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送别阅读答案 《“四有”教师童庆炳》阅读答案

2017-05-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四有"教师童庆炳 罗容海 (一) 1936年,童庆炳出生在闽西连城山区一个叫莒溪的村庄,那里虽然山清水秀,但贫穷却是一个可怕的敌人.穷人的

"四有"教师童庆炳 罗容海 (一) 1936年,童庆炳出生在闽西连城山区一个叫莒溪的村庄,那里虽然山清水秀,但贫穷却是一个可怕的敌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十二三岁起,童庆炳就开始挑柴、耕田、插秧、施肥、锄草、割稻子、晒谷子,几乎样样农活都做,成了父母的好帮手。

村里个别人家有书,从村子里零零散散搜罗来的书籍中,童庆炳慢慢知道了山外还有一个新世界,知道了在他之前,人类有很长很长的历史,在他之后,还会有很长很长的历史。

书本播下的种子,让一个追求"五斤米下锅"的小庄稼汉,生发出求学求知的愿望。 1952年秋,童庆炳以优异的成绩从连城中学考入龙岩师范,又于1955年从龙岩师范考入了中国师范院校的最高学府——北京师范大学,进入中文系学习。

当年的北师大中文系可谓群英荟萃,北师大共有6名一级教授,中文系独占三名:黎锦熙、黄药眠、钟敬文,并且流传着中文系"十八罗汉"之说。除了上述三位一级教授外,还有古典文学、现代文学等学科的一群知名教授。

这些教授几乎都给本科生上过课。童庆炳因此眼界大开。 回忆这些老师时,童庆炳动情地说:"课上,老师们对作品的分析、问题的理解,以及他们提出的一些新鲜的观点,乃至他们刻苦治学的精神和方法,都变成了一种学术的血液流淌到我的血管里,使我日后无论是提起笔写文章,还是走上讲台面对学生,都会想起他们。

所以,他们的教学作为我的积淀,成为我人生历史的一部分,成为我学术生命的一部分。

如果我不进北师大中文系,接触不到这些老师,我的学术会失去血色,我可能一无所成。" 1958年,童庆炳以优异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沿着众多前辈走过的道路继续前行。 童庆炳说:"人这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很好了!

我就想做一个好老师。"这是他留校之后唯一的理想信念,那一年他23岁。 此后的近六十年间,无论是面对事业的挫折,还是面对职务的诱惑,童庆炳始终没有放弃过讲台,始终没有"把学生给丢了"。

他用一生的坚守,诠释了如何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的好教师。 (二) 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很大程度上,形成于家庭生活当中。早年的家庭生活中,童庆炳受祖母的影响最大。他曾对笔者说:"祖母身上最最突出的,就是她的善良,她的善良影响了我一辈子。

"说起曾经的那些运动或斗争,童庆炳很痛心。中国人最常讲的是忠厚,做人要厚道,不能翻脸不认人,更不能整人害人。 而从祖母身上,童庆炳把这种观念融入到了血液和秉性之中,化作了信仰之石、价值之基。

而这种善良和厚道,也正是他道德情操的根基。 因为对这种善良和厚道的坚守,一向看起来柔弱和善的童庆炳,平添了一种难得的刚毅。这种刚毅,常常被人命名为正义感。 "文革"前后,作为"红五类"出身兼老党员的童庆炳,不时被要求去揭露或者整某某老师或学生。

为此,他不惜和校领导拍桌子,拒绝整"黑材料"。 因为这种刚毅,童庆炳保护了身边的许多人。他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被同行和同事所敬佩。

(三) 童庆炳的学生蒋原伦教授曾经在《童老师》一文中透露,"老师喜欢登山,他登山的节奏是匀速的、不间断的,且心无旁骛,一步一步地迈向高处。我想,这登山的精神就是童老师为人和做学问的精神。" 童庆炳自己表示,他性格的一部分,是由弯弯的山路塑造的。

少年的童庆炳,一度辍学在家,每天要走遥远的山路,进山砍柴,然后挑几十斤柴火回家。长大以后,童庆炳明白的第一道理就是天上不会掉馅饼。他说:"要想获得成果,就要有那种在山路上挑柴的精神。

山路挑柴如此,做学问也是如此,总是艰苦的。因此,你要坚定、坚持、坚韧,有了这种精神,你才可能有所收获。" 来自农村的童庆炳,从不认为自己有多高天赋。上大学时,他甚至有点儿自卑,认为很多地方都比不上那些基础好的学生。

留校工作之后,他也一度被怀疑业务有问题,被迫从教学岗转到行政岗。 然而,就是靠着身上这么一股"挑柴"的劲儿,1963年,童庆炳发表了第一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论高鹗续<红楼梦)的功过》,发表在当年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三期上。

改革开放之后,童庆炳的学术生涯迎来了春天。据百年校庆时北师大中文系编的教师著作论文目录统计,童庆炳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2年的十多年间,发表各类文章300多篇,还出版了十多种著述。

童庆炳说:"知识一定要积累。力量靠厚积才能薄发。不厚积,靠爆发是爆发不出来的。" 童门弟子也回忆道:"童老师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学生不读书、不研究、不努力。他一以贯之的教导就是,读书!读书!读书!"童庆炳这样教导学生,也这样要求自己。