支小”的基础上,成都农商银行集中优势资源,积极支持天府新区、北改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好地推进成都转型发展。截至2015年末,全行政府类项目贷款余额超过了590亿元,占对公贷款总量的50.42%。
2015年,成都农商银行设立投资银行事业部,通过并购融资、债券发行、资产证券化等新型投行业务模式成功实现项目落地,全年新增投行项目9个,涉及金额32亿元。此外,通过产品设计、改善服务等方式,成都农商银行理财业务规模实现倍增,2015年理财产品募集资金105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6%。金融市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5.9亿元,同比增长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